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用幽字韵答贾端老

用幽字韵答贾端老

宋代 陈傅良

人皆忘姓字,谁独访源流。
病骥宜怀枥,迁莺故入幽。
十年惭主簿,万户薄荆州。
此事吾何敢,相将负一筹。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

宋代 陈傅良

纨袴何尝不误身,梁园金谷草长春。
送将重锦齐三十,笑杀生刍一束人。

咏梅分韵得蕊字

宋代 陈傅良

惜树须惜枝,看花须看蕊。
枯瘦发纤穠,况此具众美。
千林堕黄埃,数点昭青泚。
谁知霜雪深,天意欲玉女。

赴林农大招赏牡丹之集

宋代 陈傅良

剥吸要春酌,团栾得晚晴。
千花名品下,一苇病身轻。
文会非投辖,清欢胜绝缨。
倦游吾独愧,归趁两山明。

忆筇杖

宋代 陈傅良

岷峨山下筇竹杖,危者使安衰可壮。
秦皇汉武穷兵不可得,我独得之今丞相。
前年有旨还故园,其冬急召朝日边。
半岁驱驰数千里,赖有此杖常扶颠。
仓黄又别修门去,私室无人谨呵护。
夜半雷霆下取将,儿叫妻啼留不住。
我闻丞相下峡时,一物无有杖自随。
属当晏朝立仗久,怜我弱胫疲坳螭。
如今步屧随衰草,十步趑趄九步倒。
假如杖在欲用之,山精海怪震怒亦不保。
君不见杜陵桃竹欹,常恐失之君山湖上之风波。
梓涧使君之赠尚尔耳,况自丞相还如何。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代 陈傅良

九庙威灵远,三宗德业尊。
讴歌思艺祖,历数在神孙。
欲返皇图正,先推帝系恩。
诸儒议东向,此意定初元。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壶天阁

宋代 陈傅良

凭栏时独立,万象皆见前。
若非着眼高,亦是天一偏。

赠尹绍伊

宋代 陈傅良

吾友尹绍伊,十年抱心疾。
休然万事废,豆子黑如漆。
从之问旧学,历历不遗一。
佳篇间哇郑,法语杂方术。
岂其遇人耶,托此访遗逸。
张皇鬼物怪,漏泄宫禁密。
君看服乌喙,孰与近参朮。

送画僧法传

宋代 陈傅良

问讯雪庵今何如,子来搔首更踟蹰。
时於戏墨窥禅悦,尚想家传及绪余。
曾点尔各言尔志,陶潜吾亦爱吾庐。
谁人解写二归意,欲放风帆还掺祛。

月夜书怀二首

宋代 陈傅良

送客门初掩,收书室更虚。
新篁高过瓦,凉月下临除。
妇病才扶杖,儿馋或馈鱼。
今朝吾已过,莫问夜何如。

和林宗易上巳韵

宋代 陈傅良

冬冬曙鼓五更初,枚数何门可曳裾。
孰与课儿翻故纸,几曾缘客扫精庐。
常饥未免时中酒,多病安能强著书。
自笑无才供视草,徒劳身后问相如。

游赵园

宋代 陈傅良

主人避客竟何之,雨过停桡落日迟。
赖有畦丁曾识客,来禽花送两三枝。

送沈元诚赴临漳主簿

宋代 陈傅良

谁说乡先进,能无沈隐侯。
青衫今适越,白发竟依刘。
道固为名累,人当与命谋。
三台行渐近,且勿问归舟。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月峡

宋代 陈傅良

两岸束青天,中有月皎皎。
乍可谓月低,不可谓天小。

始生七章章八句上皇子嘉王生辰

宋代 陈傅良

吾方贵吾生,相从多阽危。
岂伊天地公,而独及我私。
於焉识仁端,一物岂忍遗。
当思宇宙间,寿域咸熙熙。

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宋代 陈傅良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谢倅监试未毕事而出以诗三章来用韵奉酬

宋代 陈傅良

殷勤送客蹇谁留,久待江城未解舟。
我醉欲眠君且去,不妨懒瓒继前猷。

悼蒋升仲承事

宋代 陈傅良

扁舟来徃适吾真,却笑旁观道隐沦。
三釜岂无儿可就,百年要与酒相亲。
賸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
试向南塘问渔牧,定於此老亦沾巾。

用幽字韵呈汪守谢倅

宋代 陈傅良

旌骑收人迹,簪绅杂道流。
引杯忘日永,得句与山幽。
行在今当路,中兴此望州。
为将登览目,著处访边筹。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粹白堂

宋代 陈傅良

欲来花底竟差池,我有佳名谁与归。
翌日看花天一色,狐裘犹自织寒机。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

宋代 陈傅良

岿然名节万人尊,诗落文昌帝九阍。
耄及卫公还失策,早如疎传亦延恩。
华文延阁如今少,神武修门自古存。
我与东楼最欣慕,掖垣灯火几同论。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