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是集
一别那能久,因之过子庐。榔阴光入户,花静影和裾。
兴剧呼卢远,情深漏刻迟。为言宾主意,长啸莫愁予。
偕杨羽君年丈诸人暨行仲弟泊舟曲江和戴公纶韵
汎汎飞帆任所之,为言天上聚星时。地连庾岭探梅信,江转芙蓉蹴月嬉。
愧我八叉无俊句,多君三绝未全痴。同心况有高阳侣,醉舞随缘拥玉姬。
答邱懋建见赠
何时兵气化为光,人世于今半夜郎。铩翮岂堪险鹄骛,幽栖偶尔羡鸿翔。
芳能有几分兰艾,性不相容是桂姜。公等雄图应蚤奋,道民只喜束云装。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 其一
香味原来浑一团,无劳鼻臭作殊观。真沉纵好随烧却,垆火腾飞天外看。
巫山十二峰 其六 聚鹤峰
咮咮嘹喨适和平,联翮芝田了不惊。寄语客帆须酌听,莫将清唳等猿声。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二
冰魂能向火边开,朵朵贞心天际来。悄地焚香堪拂座,嫣然无语自催杯。
歌中白雪缘何赏,麈尾清言为尔陪。不羡牡丹和芍药,只因微焰故多埃。
济宁悼仆十首 其一
仅携四仆为囊贫,镇日相呼在水漘。彩鹢辞来方叱驭,跨驴不见倍怆神。
巫山十二峰 其四 松峦峰
托根拳石不知年,吼出涛声百丈悬。笔写青天无限好,为能钟得子云玄。
泊嘉州拟游峨眉不果登九顶山州守郑君麟野招饮其上薄暮乃还舟次为 ...
就中梵刹尽摩诃,凤集鸾栖岂厌过。琪草江花相幻媚,醉呼九顶当三峨。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
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
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
济宁悼仆十首 其二
恃尔舟中侍病勤,茶铛药灶夜犹煴。陡然暍死情难遣,枯树鸦声不忍闻。
览陆君制义有赠
妙义年来涌向君,不虞当代有机云。每闻逸度停思远,乍接奇文喜合分。
得句合呼泉作主,清标长拟玉为群。狂心何自飞扬甚,一粟庵前顶佛殷。
锦江答贺南溟父母韵
纡回曲道已经旬,倚玉依然涨海滨。焉有仙才耽俗吏,定将峨雪隐高人。
涛笺万幅供麾使,锦树千章结要津。我亦金门称避世,来寻方外远枫宸。
过林启抡伯仲醉归有赋
言游意气自翻飞,中圣焉能不醉归。除却嗣宗青白眼,醉时还是醒还非。
至嘉州登淩云寺续此
想公亦恋峨眉好,朝暮摇青入眼浓。试比少文游卧处,三峨祇似石三峰。
挽林淑媪次林启抡韵 其二
何处招魂哭此姑,精灵缥缈在蓬壶。贼心尚尔怜坚操,天意奚为置亲途。
已报亲恩身自了,未觇婿而死犹孚。从容慷慨今休较,不负纲常亦钜夫。
赏雪花分得青字
吹筵春风若有馨,指工妙处擅丹青。瀛洲胜地曾闻种,西子妆馀或筵灵。
幸入筵间供啸咏,犹强枝上自飘零。安知一部天香色,不是冰魂所合形。
别黄履谦之惠州
昂藏自钜夫,落魄胡为乎。策献思酬主,髯掀欲破胡。
有人传剑术,无语不阴符。读易西湖去,凭君问长苏。
巫山十二峰 其十 栖凤峰
毛翎丰好焕丹苞,不是高冈不肯巢。为恋峰头多竹实,低飞凡鸟莫生呶。
巫山十二峰 其二 翠屏峰
朝真亭上列锦屏,摇落秋飙不减青。纵使吴绫将画就,何如瑶蕊隐真灵。
送冯志寰杭州府幕南归
一官几度任升沉,苏堤何如宦海深。荒徼花封犹厌老,冰清莲幕独知心。
高情原不粘轩冕,傲骨因之长竹林。闻说山居荷数亩,归来长啸水云岑。
陈是集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98篇诗文
伍国开索烧料香余无以应以真沉堪入药者赠之因口占二绝 其二
狱中有感 其二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三
闻寇警
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二
和帝城春望
为巴令陈石丈遥祝两尊人华诞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二
抵夷陵志喜
和伍国开年兄寒甚晚归之作
五月廿日送黄二一乡丈先出都门兼寄南中知己
济宁悼仆十首 其六
正月十三日同陈路若饮伍国开年兄寓中赏雪分得枝字
繇陆入蜀过万县雨甚泥泞今顺流抵此暑甚忽雨晴后有赋时七月望日也
访林日又
巫山十二峰 其九 起云峰
巫山十二峰 其七 净坛峰
送叶景洲还丰城
和提厅石凤台先生韵
沙市获舟
济宁悼仆十首 其八
发江陵 其二
席间限韵
题邢都宪公坊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一
和林启抡席间茉莉韵 其一
发江陵 其一
济宁悼仆十首 其五
仝许今喜冯载赓杜元洲郑圣符诸人酌郡寓别后有赋 其二
舟泊秭归吊三闾屈先生 其一
巫山十二峰 其一 望霞峰
送周父母之泗洲
巫山十二峰 其十二 圣泉峰
挽林淑媪次林启抡韵 其三
鹏侄试笔
济宁悼仆十首 其四
寄林六君 其一
巫山十二峰 其八 上升峰
元宵后一日重饮友善堂赏珠灯复过伍国开年兄一醉呈黄纲存少宗伯 ...
正月十三夜同乡李晓湘姚谷神李二何诸公招饮粤东会馆开灯有赋
清远峡酬别朱叔子
和伍国开年兄惠生日诗
再赠叶景洲 其二
与伍国开年兄为五簋约吴太史若谷年兄报之以诗和韵纪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