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宴林亭

春日宴林亭

宋代 陈襄

把洒春亭览众芳,水精帘箔逗山光。
孤松冷落千年操,野槿纷华一日香。
绿圃烟深迷蛱蝶,曲池波暖睡鸳鸯。
文园莫惜鹴裘费,买取宜城作醉乡。

诗人陈襄的古诗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

宋代 陈襄

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
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主宜。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

席上探得随字送曼叔密学赴太原

宋代 陈襄

帝念唐风古未衰,便蕃恩宠命中师。
暂驱太守折幡去,应有儿童竹马期。
塞外烟云千里静,帐前貔虎万兵随。
谁怜白发诗书帅,曾见昭陵坐论时。

依韵和通判徐郎中毗陵重阳

宋代 陈襄

自怆宫车别帝台,寄言篱菊不须开。
心丧忍到行春浦,耳病慵携迟阴林。
天色阴沈鸣雁过,物华零落暗蛩催。
却输小杜怜嘉节,酩酊齐山夜始回。

通判国博命赋假山

宋代 陈襄

去年水潦百谷死,居民无食食糟秕。
州之饿者数千人,黄岩之民犹倍苁。
携持老少出城郭,尽撤墙屋无居止。
鬻妻弃子人不售,价例不复论羊豕。
白日市井闻号叫,夜堆廊庑如虫豸。
县官哀怜发赈救,一饭才得一盂尔。
出门未暇充喉咽,已有数十填填沟水。
我时过之不忍顾,往往悲咽胸填委。
岂无智虏裨万一,远地不得号君耳。
钱侯作倅忠且仁,悲怜饿殍如亲子。
日开官廪与之食,又令豪右发储峙。
昨日驰书白转连,披阵肝肾献金矢。
更乞兵储二万斛,民之大命方有倚。
侯从新年作假山,自闻民饥不得视。
非无泉石可般乐,人令方瘁何有喜。
愿侯勿遽爱此山,念此膢腊存狐蚁。
天无疫疠五谷熟,生者保聚归田里。
此山之石坚不坚,将与侯德无穷已。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

宋代 陈襄

月满霜飞菊始华,幽丛冷落带烟斜。
篱边过却重阳酒,泽畔谁怜野草花。
湖学先生归解组,安州司户老居家。
皆因晚节无人用,陨涕临风为尔嗟。

舟次巴峡

宋代 陈襄

江流何险阻,次第入三巴。
崖断时无路,山深更有家。
林蔬饶竹笋,乡果足枇杷。
况有荆州酒,淹留不用嗟。

经武夷山

宋代 陈襄

万叠层峦接远空,瑞云晴霭气溶溶。
高于太华五千仞,秀出巫阳十二峰。
蕙账晓寒飞鹤怨,桃源春尽落花浓。
鸾凰一啸最深处,仙客楼台有几重。

晚目

宋代 陈襄

揽景独凝眸,江城暮雨收。
长江隔山断,野水混空流。
天上一轮月,人间万古秋,
感时并怨别,费尽瘐郎愁。

九日与浦城县学诸生游南峰院

宋代 陈襄

九日黄花节,新樽绿蚁浮。
投壶鸣鲁鼓,歌者似商讴。
诸子衣冠盛,先儒礼乐修。
西岩山景好,为尔作阳秋。

常州郡斋六首

宋代 陈襄

使君非是爱山间,道在盈虚消息间。
不见白云无一事,等间为雨却归山。

怀友人陈烈

宋代 陈襄

思君苦节直艰难,四十穷经草野间。
文为周衰能力救,礼遭秦祸欲重删。
时无正说非杨墨,天与多才继孔颜。
吾主聘贤方仄席,好将书币起东山。

次韵朱兵部上已锡宴

宋代 陈襄

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
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
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
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
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
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

次韵友人郑穆病起感怀

宋代 陈襄

五老村中会隐时,投梭即是十年期。
自谙海燕归巢早,只恐山桃结实迟。
伊吕功名何日到,轲扬辞业是人知。
如君未忍抛簪去,买取青山寄岭陲。

常州郡斋六首 其四

宋代 陈襄

使君非是爱山閒,道在盈虚消息间。不见白云无一事,等閒为雨却归山。

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观承天佛

宋代 陈襄

雷音一振绝微言,未学方知祖道尊。
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和定慧超胜长老寄谢紫衣颂三首

宋代 陈襄

得道无求幻与真,一筇一衲似间云。
忽闻师唱报恩曲,百草千花特地春。

简子容

宋代 陈襄

同馆分飞来石浙,一麾潇洒出南河。
琴书满榻王常在,不独西湖胜赏多。

题积善院

宋代 陈襄

幽寺访禅客,烦襟此一开。
山空有猿鹤,地僻无尘埃。
烹茶绿云起,鼓扇清风来。
览景不归去,暮烟生古台。

古城

宋代 陈襄

芦苇萧疏天气清,水含山色照重城。
绿鞠何处管弦地,碧落旧时钟鼓声。
三峡桥边秋雨过,六鳌宫里夜潮生。
萧郎秦女无归约,十二瑶台空月明。

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

宋代 陈襄

乞得湖山养病身,花时曾共忆行春。
嘤鸣幽鸟还迁木,觱沸清泉复寻芹。
皂盖寻芳丘有李,寻楼观戏巷无人。
锦袍公子归何晚,独念沟中菜色民。
陈襄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11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