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三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三

明代 陈圭

昔与君同学,如登百尺楼。文诠超上乘,声价重时流。

志气三秋吐,英雄万国褒。愿言皆脱颖,携手上瀛洲。

诗人陈圭的古诗

寄陈幕府二首 其一

明代 陈圭

幕府春风坐几年,宦情如水只依然。无人不道功曹好,主诺欣逢太重贤。

魏阙重沾新雨露,故园休恋旧云烟。须知宓子弹琴暇,时上江楼望尔船。

半截松为李

明代 陈圭

写松须纵笔,撑突见高节。兹谁老秃为,精色入砚铁。

岂伊风轮过,忽施鬼斧截。虬髯半盘云,鹤盖全偃雪。

屃赑元气缩,礌砢苍烟结。硕体百尺围,厚地一丈裂。

猿猱枝上攫,貔虎根下抉。女萝不敢附,仙脂自可啜。

独存正直操,老互风霜阅。雷雨时砰訇,鞭电欻闪掣。

孤危世所忌,拥肿匠乃劣。和峤善养晦,陶潜讵藏拙。

翛然三径中,腰脊肯一折。不露颠末材,斯真栋梁杰。

画手蓄此意,偶向尺缣泄。静者乃得之,迎晞叹奇绝。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一

明代 陈圭

不见高人久,含情日倚楼。雕龙思绪论,吐凤忆风流。

笔底三江泻,胸中万宝褒。何当击舟楫,一过白沙洲。

官坡访刘居士

明代 陈圭

天风吹我上崔嵬,花拥肩舆一径开。仙岭白云晴似絮,官陂春水绿于苔。

高人恰听莺声去,好客才从鸟道来。吟倚夕阳亲剥啄,古香飞出乱书堆。

送杨贰厓之任辰州司训

明代 陈圭

春风万里辰阳道,落日孤舟楚水濆。草色连天迷极目,雁声冲雨怨旧群。

鳣堂旧识三台象,龙剑新开百鍊文。把酒都门无限意,赠君惟有五溪云。

九月一日登泰山

明代 陈圭

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

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

登拱极楼

明代 陈圭

腾身飞鸟上,天影四围看。人语响空碧,江心生暮寒。

云开三楚地,风扫五溪蛮。岁晏应闻捷,斜阳同倚栏。

西林寺

明代 陈圭

寺古径偏曲,僧稀山更幽。昙花如笑客,瑶草不知秋。

风细炉烟袅,云开塔影浮。虎溪何处是,吾欲问踪由。

思平闻惊书怀

明代 陈圭

忧国愿时平,思乡爱短程。麻衣霜后薄,烽火夜深明。

蓐食催宵发,山行趁晓晴。春晖常在目,寸草若为情。

都门送王君静斋归里

明代 陈圭

王子人中豪,经史富怀抱。壮岁游京师,予见恨不早。

盍簪虽云初,一晤已倾倒。归哉益勉旃,勿愧梧山老。

赠张彪秀才

明代 陈圭

昔年曾握手,今日喜重逢。樽酒论交旧,篇诗入兴浓。

长途淹骏骥,稚子识人龙。待聘吾儒事,斯文岂遂穷。

佛子冈别松溪年兄程诗有佛子冈头之句赋此奉和

明代 陈圭

临皋道上停骖处,佛子冈头话别时。聚散浮踪悲海梗,屈伸吾道任天机。

一杯醽醁金樽尽,万里云霄玉舄飞。宇宙事多皆分内,江湖廊庙更何期。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六

明代 陈圭

山中读礼暇,时复一登楼。意懒云俱寂,心閒水自流。

禽鱼随在适,鹿豕伴人褒。徙倚听渔父,长歌过故洲。

腊月诞日李五林寄诗和韵奉答

明代 陈圭

煖入江梅气渐匀,典衣沽酒醉生辰。周南留滞嗟司马,谷口栖迟愧子真。

白发慈颜频入梦,青云仙侣故相亲。风前肠断清扬远,忽枉瑶华浣渴尘。

游那射山

明代 陈圭

山川自昔因人重,此地惟今我始游。愈上高峰愈奇胜,不登绝顶不阴休。

云浮阴洞疑无际,人倚青天欲尽头。独立苍茫看元化,遥瞻北极是神州。

题双寿卷

明代 陈圭

南极空闻主寿昌,西池之说亦荒唐。争如二老乾坤并,共羡双雏霄汉翔。

花县早曾分禄养,杏园今复以名扬。貤封有典须看取,锦轴辉煌御墨香。

高材山

明代 陈圭

暂辍清朝鹓鹭班,稍分微禄买青山。非关猿鹤多情绪,难得渔樵识面颜。

绕洞浮云春霭霭,灌园流水夜潺潺。谢安宁为苍生起,嘱咐白云好闭关。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四

明代 陈圭

聆言尘外性,爱此山中楼。种菊开三径,藏书杂九流。

田家酒初熟,邻叟日相褒。风雨前溪恶,移船入萩洲。

放艇

明代 陈圭

放艇珠江未老违,聊携三五赏春晖。柳间撑出花间转,笑里来时醉里归。

红锦丛中尘务远,白头交外故人稀。乘时正好寻真乐,风橹逍遥载月辉。

宁海州烟霞洞

明代 陈圭

海上三山知有无,壮游聊访此仙都。眼穷扶木疑萍梗,身入松萝意画图。

石室烟消丹灶冷,洞门云锁鹤田芜。东风未尽登临兴,山下斜阳鸟乱呼。

陈圭

陈圭

(1335—1419)明扬州府泰州人。洪武初从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累迁都督佥事。从燕王出塞为前锋,进副千户。从起兵,佐世子留守北平。累迁都督佥事,封泰宁侯。永乐时督建北京宫殿。成祖北征,辅赵王留守北京。谥忠襄。► 4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