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洪谟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
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次少华提学桃源韵 其一
严程聊弭节,高兴欲穷源。秦晋人何在,江山迹故存。
风声浮远屿,月色遍荒村。览胜多奇思,摛词数百言。
长沙道中 其一
山路萦回草树稠,午风轻度鸟声幽。禾苗尽秀初逢雨,衫葛微凉早报秋。
旅店曲随流水转,戍楼高傍暮云浮。更闻此地民淳朴,女织男耕夜不休。
望太白楼
是楼不登二十载,此日相过重黯然。落木无端秋色老,碧天如洗月轮偏。
奇才尚忆昭阳曲,佞舌谁怜贝锦篇。莫倚回栏歌往事,浮云流水自年年。
过桃川宫
桃源奇迹古今传,此日来寻草莽间。地产桑麻仍旧俗,路通车马自空山。
苔封小洞门三尺,花落前溪水一湾。便欲临风学仙侣,丹霄谁见鹤飞还。
戏答禽语二首 其一 秦晋山中有鸟鸣曰得过且过遇深冬毛羽落则云 ...
得过且过,朔风吹巢巢欲破。幸尔一枝尚未堕,啄有残黍亦不饿。
霎时春景融,毛羽无点涴,千仞光辉还只那。人生富贵皆傥来,百岁康强能几个。
得也过不得也过。
游君山值大风
泛泛古城隅,中流极凝睇。击楫时奋昂,十已六七际。
风伯何飘摇,阴云极排翳。白日将无光,飞沙触人眦。
浊浪抛几寻,船欹柁难捩。吁嗟湘君祠,咫尺不可济。
重华日已远,即此亦云契。悠悠百世心,瞻望增泗涕。
事变难预防,对面成乖戾。风乎无太劳,天道终开霁。
出宣威关用黄方伯韵
贵岭猿声已熟闻,两藩南界此中分。骊驹尚忆滇南路,旌旆遥瞻蓟才云。
岂有才华清徼服,更将衰朽负明君。风檐次述非能事,浅薄真惭论蜀文。
送高节推弘望北上
场屋当年识俊才,吾邦司理固宜哉。庭封尺牍民应朴,器别盘根刃自恢。
芝诰一函来阙下,蒲帆千尺倚江隈。从来台谏须时彦,况值敷言路正开。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 其二
过我频将道义论,可堪斜日映秋原。茶炉火断空淹坐,松径风回欲尚门。
泪尽尚惭诗句意,情深何止故交恩。欧公乡里庐陵是,吾省文风已复敦。
梁燕二首 其二
对语音还滑,幽飞态自生。楼檐营垒易,舞席落花轻。
皎月庄姜恨,回风汉后情。等闲春意满,哺子巳双成。
城峡江新县口占
地远山深忆昔年,潢池赤子亦堪怜。圣明洞彻贻谋远,父老欢欣向化便。
江面萦回双涧引,天边拱揖数峰连。微臣体国思经野,此议元成岳牧前。
过朱仙镇谒武穆王庙
岳驻朱仙力抗金,指陈恢复见胸襟。却怜十二金牌诏,尽失三千甲士心。
道济长城人与敌,孔明遗像古垂今。东风下马来瞻拜,满树啼乌正夕阴。
游赤壁赴邓待御文瑞约
千里沧波接素秋,偏从豸史得重游。风流词客今何在,霄汉阴云此尚浮。
不断藤萝缘古树,无心鸥鸟下中州。衔杯莫厌青山暮,灯火相看兴转幽。
西园杂题 其二
扰扰城居地独偏,草庐虚敞称高眠。一篙春雨池塘阔,旋理纶针向钓船。
长沙道中 其二
几年乡郡说潭州,旌节今来亦壮游。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
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绿满畴。幸是圣明文化久,夜深闾巷有歌讴。
过古楼公馆
公馆依然据古村,肩舆再至岂辞烦。门前霜叶饶丹色,阶下寒芜退绿痕。
随处稻粱秋大熟,几家灯火夜初昏。劳劳尘鞅浑无定,回首湘江有梦魂。
东乡道中
兵戈犹忆十年前,此日东乡路不偏。车马终朝闻振策,闾阎随处尽木烟。
千山木落深冬景,古戍鸦啼积雪天。远涉岂堪辞鞅掌,玺书珍重要敷宣。
宿兴隆有感次韵
行行夜郎界,冉冉夏初时。家山念非远,斗杓已屡移。
所苦道路险,步屧凌廞
寄意
抱瑟花阴下,朱弦玉指纤。东风弹不就,明月下前檐。
送车通判守随州
佐郡吾乡说老成,催科抚字喜兼行。官迁藩刺新承宠,地列春秋旧著名。
舜井尚闻光烛汉,随珠何羡价连城。凭君卧治摅成绩,汉傅循良此继声。
陈洪谟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99篇诗文
池亭
春日西郊 其二
宿白鹿洞
镇远行院有怀
读明妃传
宿赵州
复周荩臣郡博
西园杂题 其一
善卷古坛
谒文丞相祠
重到新亭用前韵
赴召荆南道中偶成
群儿春嬉图
丁亥除夕
新野道中遇雨
浔阳留别
马底驿夜坐
望君山和二山中丞韵
草堂石山
登九江希庾楼
草亭同周郡博张愈光观海棠 其一
答滇士张愈光春日韵
秋日永宁是县僻守巡罕有到者
梁燕二首 其一
春日西郊 其一
草亭同周郡博张愈光观海棠 其三
次少华提学桃源韵 其二
黄鹤楼次韵
闻报书怀
莱公甘泉
谒龙阳尉青公祠
宿金山寺
和陆佥宪举之春日武当宫
渡崇安江奉怀黄山都宪公
无题用前韵
挽曾纪善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 其一
草亭同周郡博张愈光观海棠 其四
清明上冢阻雨
大祥后述哀答陈文鸣提学 其一
伏波遗庙
进贤道中
戊子除夕
抚州舟中
橘洲晚霁
过杨老哨有感
博望驿登小亭次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