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是集
远来何事使人歔,今日邹阳已上书。苦节一生非业债,清名两字或冤馀。
摩编自可招人妒,下楗翻多载鬼车。石出是时将策定,莼鲈吾适问樵渔。
送冯志寰杭州府幕南归
一官几度任升沉,苏堤何如宦海深。荒徼花封犹厌老,冰清莲幕独知心。
高情原不粘轩冕,傲骨因之长竹林。闻说山居荷数亩,归来长啸水云岑。
济宁悼仆十首 其一
仅携四仆为囊贫,镇日相呼在水漘。彩鹢辞来方叱驭,跨驴不见倍怆神。
泊嘉州拟游峨眉不果登九顶山州守郑君麟野招饮其上薄暮乃还舟次为 ...
就中梵刹尽摩诃,凤集鸾栖岂厌过。琪草江花相幻媚,醉呼九顶当三峨。
济宁悼仆十首 其二
恃尔舟中侍病勤,茶铛药灶夜犹煴。陡然暍死情难遣,枯树鸦声不忍闻。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一
犹恋灯前未忍开,幽情如许月同来。孤光不著狂蜂语,别韵频将奋友杯。
魄似冰仙谁作伴,香飘梅影醉偏陪。对君愿祝东风主,莫向人间染俗埃。
题邢都宪公坊
仰止高风迥异群,遗坊长与晓光分。百年事业留双柱,独凛秋霜傲碧云。
答林启薇见赠
君才非一世,健翮欲淩空。极目忧戎马,深怀寄远鸿。
怜余孤隐处,散帙万山中。花木欣人意,雰飞大国风。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一
言寻大隐庐,铁瓮乃其居。榜子一何横,催人不肯舒。
未能酬季诺,思觅寄鸿书。远来频相问,姑苏或往诸。
贺海康梁年伯寿
虽然城市具仙胎,鹤骨臞清远俗埃。大药驻颜无小算,千年成实尽多枚。
绛衣舞罢誇龙种,丹诏衔来停凤台。遨隐金门奚不可,还期方寸起蓬莱。
济宁悼仆十首 其五
笞骂多端了不喧,与萧颖士仆差伦。休言数载携书剑,浃日尽能报主恩。
锦江答贺南溟父母韵
纡回曲道已经旬,倚玉依然涨海滨。焉有仙才耽俗吏,定将峨雪隐高人。
涛笺万幅供麾使,锦树千章结要津。我亦金门称避世,来寻方外远枫宸。
济宁悼仆十首 其九
坐起犹然错问名,狂飙倏逝寂无声。莫愁泉路悭相识,好向西江逐队行。
济宁悼仆十首 其三
一病胡为遽陨魂,生前恐有宿缘冤。濒危半语无酬主,憨鬼何心太负恩。
济宁悼仆十首 其八
漫言敝履与遗簪,旅魄凄凄傍佛龛。东土青燐休结伴,要收汝骨瘗江南。
席间限韵
坐对庭前月影纤,多君诗思醉来尖。元龙豪气谁为减,子美才名世岂嫌。
豁此清眸天亦小,狂因故态酒非严。无端刻烛难成句,怪我先将险韵拈。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三
倒泻银河枝上开,拈花微笑印如来。色香了了归禅眼,精魄飞飞濯远杯。
姑射远空呈绰约,洛神波底幸追陪。前生记与花为主,九锡名人绝尘埃。
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二
举世纕萧艾,搴芳得更那。卜居心有托,天问语非婆。
七泽披荃芷,千秋啸汨罗。独醒了此意,渔父漫劳歌。
巫山十二峰 其四 松峦峰
托根拳石不知年,吼出涛声百丈悬。笔写青天无限好,为能钟得子云玄。
寄林六君 其一
何事五云彩,来君笔上生。藻思敲轶响,灵腕撞薙城。
倚玉心频切,忘年愿结盟。剡溪相见日,无语唤卿卿。
和帝城春望
四方辑玉远来通,日出瞳眬瑞霭红。阊阖晓开仙作仗,蓬莱春拥酒方中。
农桑正尔勤忧暵,礼乐还须助即戎。绘得流民诗并献,沨沨太史诵清风。
陈是集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98篇诗文
闻寇警
至嘉州登淩云寺续此
楚江得方老师枚卜命下志喜
发江陵 其一
十六夜过伍国开饮散灯次韵
为巴令陈石丈遥祝两尊人华诞
沙市获舟
别卢寄园戍南宁
五月廿日送黄二一乡丈先出都门兼寄南中知己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 其二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
雁峰呈秀
狱中有感 其三
与伍国开年兄为五簋约吴太史若谷年兄报之以诗和韵纪事
巫山十二峰 其二 翠屏峰
偕巫山尹沈君谒神女祠 其二
和伍国开年兄寒甚晚归之作
巫山十二峰 其六 聚鹤峰
繇陆入蜀过万县雨甚泥泞今顺流抵此暑甚忽雨晴后有赋时七月望日也
狱中有感 其二
偕文铁庵老先生城陵矶发舟阻风相失
巫山十二峰 其十二 圣泉峰
过白兔亭
和提厅石凤台先生韵
再赠叶景洲 其二
元宵后一日重饮友善堂赏珠灯复过伍国开年兄一醉呈黄纲存少宗伯 ...
访林日又
仝许今喜冯载赓杜元洲郑圣符诸人酌郡寓别后有赋 其二
巫山十二峰 其八 上升峰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 其一
挽林淑媪次林启抡韵 其三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二
和孙硕肤病中对菊
巫山十二峰 其一 望霞峰
别黄履谦之惠州
送周父母之泗洲
巫山十二峰 其五 集仙峰
济宁悼仆十首 其六
送杨符六之任湘阴时在难中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二
巫山十二峰 其十 栖凤峰
清远峡酬别朱叔子
发江陵 其二
仝冯载赓饮见心上人庵中忆及家难有感
赏雪花分得青字
巫山十二峰 其七 净坛峰
抵夷陵志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