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友人村居

题友人村居

明代 陈谟

四座列图画,半生傲丘樊。布韦宁是贵,轩冕讵为尊。

爱客频扫径,教儿日应门。荣华曾把玩,道谊将弥敦。

云与水无系,吾将我共存。兴亡自今古,运数任乾坤。

牢落三间屋,纵横半亩园。棋寻仙客戏,书对古人言。

斯鞅何功业,韩彭几子孙。神奇终化腐,污潦本无根。

桃李休相笑,梅花不解村。

诗人陈谟的古诗

用方壶韵题曾子元晴雪轩

明代 陈谟

闻道幽斋傍雪成,六花飞舞集檐楹。天游杳杳虚生白,云卧沉沉夜自明。

冰茧寒光宜客赋,阳春古调待谁鸣。烟波却有玄真子,时向城南问独清。

甘湖九曜石石皆刘汉自大湖徙置大者名九曜

明代 陈谟

乐州甘湖百丈馀,中有长生之神鱼。天星入湖化为石,短肥长瘦八九株。

醉翁上马嗔索扶,蒙头衲士病且癯。熊蹲豹踯猿狖攫,麟凤不动云凝舒。

嗟哉天星上乃愚,下俯奥渫甘同污。烟霏雨暗丛百怪,鸱鸢粪顶凫鸭呼。

嗟乎南中不可以久留,何当返尔大泽与具区。

寄项如山伯仲

明代 陈谟

更无尘土到柴门,还爱疏髯点雪痕。鸥鹭江天新保社,桑麻春雨旧田园。

尧民击壤应同乐,鲁殿灵光让独尊。况复惠连群从好,诗怀浓处酒盈樽。

读五贤传偶成五首 其二 咏孙兴公

明代 陈谟

枫柳虽合抱,何如斋中松。纵无栋梁日,长会九天风。

正声若金石,掷地谐商宫。寻我遂初赋,意在山水中。

宁知桓司马,复与此心同。

溽暑作古意六首 其三

明代 陈谟

溶溶雨沼波,宿来得新鱼。但看萍无踪,始悟鱼安居。

莫照钗头花,钗落惊双凫。

题隐者山房

明代 陈谟

隐者壶中日,仙家劫外天。晴虹出丹室,玄鹤戏芝田。

待客沉香火,清神枸杞泉。何当谢尘事,闲说赤乌年。

题梅关图

明代 陈谟

相送梅关去,岧峣上白云。缅怀张相国,复忆庾将军。

夹道松阴直,初晴海色分。天彭为井络,叱驭动成群。

吉文费赴考功

明代 陈谟

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

贞石书遗爱,轻车赴考功。台城天尺五,鸣佩列群公。

登峨嵋亭吊太白墓

明代 陈谟

神气归天上,江头徒认坟。花留宫锦色,星动翰林文。

过客多题壁,摛辞难逸群。祗应扫松雪,可以荐清芬。

寿星图

明代 陈谟

云根一丈人,长眉如柳青。调笑赤松子,出入紫微庭。

文鹿衔芝草,金童把玉经。武帝何由识,空瞻南极星。

题夹谷行乐图

明代 陈谟

丽景属芳晨,浓春满郊甸。驾言使君车,旌旗望中见。

嘤嘤闹时禽,宛宛低风燕。田畯各欢集,山农悉矜眩。

深耕务所先,复此劳身劝。温言匪文具,善政谐始愿。

耒耜大夫勤,豆笾君子宴。野人礼法疏,曷以助芳荐。

青青陵陂麦,一穗独堪献。使君占丰兆,欢赏杯急转。

簪麦不簪花,众宾杂歌忭。胜槩入画图,风流足吟玩。

披图向他年,可入循良传。

游天庆观登众妙堂兴叹堂有玄元像奇古而苏公小大二碑及居士泉皆废 ...

明代 陈谟

琳宫宅兜牟,亵污众妙门。试窥捣衣砧,上有眉山文。

上堂罗儿妇,下堂饲鸡豚。塑像古且奇,稽首玄元君。

端居燕穆清,谁使居人群。亦有居士泉,澄源为之昏。

那无一寸胶,可洗千丈浑。

吴元年丁未元日即席和韵

明代 陈谟

金幡微动綵云偏,寿祝南山与百川。律转东风遍南服,天开大统建元年。

舜峰渺渺貂蝉外,淮水悠悠魏阙边。早晚蒲车催入觐,衰迟那得共辉联。

题朱雪岩小影图文公之后居南雄者

明代 陈谟

一鹤传书海上回,氅衣正对雪花开。燕云赋罢空前席,粤水归吟但废台。

遗像有神看画史,诸孙传业待春魁。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

过清远县爱其山水追赋赵佗刘汉墓

明代 陈谟

清远佳山水,英雄多墓田。赵佗馀四世,刘汉几何年。

云势连衡岳,江源起蜀川。海邦归职贡,应更产时贤。

西林八景 其一 凤凰峰

明代 陈谟

青峰初拔地,丹凤倏冲霄。仙人明月夜,于此听云韶。

题墨竹 其一

明代 陈谟

清风满竹林,酌酒荐鸣琴。悬知大小阮,于此开尘襟。

史君雨为徐知府作

明代 陈谟

甘雨注,三农舞。村村歌且谣,云是史君雨。四月欲尽五月来,政恐腴田变硗土。

史君五马走青原,神龙腾骧离洞府。翻倒银潢挟阴雾,涧溪争赴长江去,一夕良苗青尺许。

老农言,百无苦,昔忧井枯无饮处。陂塘不得潴,鱼鳖为人取。

丁男租税且阙供,妇女徒然力机杼。木皮草根纷可煮,何似舂粳仍饭黍。

园蔬复葱茜,不肉美堪茹。家牛不卖曰取乳,牲肥酒香枫社鼓。

时时取欢觅邻父,醉里长歌史君雨。

别黄侯归岳州青阳里 其一

明代 陈谟

奕奕青阳里,江船秋到家。雁从彭蠡过,月向洞庭赊。

砌长公孙竹,园开子母瓜。莫令生白发,应自问丹砂。

次杨子良催菊韵 其一

明代 陈谟

楚楚临阶菊,曾看压众芳。红桃承海曙,白玉吐霞光。

韶石多炎壤,南天少肃霜。如何深自閟,不肯趁重阳。

陈谟

陈谟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1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