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觅花

觅花

宋代 陈傅良

背山面水竹周遭,虽乏楼台气已豪。
更得好花千百本,中间容我诵庄骚。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宋代 陈傅良

临风遮莫晚山佳,自古功名看鬓华。
幸自不知余种种,可教容易落乌纱。

袁起岩会饮湖上出示古刻酒罢各携桂花以归因

宋代 陈傅良

湖光不动见鱼虾,败纸残编数十家。
岩桂丛中三四客,醉归人得一瓶花。

寄僧嗣清

宋代 陈傅良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挽包颙叟

宋代 陈傅良

翁子看时辈,平生不妄贤。
独於公有诔,谁恐世无传。
他日须深刻,吾诗可附联。
草黄松柏秃,名与石岿然。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宋代 陈傅良

欲杭一苇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
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沧乡。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挽刘茂实和州

宋代 陈傅良

欲课民庸元道州,欲评人品马少游。
居无一事可切齿,荐有三公方掉头。
送公历阳令我愁,目断宾雁书沈浮。
识与不识涕泪流,人世安用须封侯。

梦人诵诗觉省数句足成一首

宋代 陈傅良

三人共一被,寒夜争抽牵。
一人耻不让,起坐迟朝暄。
明朝复雨雪,忍岂无春妍。
四时各天运,二人正鼾眠。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豫章阁

宋代 陈傅良

人去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竟沈浮。
怀人好上层楼看,木落山寒不肯秋。

赴留宰宝坛之集因和蕃叟弟赵园韵

宋代 陈傅良

一枝才放前村雪,一线初开爱日天。
潘县风流凡五客,赵园名字亦千年。
可无能赋如难弟,恨不曾来有尉仙。
待得中兴用循吏,更於此地设离筵。

暮之春六章章五句 其四

宋代 陈傅良

山有龟蒙兮水有沂,天未丧斯文兮在兹。二三子兮皇皇欲何之,鼓瑟兮为谁,舍此兮吾将安归。

送郑主簿泰兴解官归四明

宋代 陈傅良

师友於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
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
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着诗囊。
问津渔浦多西笑,独为莱衣味更长。

赠石时亨

宋代 陈傅良

要是同根本,应须识等差。
六经无剩语,百氏自名家。
日落山含斗,潮回浦见沙。
了知来往意,万古一生涯。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

宋代 陈傅良

岿然名节万人尊,诗落文昌帝九阍。
耄及卫公还失策,早如疎传亦延恩。
华文延阁如今少,神武修门自古存。
我与东楼最欣慕,掖垣灯火几同论。

除夜宿处州天宁寺

宋代 陈傅良

人言老去不如初,我爱初心老转无。
懒向门前题郁壘,喜从人后饮屠苏。
杯盘甚简眠须早,礼数多宽拜要扶。
况复齁齁纸帐,鸡人不听禁庭呼。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

宋代 陈傅良

长安夜未艾,客枕厌群动。
平明视天阙,剑佩鸣珌琫。
学省虽冷官,上意响周孔。
六飞自天下,多士溘云滃。
饔餐燕苹鹿,道主发醯蠓。
方将属耆英,高举出埃塕。
离觞春骀荡,归路月朣胧。
勋业当及时,千年付南董。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宋代 陈傅良

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
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
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
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新昌咏归

宋代 陈傅良

回头三十二年非,木落霜空水见涯。
万事自怜多誉早,半生犹幸一官迟。
好将翰墨付侪辈,去与渔樵相尔谁。
还有故人招隐否,寄声橘柚欲黄时。

寄陈同甫生日

宋代 陈傅良

南国雨初润,西风水微波。
持酒欲劝君,奈此道阻何。
天地自久长,日月良蹉跎。
志士惜少年,用意矢靡他。
岂无文字功,百代名不磨。
胡然朝揽镜,夜起瞻星河。
思妇视贞操,骄人视劳歌。
曾微强饭书,覆出为诋诃。
永怀姑射神,尸居养天和。
下视尘冥冥,鸿鹄谢网罗。
身将世谁亲,得孰与丧多。
请君以尊生,我亦以养痾。

挽新昌吕修职

宋代 陈傅良

不道千山阻,将遗百世名。
有儿能自臻,此老已堪铭。
禄岂无三釜,贤谁似一经。
吾词虽未就,应有护幽扃。

戊申腊桂阳喜雪

宋代 陈傅良

月不能明雨却稀,山容野色夜辉辉。
清霄下际双琼阙,仙杖前驱万玉妃。
亘古岭旁冬不到,从今湖外岁无饥。
来年此日吾何适,蓑笠寒江一钓矶。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