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后寄郑自正

病后寄郑自正

宋代 陈宓

卧病六十朝,尪羸欲颠踬。
中虚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风邪动感触,寒热肆留滞。
百病果难堪,未免趣医至。
携持篚与箧,众药要尽试。
{口父}咀和参术,煎煮百姜桂。
了无铢寸功,徒有千百累。
金丹号起死,入腹作鼎沸。
服之不能瘳,束手信无计。
嗟余有天命,未许药石治。
再拜谢群医,云病且平易。
堆床屏丸散,养体亲滋味。
曾不数阅日,颇能安寝寐。
昨朝偶寻镜,自喜有瘥意。
俄惊一目赤,炙灼如頳尾。
薰疗技已穷,赤势殊未既。
平旦涩难开,未晚痛先闭。
于何我久病,复有此兢悸。
当时呻吟馀,犹解阅文字。
兹焉眼如瞽,把卷直欲弃。
旧书满窗几,日读不省记。
赋性已不灵,此疾胡可被。
悲来只头低,坐处每酸鼻。
何时双眼明,一览经满笥。
行谊颜孟俦,文辞典坟媲。
和顺积厥躬,膏泽施当世。
今为辕下驹,横空但有气。
又似笼中鹤,束缚剪两翅。
会当有时节,飞骛历万里。

诗人陈宓的古诗

送李尉赴宁德任

宋代 陈宓

谁谓山城僻,而居尉秩皋。
地偏声易著,才钜职优为。
学召源流远,仁随大小施。
云龛当日事,即此以为基。

游南康栖贤寺

宋代 陈宓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谪仙此语谁解道,刻画造化鸿蒙中。
我来正值小至后,暖日昭回迎朔风。
却想冬深一奇观,万鹤飞舞漫苍穹。
金相定变作玉质,华山千丈难为容。
坐令胸次玉渊静,笔下三峡波持椿。
人生此乐岂易得,向夕城鼓还冬冬。

春半桃李盛开

宋代 陈宓

缟裙练帨映丹霞,默默无言不自夸。
陌上行人重回首,一年春事数朝花。

游瑞泉

宋代 陈宓

久作灵岩想,重来一洒然。
山排几上石,海挹研中泉。
句出青云外,禽归夕照边。
去城曾几远,能不日盘旋。

送榷院侄之官

宋代 陈宓

积善门逢八十春,慈兄蕴德复温醇。
旧恩未报乾坤大,新渥仍沾雨始匀。
博洽始能为国计,清忠方不负廷绅。
我今衰病知保用,访有书来访海滣。

南园杂咏·清风亭

宋代 陈宓

薰炉驱俗氛,茗碗破尘虑。
披襟六月凉,乘此欲归去。

南园杂咏·壶中日月

宋代 陈宓

观书友古人,不羡胡公仙。
新功坐有得,寸阴长如年。

南康大雪

宋代 陈宓

嘉定己卯岁,正月十七朝。
新春才五日,大雪滂以飘。
缤纷七昼夜,冷气充层霄。
朔风搅宇宙,爆耳惊秋潮。
大厦作小舫,轻舠想浮摇。
江湖本浩荡,星渚尤多飚。
常时尚闭户,此日寒殊骄。
行人泊前岸,只尺万里遥。
谁言民窭贫,积此珠与瑶。
冻死不敢恨,千山长禾苗。
蝗螟永入地,疠疫仍潜消。
我得一笑归,还家诧渔樵。
作诗纪事实,持付村童谣。

五月六日雨

宋代 陈宓

山云乍展青油幕,檐雨齐白玉簪。
多谢天公办丰岁,野人先拟粟盈甔。

陈遂乡有墅在枫亭扁日廛山求诗寄之

宋代 陈宓

溪山镇日不离门,一市人家自寂喧。
居士本非为素隐,小窗端合胜华轩。
同时桃李惊开蚤,晚岁松篁喜独存。
我最爱山思觅暇,袖琴来听玉潺湲。

延平六月祈雨感应赓林堂长韵

宋代 陈宓

唤起神龙百里来,中肠一夜九萦回。
天心自为民心动,多谢诸贤举贺杯。

放生池产双莲

宋代 陈宓

年来仙实两呈祥,衮衮公侯讵可量。
劳力更宜勤积善,天公元自爱词章。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尊贤堂

宋代 陈宓

山川秀而明,所居必名贤。
主人虽凡骨,不慕衍客仙。

和王丞迈

宋代 陈宓

蚤慕登门宠,今欣后乘陪。
穷山逢岁晚,佳节看阳来。
地暖犹闻桂,冬深未见梅。
高斋公事少,暇日足徘徊。

到雪峰

宋代 陈宓

几载游山成负约,千年有寺未曾登。
却因名利经行此,羞对林间问我僧。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棋亭

宋代 陈宓

我少不努力,常愧夜讽子。
亦有才高人,雍容即登此。

挽许郎中

宋代 陈宓

前辈凋零尽,如何到月湖。
壮图终未展,正论老尤孤。
两忝官联旧,常蒙朋友呼。
忽闻郎宿霣,衰泪倍沾鬓。

行在端午

宋代 陈宓

百万人家夜雨鸣,市声唤出晓来晴。
谁知天与吾皇意,要不妨农不害民。

延平得雪

宋代 陈宓

衍山先自无尘土,更着飞琼细糁看。
可笑一生缘好事,却将衰鬓敌隆寒。

送陈守子华宿土囊有感

宋代 陈宓

三年抱恙多闭门,只得两度敲禅扃。
道人问我缘底出,为送乡城两史君。
阛中暑湿如炊甑,山寺阴凉百僧定。
往年过此苦匆匆,今日海山看古镜。
伊谁一念饭行人,至今规矩犹如新。
可叹延平小书舍,虚致雩桥风月夜。
陈宓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4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