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陈樵
满树琉璃閒碧瑶,当归叶长映芭蕉。树头生雨时时湿,春色如花日日销。
杜宇有言终不践,绿鱼新种已生苗。今朝百舌闻莺语,飞上梧桐特地娇。
黄晋卿见过却归乌伤 其五
旧业推门地,声名出礼闱。平生著风则,长世有光辉。
官序须清绩,台衡起白衣。谈经无复日,为别更依依。
三泉
泉眼离离傍石棱,奔流脉脉到轩楹。诗成石面花无数,梦冷池头草不生。
《夏《茶经》有遗谱,南磳水乐变新声。林居渐觉机心断,渴鹿逢人自不惊。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四 萝衣洞
萝衣草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楚歌。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木八分多。
泉分少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洞口樵人谁语汝,棋边相遇懒相过。
诗林亭
少日论文气似霓,看花觅句到花飞。吟成思入月中去,语冷心从雨外归。
林下树寒和石瘦,云边萤湿度花迟。眼中有句无人道,投老抛书衣鹿皮。
劝兄弟 其二
邺下然萁句,淮南布粟歌。相煎容不得,奈尔二人何。
金华通天洞
石扉高映碧芙蕖,二室联翩逼翠虚。字里苍苔犹自活,茶边寒木易太枯。
吴中太白争华地,林下青羱化石馀。三洞周回五百里,金堂石室尽仙都。
赠萧浣平寇
人物江南第一流,将才儒术两无俦。英雄门列三千士,功业家传万佩侯。
金虎佩章光夺月,玉龙出匣气横秋。奸回向化烟尘息,坐拥笙歌醉玉楼。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四 罗汉泉
应真曾卓锡,百尺井泉深。汲取天人供,泓澄印佛心。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七 水亭
少凤穿花照水盟,水禽冲浪动轩楹。云从薜荔衣中起,雨向玕琪树傍生。
曲水傍人流白羽,娇花无语荅黄莺。涧中日与山中日,同傍晴窗各自行。
霜岩石室 其三
楼阁天然石削成,山为栋宇石为楹。丹砂伏火有光景,石斛依空无死生。
叶落世间多月色,瓢亡林下欠秋声。山中水石皆吾党,竹兔松鸡不用惊。
临花亭 其五
右挟长镵左带经,蔬畦药圃照衣明。客来青凤穿花去,草尽苍苔上树生。
灵药易荒常检校,繁花无赖枉丁宁。来禽青李成阴后,更觅楞梨日给胜。
玉雪亭 其四
六丁凿碎玉崚嶒,刻玉为花笑裂缯。石蜜和浆调露蕊,茶铛无水斲崖冰。
城头看树低三尺,云里有山知几层。欲寄江南问春信,珠玑落纸笔光凝。
蜡屐亭
七贤老死独南奔,袖有江亭堕泪痕。函夏尽为新土宇,醉乡不失旧乾坤。
金貂曾入丹阳市,蜡屐应归白下门。惆怅黄门墓前柏,不禁三度见风尘。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五 山斋
几夜山中作月荒,晨朝挟册傍初阳。悬崖种菊红千叶,开户见山青韦方。
石上韦编原是竹,林中白露半成霜。春皇未画非无易,石室遗书不用藏。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 南轩
石上菖蒲绿满丛,石根水竹傍梧桐。人来此地见山碧,月未冷时如日红。
春水有声通北涧,晚花无信误东风。人间不是高寒地,那得春红入夏中。
石溪歌
石溪一滴水,本自明河来。明河倒泻箕尾湿,千里万里喧风雷。
小龙挟向云间过,水滑瓢攲误倾堕。苍崖一息裂清泉,似是巨灵新擘破。
南州衲子天下奇,夜撑铁笛欲渡之。珠船照耀明月冷,赤手拾得珊瑚枝。
又复扬舲向东去,直到众流归一处。东方火发海影红,金乌飞上扶桑曙。
劝兄弟 其五
父慈子必孝,兄友弟须恭。倘使诚心在,如何不感通。
临花亭 其二
恶雨愁风易结阴,夜游秉烛昼传飧。香添荔子能消日,粥费桃花怕减春。
绿暗有人来折柳,红飞剪纸为招魂。竹间午梦时惊觉,满眼卿云覆锦茵。
分题送李仲常江阴知事 其一 暨阳湖
白浪浮天雪作堆,羞将俗客洗尘埃。月从水底沈钩去,船似鸥边泛叶来。
野屋有篱编白荻,渔矶无席藉苍苔。功曹吟苦多诗渴,拟借平湖作酒杯。
临花亭 其四
陈樵
(1278—1365)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166篇诗文
次韵黄晋卿见寄之什 其一
拙斋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四 空翠堂
分题送李齐贤 其一 绣衣亭
西岩紫霞洞
琼林台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四 北峰
空碧亭 其二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六 飞花亭
出塞曲
永日观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三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六 山园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其一
石碍楼
题画丛竹幽禽
劝兄弟 其十
劝兄弟 其一
次王吉夫暮秋旅怀韵 其一
霜岩石室 其一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九 陈氏山林春日杂兴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七 深竹堂
霜岩石室 其二
分题送李齐贤 其三 半汤湖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七 圁谷涧
山堂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 飞雨洞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一 醒酒石
送孙仲明尉再到东阳省墓归太原 其二
送蔡竹涧江山教谕
獐谷涧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四 望月台
分题送李仲常江阴知事 其二 钓台
分题送李齐贤 其二 占星台
绝唱轩
投李息斋父子 其二
送黄晋卿之任
飞花亭 其二
劝兄弟 其三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其三
代玉山子答
雨香亭
游丝
劝兄弟 其八
西岘峰
雨望台
临花亭 其一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三 灵鳗井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八 越观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六 古铁钵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一 太霞洞
和杨廉夫买妾歌
秋色观
送沈教谕 其二
雨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