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沧趣楼杂诗 其二

沧趣楼杂诗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水松枯何年?出楼各丈馀。有藤络至颠,生意故自如。

春华而夏阴,其下回清渠。我新闸为陂,种菱兼养鱼。

潮来如奔泉,流声夜窗虚。蒙密不见月,又疑风雨俱。

梦回悄心魂,何减涧谷居。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文文肃震孟致刘练江职方永澄手札十通为露苑题

清代 陈宝琛

文肃释褐初,明祚已衰晚。讲筵屡纳诲,入阁未席暖。

一瞑桑海前,卷怀不复展。所契刘职方,早夭党祸免。

平生切劘雅,累札见恳款。断断辨清介,意故鄙熟软。

任事先知人,朝局适与反。可知志节士,穷达言必践。

束帙还黎侯,追味犹潸泫。

听水斋杂忆 其七

清代 陈宝琛

玉屏亭榭散春星,下院潮平惯扣扃。谁信出山缘便断,再无诗讯草堂灵。

婉女随婿入都过苏省亲送至上海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汝婿趋庭乐,还朝正及春。传家先志节,报国恃精神。

黻佩宜相敬,齑盐要耐贫。宣南巢好在,回首听鸡晨。

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蓦地风来似虎狂,荃兰曾不改芬芳。濛濛留坐香三日,草草辞枝梦一场。

含笑蜜脾从汝割,将离婪尾有谁觞?无端更茹冬青恨,天上人间总断肠。

梁格庄会葬图为余樾园题

清代 陈宝琛

北风吹易水,满路白衣冠。无垢此片土,不冰馀寸丹。

纲常终古在,风义近今难。一诀欠临穴,频揩泪眼看。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亭子依然屋转新,梅花亦是劫馀身。净名居士心无住,却替幽香作主人。

李子申画芍药杜鹃便面

清代 陈宝琛

曾是花王近侍花,相从踯躅犯风沙。故山红遍无归梦,来往丰台辄驻车。

同澹庵闇公访松旧慈仁寺三松萎其一矣

清代 陈宝琛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刹那五星终,寺燬祠亦芜。

朝市不自保,况此曲瘁株。澹庵欲留真,岁寒趣为图。

缅怀乾隆世,七庙雨露濡。孑遗幸相守,冰雪何岁无。

还复成双松,后先焉可诬?勿袭广雅误,谓与渔洋符。

丁髯熟旧闻,考證能辞劬。

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柳绵榆荚各漫空,轮转阎浮共一风。啼晓相闻奈何鸟,抱香不死可怜虫。

东扶西倒浑如醉,北胜南强未有终。为谢砑光赓舞曲,鬓丝秃尽净名翁。

枚如丈出示见答订游石鼓及作陈莲庭诔感怀又郑生国容选菊见惠叠韵 ...

清代 陈宝琛

二十年前悬戒律,老来转喜斗清新。遣愁尽度床前月,嘘暖能回谷好春。

路熟好山青入梦,冬开晚菊澹如人。三桑眼见浑閒事,闻笛休须怆旧邻。

月华贝勒招赏庭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廿年零落几朱门?历劫臞仙合断魂。自是深根移不得,国花堂下了无痕。

沧趣楼杂诗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水松枯何年?出楼各丈馀。有藤络至颠,生意故自如。

春华而夏阴,其下回清渠。我新闸为陂,种菱兼养鱼。

潮来如奔泉,流声夜窗虚。蒙密不见月,又疑风雨俱。

梦回悄心魂,何减涧谷居。

清官良齐宗亲黔游得王文成铜像其师三岛中洲毅为之记装卷属题 其 ...

清代 陈宝琛

儒术能为耆定功,泱泱表海见雄风。服膺师训尊心学,不独文同理亦同。

元日过华严精舍

清代 陈宝琛

坏户秋虫蛰过冬,发春来听佛庐钟。阴晴天幻村前景,开谢花留雪后容。

欲共禽鱼参寂灭,漫凭药石养疏慵。壑蛇冉冉谁能记,偃盖只看手植松。

题渡边晨亩画孔雀

清代 陈宝琛

北地南禽苦耐冬,故巢云海梦重重。为君不惜倾金翠,芳景清歌讵易逢?

题梁节庵山水画册

清代 陈宝琛

断桥溃岸数家村,雨少晴多减涨痕。雪白鹅儿绿杨柳,日高犹自掩柴门。

题吴恪斋为罗稷臣画梅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当年槃敦伏兵戈,朝贡销沈鸭绿波。君自爱才人负国,可曾鸡酒墓门过?

黄忠端画报国寺前后庭四松应天郊坛左右各一漳浦杨抟九孝廉携以入 ...

清代 陈宝琛

先生常为松写真,龙性不在髯与鳞。此卷疏疏类稿本,要师造化非画人。

后生私淑苦力薄,过眼摹儗瞠绝尘。慈仁习闻但双树,谁识偃盖前交陈?

应天郊坛更奇绝,忍与凡木同蒸薪?六松托画并千古,磥砢蜕尽存其神。

垂三百载世始见,不然沦寂瘴海滨。时流弗贵子勿炫,识宝豪夺防东邻。

题张韵舫眠琴小筑填词图

清代 陈宝琛

张侯倚声得琴理,作图乃学吾宗髯。绿云绕屋手亲补,只欠撅玉春葱尖。

花閒兰畹盛宗别,芬芳悱恻风骚兼。辛刘清雄周柳婉,末派往往偏洪纤。

君如白石审乐谱,慢词小令随挦拈。陔馀一官托吏隐,自弄三影辞郎潜。

四愁有客足顽艳,榕阴赓和霜豪铦。冰弦避俗那索解,命啸颇可忘凉炎。

比来竹崎名典榷,偷减渔笛招江蟾。溪山信美助天籁,礼数况免城中严。

盛秋愿聆水仙操,溯潮洗耳烦针砭。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