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楼宗簿祷雨韵

次楼宗簿祷雨韵

宋代 陈宓

君侯忧国念,食顷讵能忘。
尽变庖厨馔,全销燕寝香。
连朝成霭霭,中夜忽浪浪。
坐想溪十曲,恩波似个长。

诗人陈宓的古诗

延平次赵纠曹 其三 流杯石

宋代 陈宓

清波映文石,置此亦奇事。年年上巳时,聊将姓名记。

八月八夕邀刘学录

宋代 陈宓

老来岁月去如流,佳节前期约共游。
玉露尽驱三伏暑,银蟾堪□作中秋。
交朋得暇频相过,身世须忘百不忧。
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

赠林尹仲

宋代 陈宓

八年前会晤,犹忆刺桐乡。
君眼虽非白,吾颜已过苍。
有求皆妄想,无欲是良方。
不学神仙术,他时共一觞。

赴官安溪回与柯东海同宿闲吟

宋代 陈宓

道逢酒舍定迟回,无奈诗篇费剪裁。
忽得好风还自喜,那知细雨隔溪来。

题丰颖楼

宋代 陈宓

寿溪百里荐寒流,来护杨君少尹丘。
三复先公当日翰,重修处士旧不楼。
高山不减八千仞,往事空馀五十秋。
辟作小斋教子侄,好将万卷著双眸。

延平呈潘王二丈

宋代 陈宓

一水萦纡玉带环,杂花妆点四时间。
欲知招演堂中境,便是水栀盆里山。

吴江西赵仓及真帅

宋代 陈宓

雨雪成泥没膝深,暑风如灼转难禁。
愿开周道平夷砥,更植甘棠蔽缁阴。
少借缁黄多暇力,只捐燕飨有馀金。
当年闽帅留遗迹,来往行人感至今。

大目寺牡丹

宋代 陈宓

行人那得不如狂,谪下仙真衣锦裳。
要识洛阳姚魏色,烦君千里到维扬。

挽方佥判

宋代 陈宓

草堂种玉在长身,黉舍蜚声四十春。
佐府经纶堪活国,凌云词赋旧惊人。
官联仅与冯唐伍,寿考还臻绛老邻。
弱冠相知今白发,西门祖送泪沾巾。

又和刘学录

宋代 陈宓

千竿修碧净无尘,长伴先生自在身。
万卷旧书中夜烛,满怀和气四时春。
长年潄炼颜如玉,一字推敲句有神。
请践往时渔艇约,夜深共话两三人。

延平粹厅十咏·拥云

宋代 陈宓

寂寂万山底,晴岚晏犹氛。
驰心惟魏阙,玉帝捧黄云。

和寄喻景山

宋代 陈宓

今门到老几人还,赢得阶庭著藓班。
曾似高人无俗累,解将碧巘照今颜。
趣超今古沉酣外,句入云烟缥缈间。
白首纷纷自名利,天公最惜是清闲。

官松

宋代 陈宓

团团翠盖中圆规,风雨精神壮两仪。
一日不戕凌雪操,千年留得入云枝。
长垂道路清凉荫,更有神仙洒落姿。
南国至今忠惠泽,往来那更诵坡诗。

春日到小园

宋代 陈宓

东郊无地不苍苍,日气融和自有香。
最是游人行乐处,不寒不暖昼偏长。

放生池产双莲

宋代 陈宓

年来仙实两呈祥,衮衮公侯讵可量。
劳力更宜勤积善,天公元自爱词章。

风雨涨檐溜忆东平以疾不往

宋代 陈宓

不到东平夏又秋,闲居身尚不吾由。
可怜岩上千寻瀑,不似檐前一派流。

和柯东海梅花之什

宋代 陈宓

谁将铅粉比清真,天赋殊姿秀色匀。
只许谪仙为酒友,应呼卫玠作不人。
悬灯不减秋冬雪,入盏先俘隔岁春。
堪笑古今同一白,诗人吟着总凝神。

次安溪赵簿云津阁韵

宋代 陈宓

西来一派接天流,谁结危栏占上游。
树蘸碧波元不暑,沙攒白鹭更宜秋。
沉酣胜处方知味,濡滞穷山未拙谋。
欲把君诗镵翠壁,声名长与此溪留。

端砚六绝

宋代 陈宓

少年刻志好临池,老去方知大是痴。
今日开奁聊一笑,暂时把玩似当时。

望夕

宋代 陈宓

一点射窗明已足,三更当户意慵看。
竹篱茅舍心安处,不羡乘风到广寒。
陈宓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4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