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宁国守郑少卿景望

怀宁国守郑少卿景望

宋代 陈傅良

一日一度过短墙,三日风雨挠我觞。
天球河图在东序,保障茧丝分从阳。
我欲从之苕水远,搔首不见月满廊。
笑看儿女罗列拜,老人星下烧夜香。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借书一首别薛子长

宋代 陈傅良

山阿着柴扉,陋甚谁盘桓。
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
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
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
欲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
况复秦汉下,曾莫修与删。
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
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
羡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
又闻书少多,不系学缺完。
读书固匪易,用书良独难。
昨来荷堤上,尝试及孟韩。
此话如涓埃,此道如岳山。

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宋代 陈傅良

要识皇图水,当观艺祖初。
维持今尽是,回复更何如。
庸陋谁推毂,衰迟此曳裾。
慙无为寿具,独袖一编书。

次韵奉酬方辉先

宋代 陈傅良

也知朝士愧山林,猿鹤相怀怨亦深。
屈指落花年荏苒,断魂凋鬓日侵寻。
向来相与期何事,老去谁能会此心。
多谢故人重话旧,独怜志古定遗今。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宋代 陈傅良

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
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
我人妄媒孽,一世所弃捐。
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
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吾前。

寒食早起围炉中戏和林宗易韵二首

宋代 陈傅良

叠帐重裘更怯风,绝怜寒食到匆匆。
一春不见花开落,但说栽花费几工。

咏梅分韵得蕊字

宋代 陈傅良

惜树须惜枝,看花须看蕊。
枯瘦发纤穠,况此具众美。
千林堕黄埃,数点昭青泚。
谁知霜雪深,天意欲玉女。

酬王判官和九日韵 其一

宋代 陈傅良

皇华六辔按倭迟,博采参差到接余。我独内惭无具甚,万家亦免釜生鱼。

同游张园酒中各叹明年未知谁与此会余最衰病

宋代 陈傅良

春过新烟能有几,愁生飞絮转难禁。
可怜衰白随年少,爱看残红到衣深。
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
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

挽周宣义

宋代 陈傅良

无酒浇陈草,将诗刻隧碑。
遗名从此在,真意竟谁知。
教子还余事,周人亦有时。
忆尝从夜话,欲去更迟迟。

挽吴明可给事

宋代 陈傅良

忆上诸生谒,公方薄恙侵。
欣然蒙絮帽,恨不醉花阴。
自说看人熟,相期晚岁深。
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用前韵招蕃叟弟

宋代 陈傅良

细看物理愁如海,遥想朋从眼欲花。
逆水鱼儿冲断岸,贪泥燕子堕危沙。
百年乔木参天上,一昔平芜着处佳。
行乐不妨随邂逅,我无官守似蚔蛙。

挽沈次卿学正

宋代 陈傅良

洛学传当代,家声属此翁。
一生无世味,万事与人同。
恨不师前郑,欣赏客阿戎。
宜铭千古意,岂在语言工。

翁诚之尉慈溪再拟祖送不及

宋代 陈傅良

昨来久伫骊驹集,今来怅望樯乌急。
中年送客亦多违,先事徒劳后无及。
江头祖帐几百人,落纸珠玑诗什什。
自哦短韵意甚得,亟欲陈之复羞涩。
君方筮仕从兹始,骅骝开路日千里。
若逢人话子陈子,侏儒一节今如此。

和萧俊仲司法咏谯楼新军额韵

宋代 陈傅良

海滨驱马过湘滨,喜及今春忆旧春。
公燕有时令市酤,村舂不继待炊新。
严城鼓角留三字,当代衣冠第一人。
看取吾民繇此去,万家鸡犬永无尘。

和楼大防尚书送行韵

宋代 陈傅良

齐年兄弟又齐名,商略行藏共此生。
自昔从君瞻马首,如今输我与鸥盟。
读书松竹交千载,曳履星辰听五更。
借问塞翁谁得失,诸无一语到留行。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粹白堂

宋代 陈傅良

欲来花底竟差池,我有佳名谁与归。
翌日看花天一色,狐裘犹自织寒机。

示留宰

宋代 陈傅良

县楼即日气横空,施及观潮亦奏功。
曾上石岗看蚁穴,当图一饱到三农。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

宋代 陈傅良

海内言华萼,谁名动缙绅。
岂无当世志,能忍十年贫。
酒兴新来减,交情老更亲。
公余如促膝,剩把古书陈。

周宜义三子仲敏明□幼谨同年登第因以前韵奉

宋代 陈傅良

营营浮俗赝还真,孰与传经妙入神。
一榜及看三子贵,数椽能忍十年贫。
自将弧矢书闾史,便使冰渊诵小旻。
家学如君今有几,殷勤罗拜我何人。

兰花供寿国举兄

宋代 陈傅良

山丹吹出青藜火,金蝶窥丛何妸娜。
朱槿更作猩袍红,夸道风人尝印可。
没利从旁粲然笑,奄有诸香谁似我。
素馨萧然山泽臞,至香不数脂粉腴。
众芳固自有醖藉,要是傍人之庭除。
何如琉璃千顷水,涵碧淤泥不解汙。
芙蕖幽兰独自倚修竹,生来未始受诸触。
深知抱此竟安用,用多亦岂芙蕖福。
若以滋味属厌人,虀粉此身人不足。
今夕阳何夕新风露,入秋一雨天西顾。
止斋有兄永难老,止斋之弟爱莫助。
但以清白传之万子孙,岁供兰花美无度。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