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张魏公三省研马通伯得之属题

张魏公三省研马通伯得之属题

清代 陈宝琛

投閒假与养亲年,坐看秦头自格天。绝学寮中蟾泪尽,刳肝为纸有谁怜?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俶玉属题京口三山卷子

清代 陈宝琛

我初十龄咸丰间,及未兵燹登金山。廿年前复道京口,夜蹑浮玉琼楼寒。

流回沙合骑入郭,岸谷岂独蛟螭蟠?焦山崭然蔚深绿,僧话尘劫如鸥閒。

故人腰黄新舍佛,同岁陈许争传观。无何王郎亦守润,欲约访戴穷幽攀。

江中取泉岁数饷,此味十载留脾肝。一星未终尽鬼录,碧血桑海何时乾?

昨持絮酒掠山过,天为雨泣伤春残。船窗闻笛不能仰,闭置甘受江神姗。

吾宗题画偶徵及,谓廿八字君毋悭。宁知山楼晦如墨,吮笔百感来无端。

朱古微校词图

清代 陈宝琛

江潭既放远修门,百种骚心让与君。垂暮荆驼同眼见,一寒雪鹤自声闻。

情文尚友兼芳悱,音吕弦诗审寸分。竹垞茗柯身世别,聊将歌哭谢人群。

病山侍郎夏间来觐直讲至八月始归留诗索和次韵寄沪

清代 陈宝琛

否极谁能理乱丝?殷忧启圣此其时。陈谟惠迪亲耆德,凝命维新缵旧基。

别久故应前席数,来迟自负盍簪期。心声悱恻犹相及,朝暮江云入梦思。

汪君牧临金冬心画册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琴里散声诗逸品,稽留山色落吴门。江南一种承平味,今日追思尽梦痕。

温旭初出示董恽书画册留题双溪寄庐

清代 陈宝琛

双流合响如听乐,四树连阴胜结茅。赖有寄庐温处士,评书说画算新交。

臣宝琛八十二岁生辰蒙御书老圃黄花标晚节仙洲丹橘拥高门联语并如 ...

清代 陈宝琛

羸驽加齿系宸襟,亲御仙毫振玉音。既晚勖为霜下杰,不迁鉴此岁寒心。

谈经辟暑恩弥厚,授服怀忧力岂任?耄学宋臣才及第,愧无尘露答高深。

为赵孝陆录绩题夜纺授经图

清代 陈宝琛

读书贵大义,母教养以蒙。先入圣贤言,终身得所宗。

赵子早掌制,望实曹司隆。不远元规尘,归卧北窗风。

未忘儿时味,为图拟钱洪。两贤生全盛,扬显随遭逢。

而子际桑海,偕隐黄李同。拳拳教忠训,养志亦已丰。

图成阅五稘,徵题及衰翁。因思试院夜,官烛同摇红。

遗羹我不逮,戏綵君犹童。永言树背萱,视此岁寒松。

谢心畬分贻戒台山桃

清代 陈宝琛

合充净供法王台,却渡浑河溷俗埃。若个真能留核种?吾衰久不见花开。

老僧寄速亲装笼,居士分甘费数枚。等是与山缘未断,秋凉犹拟就松来。

宽孙世讲画梅得自庭训顷将南游手书画便面为别赋谢即以赠行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论交三世忝年家,翰墨临分喜拜嘉。住惯北方耐风雪,却寻邓尉貌梅花。

庭前海棠初开姜斋同赋

清代 陈宝琛

欲去还留又见花,强支衰槁对容华。不香那复知金屋,有泪多应溅一纱。

自笑一冬虚盼雪,豫愁明岁会移家。平分半日输张籍,侧帽钩帘看晚霞。

出郭勘宛在堂旧址因泛舟绕湖归过李忠定祠西湖书院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亭榭钩连枕曲隈,卅年芜没十三梅。村童数十师三五,谁省欧斋旧讲台?

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君去城中莫浪传,此间与俗本无缘。山房若迹王灵武,岩壑萧寥五百年。

瑞臣属题罗两峰上兀夜饮图摹本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厂市归来醉管弦,六街是处是新年。不须远溯乾嘉盛,说著同光已惘然!

访伯平吴门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脩髯丰颊怪涪翁,闻说年来得一雄。千里楚云宁料及,传观颜色一樽同。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承平重海禁,金钱防外流。顾利市舶榷,不为人满谋。

潭潭白玉堂,车马拟王侯。岂无邦族念,老死沦炎洲。

输税既不赀,遗产常见收。故知莫我谷,欲归宁且留。

覆车纵弗戒,怀璧庸非尤?新喜诏改制,吏良政傥修。

喁喁向北极,犹是赤子俦。

题画松为蒲生志中母谢太夫人作

清代 陈宝琛

负雪淩霜不记年,多心多节自来坚。青青柯叶常如旧,阅遍人间海变田。

实甫四叠前韵因及匡庐感念旧游四叠奉和并为石鼓之约

清代 陈宝琛

平生慕匡庐,使辙得一至。孤亭双瀑间,苍峭作寒气。

廿年积梦忆,历历摩崖字。最恋栖贤桥,雷吼石危坠。

维时正春暮,天朗风且惠。回身揖五老,樽酒会挈置。

蹉跎负山灵,一诺得非伪?而君楼其下,乐志官却弃。

缚滕乃见招,冰泮整归辔。吾斋石鼓腹,涧水取养瘵。

山中亦产茶,味苦颇可试。岩顶风涛书,南康旧州帅。

沧趣楼杂诗 其六

清代 陈宝琛

半丸古墨自研平,鼻舌留香比茗清。一鸟不呜蝉亦歇,风廊橐橐榻碑声。

林文忠公自云贵乞病归手书家塾楹语公曾孙蔚章重装属为题识

清代 陈宝琛

再出身歼星斗南,中兴群帅竟刘戡。陆沈今日神恫甚,剩溯书楹作客谈。

叠前韵柬宗白秋朴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销金羔酒不相宜,冰水烹茶味颇知。冷极犹呵吟絮笔,归欤待补种花篱。

江湖浪迹多愁思,沧海横流有已时。霜霰虽严松柏翠,未应负却岁寒期。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