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鄢大善胡琴归宜春求题 其三

鄢大善胡琴归宜春求题 其三

明代 陈谟

马尾蛇肤冰茧丝,能吟解语意迟迟。弹到天高云净处,秋江唯许白鸥知。

诗人陈谟的古诗

次瑶攴石望鞋山

明代 陈谟

舟移瑶攴下,遥望石如屣。舟人云是大姑娘,一掬弓弯曾堕此。

吾闻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

水仙罗袜凌波轻,安取盘囷如此石。又闻大禹乘四载,浚川来经彭蠡滨,遗此表徵千万春。

江神呵禁畴敢登,偶一践踏风雷惊。导河自昆崙,砥柱碣石壮本根。

瞿塘滟滪堆,舟航不敢争飞奔。长江钜石天意存,此其小者疑屣云。

君不见小姑健儿女将军,剑峰屹立当海门。

行年七十二

明代 陈谟

行年七十二,白发向人羞。肯羡梁江总,空怀齐楚丘。

绣衣题姓字,皂盖验春秋。一自周原猎,难为渭水叟。

游天庆观登众妙堂兴叹堂有玄元像奇古而苏公小大二碑及居士泉皆废 ...

明代 陈谟

琳宫宅兜牟,亵污众妙门。试窥捣衣砧,上有眉山文。

上堂罗儿妇,下堂饲鸡豚。塑像古且奇,稽首玄元君。

端居燕穆清,谁使居人群。亦有居士泉,澄源为之昏。

那无一寸胶,可洗千丈浑。

寄韶州段同知菊圃

明代 陈谟

贰守声名久,河东古绛州。仪曹陪法从,枢府接英游。

夏馆榕阴满,秋篱菊蕊稠。官居随地好,山水自风流。

落星石

明代 陈谟

星宫堕江化为石,作镇鲸波与蛟室。东西日月异昆崙,金碧楼台自兜率。

海枯尘起劫火飞,阳侯鼓波竟何术。大船驾海貔貅来,战罢湖中血波赤。

至今白骨堆山丘,此石虽顽泪应滴。君王扫除江海清,匡庐五老复精明。

南朝三百六十寺,安得乘云取次行。

腊月三日次康山庙阻风

明代 陈谟

风滑不成雪,雨寒徒滞舟。湖低山石长,天尽水烟浮。

渔子身如叶,将军命赌侯。报功存庙食,白骨谩成丘。

吊越王台

明代 陈谟

昔者虞翰林,盛制越台碑。读碑多胜槩,登台但荒基。

王昔乘黄屋,自云帝蛮夷。迷途殊早复,臣节终无亏。

陆贾信自贤,任嚣岂真痴。台今废兴几,终古名不移。

海山万景赴,岂殊隆汉时。乃知登览胜,曷以台观为。

赠别钱太守

明代 陈谟

夜光明月庙廊珍,五载腾辉武水滨。祗有双鱼新改郡,素无一鹤可凤身。

仪韶凤已翔寥廓,别驾车犹望后尘。千里江东春树绿,怀贤长有梦相亲。

次王竹逸韵

明代 陈谟

闻听爆竹知新岁,坐对瓶花忆舞筵。隔屋马蹄归醉客,中宵环佩起群仙。

道存竹简韦编里,诗在茶瓯雪乳边。送故迎新君莫笑,旅中别自一壶天。

题萧廷菊中书传

明代 陈谟

萧郎巧智似蒙恬,兔颖狸毫健且铦。能扫万言资李白,曾探五色借江淹。

匡仙洞府家偏远,丹凤池头迹漫潜。笑与中书新作传,虹光清夜映书帘。

吉文费赴考功

明代 陈谟

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

贞石书遗爱,轻车赴考功。台城天尺五,鸣佩列群公。

题段氏山房

明代 陈谟

结搆秀峰下,清江长在门。吟看辋川树,眠借武夷云。

白石种成玉,瘿藤刳作尊。谁为知己者,竹祖与桐君。

喜雨行为瓜尔佳县丞作

明代 陈谟

田将入种黄尘飞,高原卑隰同歔欷。秧苗盈尺日夜老,南风捲地吹人衣。

夹谷贤侯心栗栗,忧国忧民赋安出。清平禅关地高迥,庞眉老衲动如律。

松头上接云气寒,柏树遽作龙身蟠。宝瓶杨枝初洒润,风雷奔走驱涛澜。

免冠散水城南北,通身是雨皆天泽。连日滂沱不暂停,大湖长陂收不得。

斯民呼舞贤侯燕,白下由来壮哉县。今年奉公百不忧,䆉稏高低满郊甸。

次荔支韵赋 其一

明代 陈谟

猩红染就锦苞肥,解映金袍与绣衣。几度醉吟芳树下,浑疑夜燎续朝晖。

和陈中常赠别

明代 陈谟

相见即相知,相携未忍离。神光湛卢剑,高谊角弓诗。

单父琴三叠,河阳花满枝。逍遥行乐处,别后定怀思。

赠云心医士

明代 陈谟

白云与君君莫违,不令尘土上君衣。晓随斸药霏霏出,暮逐悬壶冉冉归。

勾漏岩前寻葛令,长沙道上识张机。蹇予独向青原下,七十卧云今是非。

答南雄刘别驾见寄

明代 陈谟

潇洒雄州别驾尊,公馀揽胜出松门。会稽山阴逢贺监,丁卯桥头寻何浑。

文豹何曾迷雾雨,苍龙应自长儿孙。何时容我来惊座,更看优人舞白猿。

题谢令尹朝京得意图

明代 陈谟

绯衣皂帽朝天客,如龙骏马桃花色。垂鞭缓辔曲江头,赏遍咸阳二三月。

乱来奴

人日登风度楼留题

明代 陈谟

凭高吊古想开元,风度谁知相国贤。八柱承天垂日月,千峰列戟拥貂蝉。

龙乘海气窗间过,鹏息天风雨下眠。忽忆重华增怅望,苍梧渺莽暗荒烟。

用方壶韵题曾子元晴雪轩

明代 陈谟

闻道幽斋傍雪成,六花飞舞集檐楹。天游杳杳虚生白,云卧沉沉夜自明。

冰茧寒光宜客赋,阳春古调待谁鸣。烟波却有玄真子,时向城南问独清。

陈谟

陈谟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