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南图为考功杨郎中赋

江南图为考功杨郎中赋

明代 陈琏

江南多好山,秀色互辉映。人居近林麓,长年喜幽静。

好鸟鸣嘉树,驯麋卧芳径。偶此披画图,悠然发清兴。

诗人陈琏的古诗

九江

明代 陈琏

孤城百雉是浔阳,落日苍茫聚客航。湓浦烟波空浩渺,庾楼风致久山凉。

云开山拥千峰秀,水落江分九派长。堪笑青衫老司马,琵琶声里泪浪浪。

寄赵守愚昆仲

明代 陈琏

忆昔高宗南渡后,濮王之裔总贤才。继承喜有诸孙在,积累知从几世来。

秋水文章传宝邑,东桥道学重金台。记题谱谍惭荒落,应乏当时太史才。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圣皇绍丕基,抚运膺天眷。日月垂光华,河山悉安奠。

玉帛来万方,衣冠萃群彦。同风旷千古,六合今畿县。

挽赠右都御史向公

明代 陈琏

系传文简派临川,奕叶家声重进贤。玉瘗青山荒宿草,珠沉沧海閟重渊。

皇朝恤典加官秩,太史佳铭贲墓阡。欲奠椒浆歌薤露,西风宰木起寒烟。

游石经山见杏花偶赋

明代 陈琏

村前红杏犹未放,山上花开照眼新。不是化工有私意,向阳草木易为春。

滦河

明代 陈琏

征车前日发雕窝,无数青山眼底过。此际又从沙碛去,一鞭细雨度滦河。

赵大年江村秋晚图为襄城伯李公赋

明代 陈琏

赵家王孙画最奇,缣素流传争宝之。江村秋晚图更好,树色湖光无不宜。

农家渔梁路幽静,好似王维辋川景。杨柳风来晓岸凉,芙蓉露下秋波冷。

芦苇萧萧烟满汀,征鸿无数上青冥。何人独得玄真趣,日向茅茨自下罾。

谢三氏教授文时中惠楷木杖

明代 陈琏

我闻楷木出孔林,不知何人手亲植。深根蟠地逾千载,翠色参天过百尺。

枯梢有时落风雨,人间得之争宝惜。诚如灵寿出恩赐,不数桃榔来异域。

先生何从有此杖,一旦寄来承厚德。奇纹分明若桃竹,劲节铿锵类金石。

提携终日不忍舍,宝之奚啻百金值。奉寄高堂白发亲,扶老定应资尔力。

边景昭四时鹌鹑为周副都御史赋四首 其三 秋

明代 陈琏

粟垂金穗暮秋时,来往郊原得所依。曾记朝回花下见,一双飞上绣罗衣。

画鹰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木落空山静,秋风肃羽毛。雄心思击搏,狐兔竟何逃。

青阳宫怀古

明代 陈琏

谁搆琳宫太室前,昔年遗址尚依然。松阴凿径通岩穴,花底流觞引石泉。

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浮丘道士今来否,瑶草离离满玉田。

入试院偶成

明代 陈琏

宴罢薇垣赴棘闱,衣冠济济肃威仪。官槐花早临街放,宫柳条长拂较垂。

今我较文当世盛,诸生角艺在斯时。蟾宫丹桂秋来盛,谁解高攀第一枝。

过高邮柬董编修

明代 陈琏

天上归来乐事多,慈闱纳庆鬓双皤。綵衣喜制锦绣段,春酒香浮金叵罗。

光见珠湖曾应识,名题虎榜旧登科。相逢政好论衷曲,奈此匆匆别意何。

宿宝庆寺

明代 陈琏

衣冠笑整入都城,假榻丛林分外清。凉入梧桐风渐急,香传薝卜雨屡晴。

斋筵屡设酥酡供,经室常闻梵呗声。独爱禅师知我者,交情还似在鸡鸣。

古岩书舍为叶仲立赋

明代 陈琏

古岩胜景知何处,遥在沙棠紫翠中。春树阴垂萝薜雨,秋林香散木樨风。

石镌鸟迹千年在,水浸龙湫一窍通。书舍夜寒灯火粲,文光千丈贯晴虹。

经浮滩观瀑布

明代 陈琏

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渐落。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

八龙冢

明代 陈琏

荀氏好昆仲,当时称八龙。慈明信无双,声誉何隆隆。

孝义萃一家,莫匪庆所钟。史籍著遗烈,耿耿垂无穷。

城北有封竁,荆棘结蒙茏。墓门闭白日,宰木号清风。

史晨偶经此,转觉心冲冲。

□□□□□□□敬赋

明代 陈琏

□□□□□,□□□□□。滩声自潺湲,崖壁炫青紫。

鱼濯碧波□,□□□□□。□□□□许,鹿□差可拟。

畸人嗜幽静,卜筑近□□。□□□□□,□□□□□。

□阴连松筠,香气杂兰芷。尘喧□□□,□□□□□。

□□设尊罍,客去玩书史。逍遥穹壤间,此□□□□。

送礼部尚书蔚公致仕归合肥

明代 陈琏

几年声誉重文昌,致政南归沐宠光。二品秩登黄阁贵,五花诰染紫好香。

到家好结香山社,辟地宜开绿野堂。盛事如公能有几,定知竹帛永流芳。

赠济宁刘州判观德

明代 陈琏

济宁刘节判,邂逅意何多。共说乡枌话,胜如雪夜过。

银丝脍锦鲤,绿酒酌红螺。别后期珍重,功名鬓未皤。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