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花朝集花之寺

花朝集花之寺

清代 陈宝琛

花朝无一花,却造花之寺。佛扃僧亦去,荒寂可吾意。

喜无城郭遮,西山青到地。天然有水竹,野步随所至。

此来或是梦,往迹忍追记?暝近雪且成,阴寒趣归辔。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颖生自浙寄示烟台小泊二律即次其韵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生丁天宝费呻吟,一泪新亭况陆沈。兵甲侧身三载过,烟涛举目四愁侵。

倚楹漆室徒为尔,谋鼎晖台岂自今。十丈软红还恋否?湖山大好且登临。

次韵答愔仲见题己酉后诗稿

清代 陈宝琛

华发重来已堕颠,剩能传信说开天。全输此局无终局,痛哭当年故少年。

成佛甘居灵运后,编诗忍溯义熙前?流离与子何多日,蚁磨风轮任转旋。

人日栩楼吟集分韵得瑞字并呈匏庵

清代 陈宝琛

风鹤绵冬春,诗声岂非瑞?矧兹朋簪盍,胜似草堂寄。

主人庭宇拓,避俗善养志。我来欻已期,陶写亦数至。

土风始百年,逮君盖四世。汉上罗宾僚,宣南盛气类。

洛钟千里应,赵璧一双赛。俯仰甲子周,承平有馀味。

秃翁感遗孑,梨楂并所嗜。不图隔京尘,复此倡闽派。

酒温梅正花,万事且拨置。

仲勉今腊亦

清代 陈宝琛

赐书楼下支离叟,自昔吟风和夜窗。头白何年归对读,倚阑松顶看澄江。

寄题米元晖潇湘图

清代 陈宝琛

画禅榜室咸福宫,名迹精鉴罗思翁。潇湘图出虎儿笔,阴霁昏晓交溟濛。

裕陵题识至四五,谓与老米家法同。云山卷在喜璧合,辉映羲献宝笈中。

通灵转劫七十载,滇徼万里谁能踪?宁知吴船已收载,夜窗贯月光腾虹。

主人名斋准宝晋,摊卷云海空复空。三湘九疑落几席,胸次岂直吞云梦?

此图南渡推第一,紫阳两跋魁群公。石田垂老渴一睹,况我旅寄尤衰癃。

石渠校秘总泡影,昔恨相失今容逢。寒具不设傥弗吝,挂帆早晚江南东。

冒巢民先生遗像为鹤亭题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隐同禅室酹生辰,年谱新成海未尘。今日耳孙抱遗像,厌兵还恋旧京春。

大行太皇太后哀辞

清代 陈宝琛

手定中兴四纪周,女中尧舜古无俦。冲龄忍见三朝嬗?末命犹廑万祀谋。

危事易言臣自失,狂夫一得圣常收。遭逢元佑无微效,晚绝攀号但涕流。

阅游学廷试卷宿文华殿西厢怀邓铁香鸿胪同治甲戌殿试予为收掌官邓 ...

清代 陈宝琛

卅八年前掌卷人,白头来坐殿中茵。人文干禄书犹昔,科目翘材馆谁新。

大道谁传无尽火?群公自积后来薪。骚魂合在梅花外,悄对凉蟾忆抚尘。

次韵答实甫见赠即送备兵钦廉

清代 陈宝琛

相逢容易鬓成斑,海峤孤臣亦赐环。一去真同华表鹤,卅年重见太行山。

还君使节蛮夷长,老我生涯木雁间。擅壑专邱犹未餍,可堪尘土涴衰颜?

贻书自号放庵而得改七芗画一树梅花一放翁便面宛肖其貌索题

清代 陈宝琛

放庵閒放学放翁,得画神貌适与同。平生任天无宿物,不假战胜颜常丰。

年时比舍聚姻娅,我甫逾冠君方童。何期垂暮挈子侄,还与割宅居西东。

顾予扈从滞渤碣,君尽日饮看霜枫。杞忧屈问亦自哂,天纵不坠终梦梦。

昨来瞻觐退就我,积雪璀璀继以风。围炉话旧间星相,寿夭齐视何穷通?

家山兵火勿复问,藏酝开瓮留一中。从游邓尉恐无分,且共酒面灯前红。

次韵苏盦九日

清代 陈宝琛

老向人间尚眼明,见君喜又见新京。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

石门侧有松若偻拔于风画以存之题曰石门松影

清代 陈宝琛

含叹山阿与写真,再来恐便付槱薪。他年誇向僧雏辈,及见支离百岁身。

志道

清代 陈宝琛

梦回疑雨复疑风,身在飞流乱石中。听水故山吾最习,天涯老顾与君同。

听水斋杂忆 其十三

清代 陈宝琛

千里来看洞口云,牙琴海上奈临分。伤心剩对江田老,说著匡山最恸君。

次韵答幼点因怀爱苍

清代 陈宝琛

万绿丛中占一坪,落成难得值春晴。诗来夔蝄如相语,梦醒风涛尚自惊。

彻夕累君无稳睡,四时留客但秋声。却因远忆南州伯,百步廊前绿正生。

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亭午蜻蜓信雨徵,登舻幸及未云兴。翻因借得南风便,帆落江楼正上灯。

序宾先生百龄纪念敬赋

清代 陈宝琛

征商转饟用士人,湘淮以建中兴勋。先生戎幕显儒效,寿不副德官能贫!

叙劳褒恤君相事,素位而外皆浮云。遗经垂诫五十载,至竟清白昌后昆。

孝思追远有前例,期颐览揆如生存。畿南流爱久祠祀,来格得勿忧黎元?

洪吴载笔并吾友,碑记无愧吾何言?此贤在今直星凤,闻风顽薄其廉敦。

珍午和诗感及昔游因叠前韵奉答

清代 陈宝琛

液池缭碧回团城,红云亿千承露茎。金鳌车过辄流憩,忍向沧海寻鸥盟?

比闻宸游肃禁卫,花光仗影波纵横。梦中犹疑香满载,绝驰道度还自惊。

谁知沧桑宸俄顷,急雨打叶声皆兵。妖狐据殿鸟鸣社,咄此一劫灰方瀛。

红梨汗竹并焦土,巢痕廿载悲西清。对君伤时复感旧,蒿目何限鲂鱼赪!

风涛池馆且凄厉,矧揽京辇霜前英。苇湾往日足可惜,酒人散尽朱华倾。

再来葭薍恐弥望,老矣宁复舟招情?君行持橐直清籞,六飞河洛占归程。

秋房心苦听候雁,莫误变徵为新声。

志道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涧壑能为盛夏寒,未霜林叶已微丹。潺潺洗出中秋月,拥褐深宵数起看。

入城过鳌峰就珍午閒话

清代 陈宝琛

俦中可语本无多,移坐倾襟奈瞑何。馀暑转从秋令剧,夕风犹送市不过。

七旬不见诗连牍,一昨相望月在波。穷薄说来还自哂,年年花后赏残荷。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