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范秀才万卷堂

题范秀才万卷堂

宋代 陈傅良

雅尚时相背,幽栖我数过。
儿应看客惯,田孰与书多。
自析唐郴县,谁联汉甲科。
儒门今有此,天意定如何。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次韵奉酬方辉先

宋代 陈傅良

也知朝士愧山林,猿鹤相怀怨亦深。
屈指落花年荏苒,断魂凋鬓日侵寻。
向来相与期何事,老去谁能会此心。
多谢故人重话旧,独怜志古定遗今。

挽薛季益尚书

宋代 陈傅良

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
同时半已登槐棘,卒岁才能足稻粱。
遗藁不为他日计,佳城尚及此丘藏。
岂无后作多文胜,今我怀人泪欲滂。

寿叔祖母

宋代 陈傅良

三阳昨夜转洪钧,凤历今年又纪寅。
再拜与君觞寿母,更生犹我面夹人。
儿孙夹侍浑忘数,梅柳前陈不记春。
从此常为汤饼主,賸看诸妇抱麒麟。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粹白堂

宋代 陈傅良

欲来花底竟差池,我有佳名谁与归。
翌日看花天一色,狐裘犹自织寒机。

和赵帅寿张漕韵二首

宋代 陈傅良

使者耕时出省春,联翩珠玉又前陈。
先声所暨摇山岳,落笔相豪泣鬼神。
嘉与九城俱晏粲,讫无一事尚棼泯。
独惭衰惰归何晚,亦著中间作廪人。

送沈帅

宋代 陈傅良

甘盘梦不入高宗,四皓莫知其所终。
傅野有人能论学,汉庭无事可於功。
行藏於此尝成趣,谈笑从今得退公。
分付诸儿理民社,宜休堂上听松风。

和沈守持要观潮阁留题

宋代 陈傅良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

宋代 陈傅良

远莫远关塞,鸿雁来年年。
我尝按舆图,嶓汉在眼前。
胡为与君别,壮齿今华颠。
下峡君有期,会吴我何缘。
令人愧不如,鸿雁得自便。

用幽字韵戏简谢倅

宋代 陈傅良

当户排危翠,循除漾浅流。
此生从稼圃,谁与伴深幽。
韩子痴凭桉,庞公倦入州。
青篘与白饭,却待为君筹。

梦人诵诗觉省数句足成一首

宋代 陈傅良

三人共一被,寒夜争抽牵。
一人耻不让,起坐迟朝暄。
明朝复雨雪,忍岂无春妍。
四时各天运,二人正鼾眠。

挽潘才叔母

宋代 陈傅良

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
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
竹院前闻熟,桓楹大字悬。
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

送黄子闻得县瑞安

宋代 陈傅良

西都循吏无墨绶,密令忽用为三公。
仁人遭时乃自见,不係官爵汙与隆。
黄君崎岖发半白,得县吾州沧海东。
平生经术久未试,今幸小试难为功。
休声出自士论众,遗爱见於民力穷。
如君作吏岂择便,第勿谓难斯令终。
嗟余欲归归示得,观政不在渔樵中。
逢人每似卓傅传,此道万古君王同。

用徐叔子韵送其过毗陵

宋代 陈傅良

家食年年未解忙,浮沉闾里但壶觞。
偶缘他故趋吴会,可使君徒忆鲁狂。
曲水曲流王逸少,鉴湖穷约贺知章。
请於百尺楼头上,下视人间有肺肠。

翁诚之尉慈溪再拟祖送不及

宋代 陈傅良

昨来久伫骊驹集,今来怅望樯乌急。
中年送客亦多违,先事徒劳后无及。
江头祖帐几百人,落纸珠玑诗什什。
自哦短韵意甚得,亟欲陈之复羞涩。
君方筮仕从兹始,骅骝开路日千里。
若逢人话子陈子,侏儒一节今如此。

丁端叔和九日诗至用韵奉谢恤邻之义且申前请

宋代 陈傅良

夏畦不病晚穜佳,哿矣将诗补黍华。
散百为千吾写似,深山穷谷遍笼纱。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

宋代 陈傅良

海内言华萼,谁名动缙绅。
岂无当世志,能忍十年贫。
酒兴新来减,交情老更亲。
公余如促膝,剩把古书陈。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其四

宋代 陈傅良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穆波亭

宋代 陈傅良

一年曾得几番圆,恨不骖鸾上广寒。
占得波光须细翫,恰闻沧海已狂澜。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其三

宋代 陈傅良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代 陈傅良

九庙威灵远,三宗德业尊。
讴歌思艺祖,历数在神孙。
欲返皇图正,先推帝系恩。
诸儒议东向,此意定初元。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