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涵碧亭 其三

涵碧亭 其三

元代 陈樵

池曲奔流下石渠,池头空翠湿烟芜。夏禽反舌馀声尽,薜荔连墙寸影无。

僧爨屋头猿挂树,鸟衔窗外雨生鱼。长安才子看图画,疑是仇池隐士居。

诗人陈樵的古诗

分题送李仲常江阴知事 其二 钓台

元代 陈樵

忆昔玄璜上钓钩,鹰扬曾起佐姬周。台虚人在空中立,云静天从水犹浮。

石裂犹疑千古雪,风吹不断一丝秋。政成莲幕多清暇,他日停骖此地游。

劝兄弟 其二

元代 陈樵

邺下然萁句,淮南布粟歌。相煎容不得,奈尔二人何。

游丝

元代 陈樵

兜率宫中拂不开,支机石上乱成堆。超凌尘坱高千仞,束缚虚空断几回。

又逐飞云萦草树,暂随片雨挂楼台。诗成犹忆宣和脚,透过澄心纸背来。

赠萧浣平寇

元代 陈樵

人物江南第一流,将才儒术两无俦。英雄门列三千士,功业家传万佩侯。

金虎佩章光夺月,玉龙出匣气横秋。奸回向化烟尘息,坐拥笙歌醉玉楼。

和杨廉夫买妾歌

元代 陈樵

刘郎持玉笛,再入天台山。天台女儿不相见,采药直入桃花源。

刘郎吹笛花能言,云离雨别三千年。青矑横波发鲜碧,蓝红染作夭桃色。

刘郎今姓杨,相逢便相识。金条脱,龙缟衣。飙车木凤凰,飞下铁山西。

茜桃拂面丹如雨,红蝶黄莺解歌舞。桃源无路入人间,一身金翠来何许?

玉山子,莫将迎。方平会麻姑,参语无蔡经。飞仙不入风沙地,无端夜过昆山市。

三涤肠,三洗髓,绛雪玄霜玉池水。

题郑仲潜东明山凿池曰灵渊

元代 陈樵

凿池得清泉,泉清乃见天。宁知天可见,有自未凿前。

池泉一何静,天体一何圆。仰视天广覆,俯察天在渊。

俛仰倏上下,孰得知其然。至人有真见,不滞方若圆。

仰虑本一致,万殊同一原。渊渊与浩浩,信匪言可宣。

天运妙不息,君子贵乾乾。孔圣有明训,请子观逝川。

石笋

元代 陈樵

金茎半折尚亭亭,铜柱稀微见刻铭。花日渐移连影动,石根不死有香生。

山前留眼通灵海,天上无人记摘星。何处人间觅此竹,昔年曾出夜郎城。

玉雪亭 其八

元代 陈樵

俗尘无路到岩扃,琼作池台玉作亭。海月寒通千顷白,楚山瘦减八分青。

回屏纹细裁龟甲,野褐年深补鹤翎。应有才华夺天巧,天葩飞堕满中庭。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十一 醒酒石

元代 陈樵

梦渴醒来赋楚骚,纷红骇绿未全销。樽空鹦鹉杯犹在,歌罢玕琪树尚摇。

夜久月方临石上,云低雨不到山椒。平泉池馆吾无分,栗里徵君或可招。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七 深竹堂

元代 陈樵

禅宫庭宇静,深翠万竿竹。忽悟瓦砾声,香严道机熟。

琼林台

元代 陈樵

上清琼林台,似有千仞崇。琪树交柯生,瑶草亦成丛。

幻境类玄圃,凝辉接琳宫。天花或时堕,萦纡飏回风。

仙人薛玄卿,手持玉芙蓉。傲睨八极表,洞见万象空。

飞书约王子,弭节延赤松。步虚朗歌咏,流响入云中。

越上宝林寺八咏 其八 盘翠轩

元代 陈樵

轩楹越中秀,轩窗四面山。红尘飞不到,长共白云閒。

哀江南效李义山

元代 陈樵

几年王谢望升平,戎马临淮日绕营。万里边尘暗京洛,五朝王气在金陵。

临春阁上华林近,玉树歌中璧月生。独有绍兴经乱后,圣贤相遇颂中兴。

黄晋卿见过却归乌伤 其五

元代 陈樵

旧业推门地,声名出礼闱。平生著风则,长世有光辉。

官序须清绩,台衡起白衣。谈经无复日,为别更依依。

劝兄弟 其七

元代 陈樵

金昆与玉季,和乐奏埙篪。气象自然别,淳风复古时。

分题送李仲常江阴知事 其一 暨阳湖

元代 陈樵

白浪浮天雪作堆,羞将俗客洗尘埃。月从水底沈钩去,船似鸥边泛叶来。

野屋有篱编白荻,渔矶无席藉苍苔。功曹吟苦多诗渴,拟借平湖作酒杯。

临花亭 其九

元代 陈樵

远山过雨绿崔嵬,竹外青松竹下梅。满树丹青随物换,平生富贵逐春来。

歌珠一串莺流出,花影数重风揭开。关右牛酥贱如土,莫教红紫落成堆。

双柏

元代 陈樵

亭亭山上柏,柯干如青铜。苍古拔俗姿,肯作儿女容。

风霜日摇落,万木为之空。尔独不见摧,屹立如老翁。

乃知归根妙,生意恒内融。愿乘雷雨兴,化作双飞龙。

分题送李齐贤 其三 半汤湖

元代 陈樵

湖上残烟弄薄晴,湖堤杨柳午风轻。白波咫尺分寒热,赤鲤东西异月生。

天向月中藏日髓,人疑阳里有阴精。广文暇日频相过,几度沉思玩物情。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五 五云洞

元代 陈樵

飞梁压水石苔苍,洞口飞泉泻石梁。屋上春霞常易散,雪中树影不满长。

阴云满地晴飞白,雨蝶依林暗贴黄。手里夫容浑忘却,蓑衣日日钓沧浪。

陈樵

陈樵

(1278—1365)元东阳人,字君采,号鹿皮子。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16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