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几道 其一

次韵答几道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极目高原盼种桑,独持杯水对坳堂。据梧人亦垂垂老,凡楚平看已坐忘。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寓斋杂述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危时群患贫,僦宅乃竞贵。到京三月近,始得数间庇。

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故家道咸遗,馀韵但槐桧。

承平一俯仰,顾我况亦寄。轩窗取透凉,未为墐户计。

忍冻能及春,庭花可一醉。

清明后十日观杏花旸台山复儿随儿褧女及继絜纮綮绂荷樨稻诸孙从

清代 陈宝琛

春寒易误看花人,阴岭阳崖本不均。骤暖料难留过夜,猛风恐又簸韶尘。

一年韶景容轻负,七憩禅栖未厌频。长愧胜情周与傅,山中迟伫辄经旬。

听水斋杂忆 其六

清代 陈宝琛

七年挽泪欠怡盦,城市还谁可醉谈?抬眼蓬瀛吾故懒,遗诗一读一和南。

文文肃震孟致刘练江职方永澄手札十通为露苑题

清代 陈宝琛

文肃释褐初,明祚已衰晚。讲筵屡纳诲,入阁未席暖。

一瞑桑海前,卷怀不复展。所契刘职方,早夭党祸免。

平生切劘雅,累札见恳款。断断辨清介,意故鄙熟软。

任事先知人,朝局适与反。可知志节士,穷达言必践。

束帙还黎侯,追味犹潸泫。

西湖法相寺古樟仁先结亭其侧为图属题

清代 陈宝琛

伟此翻风动日材,百千历劫护香台。幸无匠伯操斤顾,抵作缁流结夏来。

独树擅奇好山水,把茅隔绝俗氛埃。眼看王迹摧排尽,谁为郊坛古柏哀?

文小坡冷红簃填词卷子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三过吴门一面悭,眼中犹是旧朱颜。如何入画还相避?背坐拈毫对小鬟。

六月十四日同林行陀方策六李子新钟惺西郭芸屏李石芝王彦和陈易园 ...

清代 陈宝琛

夏暵不可当,避炎乃亲冷。吾斋寄人外,语笑忽破静。

美竹山所同,天与苍璧靓。泉声视春弱,溜溜镇悬绠。

回风无定吹,飘雪著襟领。盥漱或就掬,篙筏亦试骋。

嬉娱随所欣,特地觉昼永。少焉斜曛入,水气泛虹影。

稍嫌见月晚,东际限脩岭。欲睡处处宜,蚊蝇自退屏。

七月十二夜同幼点登南台山

清代 陈宝琛

四更坐月石坛空,旋见天云趁海风。万事随缘宁我料,平生独往况君同。

沈沈孤嶂嚣尘外,浩浩三山醉梦中。井底老龙应睡熟,莫吟诗过越王宫。

志道

清代 陈宝琛

梦回疑雨复疑风,身在飞流乱石中。听水故山吾最习,天涯老顾与君同。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亭子依然屋转新,梅花亦是劫馀身。净名居士心无住,却替幽香作主人。

文小坡冷红簃填词卷子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流落江南吾小坡,二窗断送卌年过。故知一切谁真妄?奈此回肠荡气何!

题绥之雪夜校书图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礼书旧馆并沧桑,雪屋丹铅故未央。自拥百城忘户外,纷纷燕蝠廿三霜。

山居杂诗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尚嫌凉馆在人寰,逭暑聊赊半角山。海雨送诗松月外,天风吹酒荔云间。

可招老衲商同社,转恐新蛩趣早还。连夕刺船就烟水,吾侪占得是萧閒。

题邓铁香鸿胪遗墨

清代 陈宝琛

铁画霜棱肃我襟,人天何限别时心。一从谏疏明朝断,驯见神州大陆沈。

往日回思真可惜,众芳萎绝更谁任?卅年留得荒滨叟,来对西山说邓林。

天心阁山矾将谢默园夜过留饮花下

清代 陈宝琛

尚有移灯刮目人,过时那便委芳尘?维摩老矣空诸相,尽自销魂十九春。

清官良齐宗亲黔游得王文成铜像其师三岛中洲毅为之记装卷属题 其 ...

清代 陈宝琛

儒术能为耆定功,泱泱表海见雄风。服膺师训尊心学,不独文同理亦同。

蒉斋自塞上和前诗叠韵寄京师

清代 陈宝琛

观棋闻又入长安,金玦三年信誓寒。雨夜梦回疑妇叹,竹林酒熟忆朋欢。

肯将龟筴从詹尹,倘爱钟鱼对懒残。住惯烟波怕尘土,停云直北奈迷漫。

七月廿三日钓鱼台作

清代 陈宝琛

芍药将花失就看,蔽池苇荻一凭阑。亭台历劫犹如旧,松竹寻盟及未寒。

留命自疑关动忍,恋恩无分养衰残。裕陵灵爽榱题在,蓟树东瞻感百端。

瑞臣属题罗两峰上兀夜饮图摹本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厂市归来醉管弦,六街是处是新年。不须远溯乾嘉盛,说著同光已惘然!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出水龙驹便不群,曾观少作气淩云。风流郑莫香遥爇,名德丁黄席诸分。

珠树诸昆看竞爽,楹书仍世挹先芬。平生所学端无负,思乐能忘旧藻芹?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