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平一

天平一

明代 陈琏

天平之一高插天,晴岚暖翠纷满前。白云梵宇久寂寞,范公祠堂犹俨然。

一畔一峰名卓笔,半露棱层苍石骨。天教秀色壮东吴,高出群一表奇特。

我时放舟一下过,为寻古迹攀云萝。试从绝顶一眺望,诸一满眼青如螺。

最爱范家坟墓好,石马石羊藏碧草。平生喜读义田碑,此日登临豁怀抱。

诗人陈琏的古诗

挽广西左布政使费公斗南公号南轩

明代 陈琏

承宣三载镇雄藩,一疾胡为隔九原。记我旧曾瞻北斗,哭君今又到南轩。

庙堂美政归公论,岭海苍生感厚恩。精爽不知何处去,声名赫赫著微垣。

李老谷

明代 陈琏

五更风露政凄凄,谷口云深路欲迷。马上酒醒天渐曙,如何不听子规啼。

黑葡萄

明代 陈琏

满架繁阴绿雾匀,夜深珠馆月华新。几回忆侍金銮殿,马乳堆盘出赐频。

游韶音洞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平生爱明胜,寻幽起辞远。折花度瑶涧,扪萝陟层巘。

目穷数百里,身历千万转。我心本无碍,浮云共舒卷。

留欢竟忘返,不觉归路晚。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鳌负仙山翠色寒,星毬万点照晴峦。班行济济联鹓鹭,禁籞雍雍集凤鸾。

月色偏于今夜好,乐声齐奏万年欢。教坊百戏呈新伎,喜得承恩对御看。

题竹林七贤图

明代 陈琏

竹林深处集华裾,放浪从来礼法疏。莫倚清谈惊世俗,东门长啸有胡雏。

宿大柳树驿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据床坐空庭,悠然动幽趣。烛影隔疏帘,秋声在高树。

梧月轩为徐公子尚絅赋

明代 陈琏

轩前有高梧,繁阴覆石坛。修柯长百尺,宛若青琅玕。

明月天际来,下照影团团。紫花凝露香,碧叶含风寒。

美人启窗坐,玩赏有馀欢。素彩生席上,清声起檐端。

托根幸得所,久依金井阑。谅非众木偶,终当栖凤鸾。

送京闱主文李学士苗编修回北京

明代 陈琏

翰苑才华早见称,承恩校艺到南京。词臣亲典文衡重,士子咸誇藻鉴明。

钟阜雨晴烟树绿,龙河风顺午潮平。归期定见承清问,衣惹天香沐宠荣。

登吴山谒胥祠因望海潮

明代 陈琏

属镂抉目吴东门,白日不照忠臣冤。身浮鸱夷入水府,配涛作神恨始伸。

迄今二千有馀载,庙食吴山恒不改。回思宰嚭肆谗徒,瞬息浮荣竟何在。

邦人事神诚意多,击牲酹酒杂笙歌。神能阐灵慰民望,白马红衫腾素波。

我时谒神到祠下,极目西陵景潇洒。潮头一线海门来,谁道钱王弩能射。

涨空银浪须臾平,水天一色涵虚明。祠前徙倚空怀古,眼底越山无数青。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三 雨

明代 陈琏

采兰忆昔过湘浦,两岸修篁带雨看。此日晴窗见图画,令人清兴满江干。

会仙观

明代 陈琏

昔会群真地有灵,琳宫玄馆又重兴。仙翁成道忘人我,宝鼎还丹护甲丁。

华表年深留鹤语,黄河水长带龙腥。绿阴满院清如许,闲读黄庭一卷经。

塞外山皆桦木不闻禽鸟因诗记之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出关连日傍山行,谁见苍苔点绛英。间有野花皆碧色,问人都道不知名。

宿长葛

明代 陈琏

长葛古郑地,桑柘连四野。学舍何寂寥,清灯耿寒夜。

少传夏公哀挽

明代 陈琏

故家文献众咸推,一旦登庸荷主知。用世文章方贾董,匡时勋业似已夔。

墓碑已列三孤爵,列传何惭太史辞。记我昔同登虎胄,追思往事不胜悲。

送严廷圭廷筠兄弟归吴兴

明代 陈琏

二难初自吴兴至,文采应如瑞凤毛。乃祖勋名当世重,故家乔木与云高。

钟山翠色明归旆,杨子波光逐去舠。别后相逢定何日,要听英誉迈时髦。

接待寺

明代 陈琏

森森古木护禅宫,门外轮蹄远近通。幽鸟乱啼烟树里,寒泉斜落石崖中。

经楼风过钟声响,宝篆香焚烟气浓。为语老僧勤接待,莫教林下学疏慵。

宿来安驿听雨偶成

明代 陈琏

茅檐彻夜雨潇潇,枕簟生凉暑气消。自是思亲不成寐,非干窗外有芭蕉。

□□□□□□□敬赋

明代 陈琏

□□□□□,□□□□□。滩声自潺湲,崖壁炫青紫。

鱼濯碧波□,□□□□□。□□□□许,鹿□差可拟。

畸人嗜幽静,卜筑近□□。□□□□□,□□□□□。

□阴连松筠,香气杂兰芷。尘喧□□□,□□□□□。

□□设尊罍,客去玩书史。逍遥穹壤间,此□□□□。

寄赵子和昆仲

明代 陈琏

我爱贤公子,人誇好弟兄。才名双璧重,世利一毫轻。

种竹频开径,看花懒入城。何时共尊酒,细话别来情。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