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僧嗣清

寄僧嗣清

宋代 陈傅良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挽张春卿尚书

宋代 陈傅良

论建回天力,生平与众同。
居常焚谏草,人自避乘骢。
朝誉多张仲,家声近鲁公。
挽辞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送子婿林申甫还侍

宋代 陈傅良

锵锵笙磬阼阶东,穆穆黄流玉瓒中。
近在门阑无此称,老来襟抱更谁同。
幽燕遗恨须收第,孔孟微言要忍穷。
精舍一区泉石好,何时相就看冥鸿。

送黄子闻得县瑞安

宋代 陈傅良

西都循吏无墨绶,密令忽用为三公。
仁人遭时乃自见,不係官爵汙与隆。
黄君崎岖发半白,得县吾州沧海东。
平生经术久未试,今幸小试难为功。
休声出自士论众,遗爱见於民力穷。
如君作吏岂择便,第勿谓难斯令终。
嗟余欲归归示得,观政不在渔樵中。
逢人每似卓傅传,此道万古君王同。

送叶正则赴浙西宪幕

宋代 陈傅良

频年送行客,酒罄诗不工。
最晚与君别,柰此百感丛。
岐山有鸣凤,雅颂移豳风。
于时二老生,出处海上同。
曹刘对匕箸,失色一语中。
明朝蜀江水,不与灞滻通。
人心起毫末,世故关鸿蒙。
乃知贫贱交,不下王霸功。
霜根宿病骥,云帆背蜚鸿。
秋水能隔人,白苹况连空。
相从自束发,各去随转蓬。
今怀欣有合,后会苦未重。
鲈鱼直万钱,羊酪醅一钟。
愿君养盛年,我友半已翁。

和林宗易菊花韵

宋代 陈傅良

一岁所余秋有几,重阳偏与老相催。
每怜白发能长健,虽爱黄花亦游栽。
好景游从须好友,新诗风味似新醅。
人生适意无过此,恣听东篱早晏开。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萱竹堂

宋代 陈傅良

萱草须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和林懿仲喜雪韵

宋代 陈傅良

常晹厥咎何,君相疚朝夕。愧莫慰群黎,凄其望三白。

是心与天通,昨夜平地尺。蓑笠在东阡,耰锄在西陌。

忍待明年饱,欣及吾事隙。海宇正无尘,草木亦焕赫。

遥知紫宸朝,千官手加额。温纶粲龙光,贺牍交马迹。

衔枚悬瓠城,仗节居延泽。独拥蓝关马,共饭滹沱麦。

更愿吾君相,对此念忠赤。当今挟纩温,恩意到疆埸。

有士如有年,要岂旦日积。袁安自甘寝,扫轨无过客。

赠章虞卿

宋代 陈傅良

章子一别二十年,此来衔袖书一编。
自出己意说百篇,至说五诰尤万然。
我今万事付幽屏,是书插架漫不省。
子之书意吾已领,且探梅花试汤饼。

次韵蕃叟弟月下有感

宋代 陈傅良

平原接翠微,修竹围绿净。
乃於此中间,更以皓月映。
佳人笑隐几,万物独我正。
幸哉吾有母,侍饮得瓶罄。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其三

宋代 陈傅良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游丁次翁筼簹园期次翁不至

宋代 陈傅良

径蹊曲折屋参差,半是天成半自治。
修竹万午人独立,我来搔首菊花期。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

宋代 陈傅良

江城如在水晶宫,百粤三吴一苇通。
桑女不论裘粹白,橘奴堪当粟陈红。
弦歌满市衣冠盛,缿讼无人刀笔穷。
多荷弱翁今少霁,更能携客谢岩东。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

宋代 陈傅良

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
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
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
甚欲去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

酬王判官和九日韵 其一

宋代 陈傅良

皇华六辔按倭迟,博采参差到接余。我独内惭无具甚,万家亦免釜生鱼。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宋代 陈傅良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迹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微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游赵园

宋代 陈傅良

主人避客竟何之,雨过停桡落日迟。
赖有畦丁曾识客,来禽花送两三枝。

寄僧嗣清

宋代 陈傅良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用韵咏雪简湘中诸友

宋代 陈傅良

夹湘而住一尘无,不在瑶池在石渠。
气盖松篁谁与竞,今行螟蟘自相屠。
山光际水天无间,夜色通朝月不如。
中有一翁须皓白,萧然野鹤亦乘车。

挽刘端木司户

宋代 陈傅良

十年共语昨来非,长忆初年握手时。
身世自怜心炯炯,功名犹恐论卑卑。
民彝亘古非芜没,学者如公好器资。
缓辔徐行逢九轨,可堪倏忽九原悲。

春晚一首约同志泛舟

宋代 陈傅良

匆匆春事竟如何,问讯庭前手种花。
又送行人又风雨,半为芳草半泥沙。
橘香通国今无恙,梅实於人晚理佳。
莫放此春齐去盖,夜深愁听一池蛙。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