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 其二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 其二

明代 陈圭

金陵佳气郁葱葱,太守堂前乐事浓。紫阁黄扉春色好,白鱼青笋晓盘充。

孔庭诗礼今重对,武邑弦歌即此风。别后诗篇须寄我,秋来霄汉有飞鸿。

诗人陈圭的古诗

高材山

明代 陈圭

暂辍清朝鹓鹭班,稍分微禄买青山。非关猿鹤多情绪,难得渔樵识面颜。

绕洞浮云春霭霭,灌园流水夜潺潺。谢安宁为苍生起,嘱咐白云好闭关。

沂山瀑布泉

明代 陈圭

百尺崖头观瀑布,泠泠飞雪洒晴空。深山六月白虹见,哨壁三更银汉通。

直奔到海何曾住,欲上寻源不可穷。救旱为霖浑易事,定须龙起此波中。

官坡访刘居士

明代 陈圭

天风吹我上崔嵬,花拥肩舆一径开。仙岭白云晴似絮,官陂春水绿于苔。

高人恰听莺声去,好客才从鸟道来。吟倚夕阳亲剥啄,古香飞出乱书堆。

宿双石寺 其一

明代 陈圭

古寺幽深一径通,落花流水小桥东。松巢老鹤三千丈,云绕仙坛十二重。

我欲息机聊同榻,僧归无语但闻钟。从今识得桃源洞,暇日还来觅旧踪。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 其一

明代 陈圭

长安陌上走红尘,杨子江头问去津。满目莺花春欲尽,孤篷灯火夜常分。

堪怜萍梗真无定,唯爱芝兰久不闻。此别应须各努力,中原麟凤网罗频。

宁海州烟霞洞

明代 陈圭

海上三山知有无,壮游聊访此仙都。眼穷扶木疑萍梗,身入松萝意画图。

石室烟消丹灶冷,洞门云锁鹤田芜。东风未尽登临兴,山下斜阳鸟乱呼。

都门送王君静斋归里

明代 陈圭

王子人中豪,经史富怀抱。壮岁游京师,予见恨不早。

盍簪虽云初,一晤已倾倒。归哉益勉旃,勿愧梧山老。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 其二

明代 陈圭

金陵佳气郁葱葱,太守堂前乐事浓。紫阁黄扉春色好,白鱼青笋晓盘充。

孔庭诗礼今重对,武邑弦歌即此风。别后诗篇须寄我,秋来霄汉有飞鸿。

半截松为李

明代 陈圭

写松须纵笔,撑突见高节。兹谁老秃为,精色入砚铁。

岂伊风轮过,忽施鬼斧截。虬髯半盘云,鹤盖全偃雪。

屃赑元气缩,礌砢苍烟结。硕体百尺围,厚地一丈裂。

猿猱枝上攫,貔虎根下抉。女萝不敢附,仙脂自可啜。

独存正直操,老互风霜阅。雷雨时砰訇,鞭电欻闪掣。

孤危世所忌,拥肿匠乃劣。和峤善养晦,陶潜讵藏拙。

翛然三径中,腰脊肯一折。不露颠末材,斯真栋梁杰。

画手蓄此意,偶向尺缣泄。静者乃得之,迎晞叹奇绝。

同陆月岩游十里庄喜太监寺

明代 陈圭

野寺依高柳,春流入乱畦。山门初下马,丛薄乍闻鸡。

古柏枝全屈,新蒲叶半齐。老僧迟客久,携手上招提。

赠张彪秀才

明代 陈圭

昔年曾握手,今日喜重逢。樽酒论交旧,篇诗入兴浓。

长途淹骏骥,稚子识人龙。待聘吾儒事,斯文岂遂穷。

谒九峰书院

明代 陈圭

一曲溪头上小航,九峰祠下仰清光。典谟训诰一家传,礼乐文章四叶芳。

吾道渊源从此溯,圣门正脉属谁当。瓣香端拜抠衣去,又向前川谒紫阳。

腊月诞日李五林寄诗和韵奉答

明代 陈圭

煖入江梅气渐匀,典衣沽酒醉生辰。周南留滞嗟司马,谷口栖迟愧子真。

白发慈颜频入梦,青云仙侣故相亲。风前肠断清扬远,忽枉瑶华浣渴尘。

中秋姚宝山有约不遂次日见过

明代 陈圭

待月荒庐夜不扃,半天风雨更凄清。孤踪自觉多悲况,皓魄相知亦羽情。

赤壁羽仙还入梦,山阴夜雪已寒盟。今宵握手同看处,顿觉秋光分外生。

西林寺

明代 陈圭

寺古径偏曲,僧稀山更幽。昙花如笑客,瑶草不知秋。

风细炉烟袅,云开塔影浮。虎溪何处是,吾欲问踪由。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六

明代 陈圭

山中读礼暇,时复一登楼。意懒云俱寂,心閒水自流。

禽鱼随在适,鹿豕伴人褒。徙倚听渔父,长歌过故洲。

归田二首 其二

明代 陈圭

少壮登朝志已酬,似从天上下岣嵝。新供细泻疑堆玉,间步芳池任钓钩。

一笑功名花鸟外,半生诗酒雁峰头。清狂似有神仙分,留伴山翁物外游。

九月一日登泰山

明代 陈圭

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

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其三

明代 陈圭

昔与君同学,如登百尺楼。文诠超上乘,声价重时流。

志气三秋吐,英雄万国褒。愿言皆脱颖,携手上瀛洲。

送李中嵩江南审录

明代 陈圭

画省人龙今复离,都门惆怅酒醒时。简书郑重遥怜尔,云树苍茫更忆谁。

雨露九千凭彩笔,风云万里脱尘缁。江南到处饶芳草,寄向归鸿慰所思。

陈圭

陈圭

(1335—1419)明扬州府泰州人。洪武初从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累迁都督佥事。从燕王出塞为前锋,进副千户。从起兵,佐世子留守北平。累迁都督佥事,封泰宁侯。永乐时督建北京宫殿。成祖北征,辅赵王留守北京。谥忠襄。► 4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