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出郭勘宛在堂旧址因泛舟绕湖归过李忠定祠西湖书院 其三

出郭勘宛在堂旧址因泛舟绕湖归过李忠定祠西湖书院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亭榭钩连枕曲隈,卅年芜没十三梅。村童数十师三五,谁省欧斋旧讲台?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四海人知花近楼,淞江一卧廿经秋。梦争王室追寒日,老厌兵尘望故邱。

黉宇得无成鞠草,儒冠久不敌兜鍪。卧碑童习犹能诵,谁识行藏有壮猷?

苏盦避暑大连来书录后村哀惠州弟诗及注并示以近作云残年况味今参 ...

清代 陈宝琛

残年如寄让先归,少待黄泉有见时。岁岁相望艰一面,只将死别当生离。

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由来北胜压南强,不信都燕逊洛阳。红紫纷纷都见惯,今朝刮目御衣黄。

缅侨叹

清代 陈宝琛

开眼见杲日,出门愁飞埃。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

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嗟而岂若贪殉财?

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

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

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

天津海光寺禊集得缠字丁卯

清代 陈宝琛

临河循例会群贤,海上羁栖又一年。积雪涉春都作水,连阴逢霁似关天。

相从携酒同登阁,有兴褰裳与刺船。岁岁祓除兵未寝,可堪南望战氛缠。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 其五

清代 陈宝琛

木瓜无十年,一岁种便实。饤之晶盘中,黄蜡酿成蜜。

六月望后匏庵芝南珍午贻书幼点嘿园约为戒坛潭柘之游予先一日至三 ...

清代 陈宝琛

幽寻缘避炎,远涉正当暑。僧房午炊具,倚树久延伫。

朋来先就松,静籁入笑语。连山绕东际,登阁共一俯。

目力随所穷,烟埃忍终古?天云倏变色,飞雹挟冻雨。

刹那亦自休,林月迭吞吐。凉辉足忘眠,矧此清净土。

题刘云樵封翁草书陶诗

清代 陈宝琛

庐山维岳孰与高?介立千载浔阳陶。寄奴未篡赋归去,寄兴于菊兼浊醪。

食薇饮水抱兹独,义在桑海安所逃?杜陵讵会责子意,正似愚叟期儿曹。

先生行藏饮髣髴,式谷顾欲侪伊咎。写经抗希赞五孝,此集取譬灵均骚。

满楼海色昔造请,亲接杖屦看挥毫。停云同昏弥八表,何日洗甲名建櫜?

报韩一击疏可惜,终佐天授师六韬。刑天精卫志故在,笑谢世士论枯膏。

会携笔砚就五老,追话游迹大小劳。

息力杂诗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半旬凉吹换炎曦,地缩天移不自知。谁分穷冬搜箧笥,秋纨犹有报恩时。

乙亥元日

清代 陈宝琛

呜鞭万户尽春声,百变谁能废夏正?始旦人争瞻旭日,无风天特假暄晴。

蛰坯欲振身滋耄,龙德方中岁一更。博得东邻呼米寿,称觥梦已到新京。

循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十龄赋望岳,绝顶老始淩。艰难得休暇,矧挈同心朋。

山云不成雨,为我祛炎蒸。循麓晞天门,疑无阶可升。

千盘万级上,更有最上层。所历柏松尽,岩岩但石棱。

循封迹犹是,人世自谷陵。若为叩真宰?八表来填膺。

天津至胜芳舟中偶占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一路菰青间蓼红,渐收残暑付西风。五年不作烟波梦,谁意家江落眼中!

沪上逢几道有诗酬之

清代 陈宝琛

桑田三变休龙斗,海上连宵重说诗。此事可怜成古调,馀生相对看枯棋。

村夫食粟能无健?世路回车又有歧。岁晚卖文充市隐,水乡丹橘问归期。

四月十五日夜同颖生看月戒坛寺

清代 陈宝琛

笼泉梦痕星一终,山且尘上休问松。戒坛数松足稽子,并坐伫月凭卧龙。

去春山楼就君饮,丁香未花别匆匆。北来卧病百念绝,长剩赠什萦吾胸。

何图会合有今夕,却话臣里忧兵烽。馀生陶写赖山水,安得佳处常子同!

清光分寸致可宝,惜著云翳圆灵蒙。晨游潭柘幸勿雨,后皇一树犹葱茏。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八

清代 陈宝琛

辇路三朝渐就荒,那知海淀转生桑。经年春耦斋中膳,短梦无人记毅皇。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年家耆旧系人肠,最有高阳与寿阳。头白还朝乔木尽,兰丛门馆更沧桑。

沪上舆蒉斋会话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相看短发未全斑,十五年来一瞬间。可似东坡遇莘老,安排浮白对青山。

次韵和步溪

清代 陈宝琛

今愁古忧身并担,情丝缠缚成老蚕。跫然闻音慰衰暮,失喜对雪同城南。

别来侘傺已逾艾,元发虽秃骄霜毵。我当晨兴子不睡,梦寤震壁方雄谈。

昨游郊坛阅书肆,夙嗜未餍谟觞探。贾胡捆载此残剩,文物散佚繄谁惭?

西山向人不改色,松栝冬秀龙蛰潭。往时避热每信宿,九九今正寒及三。

君能度腊值休假,贾勇前导吾犹堪。夜中顾共阿戎语,文种垂绝常悲含。

卅年兄弟子犹子,染素肯使迷朱蓝?人生得丧视所宝,万一用世功勿贪。

登同泰寺秋朴有诗颇佳依韵酬之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闲来何事最相宜?重访山灵话旧知。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

阳春郢曲谁能和?沧海云帆会有时。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

沪上舆蒉斋会话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却将诙笑洗苍凉,三夜分明梦一场。记取吴淞灯裹别,不须寒雨忆洪塘。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