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示留宰

示留宰

宋代 陈傅良

县楼即日气横空,施及观潮亦奏功。
曾上石岗看蚁穴,当图一饱到三农。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张端士以诗送兰蕙因和其韵

宋代 陈傅良

暮春堂上抱天和,时启柴扉与客过。
客有可人须语似,新篁来看玉森罗。

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宋代 陈傅良

东都门外问征艘,去国身轻亦太豪。
谁可对床听夜雨,自於同社燕温醪。
不知温诏从天下,又罢幽寻与世遨。
从此宜休堂下梦,顾瞻松柏为谁高。

游云顶院和徐叔子韵

宋代 陈傅良

老大生憎儿子态,更无春怨与秋悲。
略将杯酌随宜具,剩有溪山取次嬉。
爱客不妨兼泛泛,论文何苦太奇奇。
况曾窥得尊生术,通昔蒲团日一炊。

和刘进之韵兼简吴阜之

宋代 陈傅良

憧憧满眼事何稠,落落论心思独幽。
去国未能身一叶,怀人但觉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梦,江汉归舟更别愁。
安得萧韶仪两凤,不妨燕雀自嘲啁。

和丁少詹韵

宋代 陈傅良

尽日支颐听雨声,闲中惟得自知明。
朋来何敢烦公等,老去方惭负此名。
待欲短檠看少作,敢将尺牍论交情。
区区却望从容意,要莫令人一座倾。

庚申上巳

宋代 陈傅良

何事□□□,天低雨露悭。
一□遗晚□,百感又春关。
墨客山阴竹,骚人洧外兰。
谁知千古意,不在□游间。

忆筇杖

宋代 陈傅良

岷峨山下筇竹杖,危者使安衰可壮。
秦皇汉武穷兵不可得,我独得之今丞相。
前年有旨还故园,其冬急召朝日边。
半岁驱驰数千里,赖有此杖常扶颠。
仓黄又别修门去,私室无人谨呵护。
夜半雷霆下取将,儿叫妻啼留不住。
我闻丞相下峡时,一物无有杖自随。
属当晏朝立仗久,怜我弱胫疲坳螭。
如今步屧随衰草,十步趑趄九步倒。
假如杖在欲用之,山精海怪震怒亦不保。
君不见杜陵桃竹欹,常恐失之君山湖上之风波。
梓涧使君之赠尚尔耳,况自丞相还如何。

和张孟阜岁旦韵

宋代 陈傅良

白发朝看镜,青灯夜数更。
文章输善宦,名字误浮生。
废学儿鼾睡,安贫妇馌耕。
从今定逢吉,吾已卜先庚。

悼林仲逸县尉

宋代 陈傅良

家故书千卷,生才试一斑。
尝音殊不少,筮仕独何艰。
松菊将身隐,苹蘩忽涕潸。
幸哉贤玉润,有诔不容删。

戏题止斋丛石

宋代 陈傅良

虽无壁立翠琅玕,聊当庭前犊鼻裩。
我亦闻之方伎者,众山皆大小为尊。

和楼大防尚书送行韵

宋代 陈傅良

齐年兄弟又齐名,商略行藏共此生。
自昔从君瞻马首,如今输我与鸥盟。
读书松竹交千载,曳履星辰听五更。
借问塞翁谁得失,诸无一语到留行。

用徐叔子韵送其过毗陵

宋代 陈傅良

家食年年未解忙,浮沉闾里但壶觞。
偶缘他故趋吴会,可使君徒忆鲁狂。
曲水曲流王逸少,鉴湖穷约贺知章。
请於百尺楼头上,下视人间有肺肠。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

宋代 陈傅良

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
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
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
甚欲去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

再寄用前韵

宋代 陈傅良

幸无骨相可封侯,归理先人旧钓游。
山下剩栽诸本竹,水边须着数间楼。
群书可读自随喜,一客不来谁与愁。
时把钓丝销永日,鱼儿亦得两三头。

谢司马倅惠东坡竹石

宋代 陈傅良

出自坡翁余百年,传之温国子孙孙。
两家文物来归我,便盍投簪去杜门。

送赵叔静教授闽中四首

宋代 陈傅良

烱烱出万壑,冰壶县清秋。
孰与玉瓒中,穆然养黄流。
孤松高半天,兰芷复过幽。
看君最雍容,柰何短自谋。

牡丹和潘养大韵

宋代 陈傅良

看花喜极翻愁人,京洛久矣为胡尘。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为泯。
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
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挽张春卿尚书

宋代 陈傅良

论建回天力,生平与众同。
居常焚谏草,人自避乘骢。
朝誉多张仲,家声近鲁公。
挽辞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还徐叔子犀带

宋代 陈傅良

徐子赠我旧宝犀,宣和国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径尺围。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饰诸末柔丹韦。
寘之止斋光陆离,天吴海若不敢窥。
奈何骨相整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
我服黑角二纪余,岁月几半蒙蛛丝。
识与不识皆嘘欷,恨不披拂来隆墀。
湖湘老把乘边麾,次第三节登王畿。
修门再入留郎闱,上皇一见玉色怡。
阔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讥。
惧沥肝胆得请归,自意永与渔樵嬉。
急诏适际潜龙飞,误恩狎至湛露斯。
古来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满万事非。
还观椟中一解颐,吾腰安用尔带为。
徐子盛年修干支,才华不数纷纷儿。
请以带去藏待时,拖金县玉未可知。
招招车骑来何迟,苦勿留此令我悲。
君不见在昔十围终失之,终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谁护持,亦恐夜半神运蛟龙移。

和沈守持要题谢公楼额

宋代 陈傅良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姓字从今联沈谢,不知千古更谁同。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