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喜

有喜

宋代 晁说之

世事独知谁谓然,衣冠直待见戈鋋。
是非在彼从三刖,忠孝于身必两全。
问膳彩衣还仆地,感时谏疏欲干天。
膻胡猖獗须臾尔,仁泽昭陵亿万年。

诗人晁说之的古诗

悠悠

宋代 晁说之

悠悠知作吏,泯泯送年华。
勉强对残客,殷勤惜落花。
真行惭不圣,潮汐恨空赊。
却怕梁园去,家人问海涯。

拟古与韩集叙别

宋代 晁说之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蘖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後会犹未期。

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

宋代 晁说之

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琀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
胡不同我此长生。

迎赦一首

宋代 晁说之

灯头异花垂永夜,占云名日当有赦。
咄哉无烦汝报我,三年郊恩遍天下。
知人所知岂神圣,偷欢送喜真便佞,
犧卦箕疇汝讵知,冰冻火炎予不问。
曈曨日出迎赦来,沸渭颂声何休哉,
陛下万岁御九垓,王母献寿沧海杯,
更看正仗单于陪。

归到

宋代 晁说之

归到故庐同逆旅,人生本自怕牢愁。
雨声岂有京华态,羇思仍多澧令秋。
久禁令人类疾病,新闻向汝重咿喔。
顾无道义论轻重,何处王公门可游。

三月十一日大阅偶作三绝句

宋代 晁说之

儒服未曾看乐战,铁衣且自戏清时。
春风莫道晚无力,解直天王百尺旗。

送懒散先生东归

宋代 晁说之

先生身干若浮查,舌响霜锺激水车。
平生乐逐胡雁起,倏游吴会忽京华。
公卿到门问穷达,未易可置吾齿牙。
今我何事亦青衫,掉头弃掷如泥沙。
数术因之到道术,净居与世不交加。
一醉十日醒五日,双环妆罢觅新花。
胡尘满眼独不怕,此非净居之胜耶。

谢季和朝议牡丹

宋代 晁说之

侍无童子懒焚香,君送花来恨便忘。
尽日清芬与风竞,熏炉谩使令君狂。

雨中即事

宋代 晁说之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瓀。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藁草纷盈架,谁今宿瘤研。

邓掾知言再和暮春诗见视过形推奖有意论诗报

宋代 晁说之

君侯哦苦淡,雅不爱深红。
冷眼看春尽,愁肠欲海空。
近寻山谷体,远到建安风。
只恐妨高步,令君似我穷。

庚子初伏前一夕大雨

宋代 晁说之

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

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

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

送坛守赴阙

宋代 晁说之

昔时江南士人轻吴会,正如长安洛阳论宾主。
自从九州花开一日来,欣欣不复闻此语。
明州太守江南英,信美之乡是吾土,
莫言只饮甬水便无情。黄鹄排赤霄,
垂翅一再举。御厨赐食紫驼峰,
情多犹忆马夹柱。依然梦断四明山,
花信风里怜梅雨。潮平驩喜浪婆儿,
莫错举棹新城江上去。

扬州三绝句

宋代 晁说之

客散平山堂上後,孰如子骏在扬州。
解传鲍照旧辞赋,输尽芜城千古愁。

三川诵杜老观水涨诗

宋代 晁说之

平生少陵诗,佳处岂尽识。
何敢窥意韵,尚且昧形迹。
身到三川来,瞀瞀迷咫尺。
连天穹谷句,忘饥三叹息。
高高方若悬,下下仍如绩。
扶上而削下,乃在吾行役。
连然念此老,熔写不可极。
意中无遗境,象外有余力。
後来群偷儿,蠹鱼恣口食。
安知九鼎珍,宜尔终身瘠。
此行敢告劳,顾影若有得。
不见水涨时,两眼犹历历。

花开未几忽已尽落戏作

宋代 晁说之

天涯花信误心期,狼藉红残只信时。
怪底小怜浑不睡,夜深惆怅梦周师。

喜鲁直还用前韵再作

宋代 晁说之

梵志问故邻,木兰坐旧床。
去恨已断绝,归意更凄凉。

京居秋感五绝句 其五

宋代 晁说之

河漘依棹得风期,秦树湘云枉梦思。也好归来君富贵,未容言语我悲伤。

涂中依韵和高主簿完翁见赠长句

宋代 晁说之

孤宿孤江嗟婉娩,穷冬残夜认璿玑。
乘槎邂逅关心切,舒锦绸缪到眼稀。
岂有梧桐留凤食,端愁霰雪犯狐衣。
秦楼老去诮多可,好听吴侬缓缓归。

东溪归作

宋代 晁说之

忽忽寻春恨已迟,山城浑未有花枝。
东风马上哦新句,却似卢岩缑岭时。

答赵德麟见招之作

宋代 晁说之

王孙囚冠安稳无,骨清肉健今更癯。
学似东山何所歉,才如北海莫言疏。
几年汉上狂歌散,今日山前幽梦余。
消息远来知有意,碧岩却要子来居。
晁说之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4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