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献章
浦口来寻旧路岐,柴门过午未开时。青山十里花围断,不许游人折半枝。
梅花 其十一
舍南朝见一枝梅,舍北桃花昨夜开。笑问花开何太急,青春肯逐酒钱来。
钟太守美宣挽 其二
天下功名无我关,只缘我自爱江山。若对江山元没兴,纸钱灰冷未知閒。
麦秀夫于城南小渚中累土结茅居之容一之马伯干取酒共醉桃花下各赋 ...
川练萦纡岛上花,世间遥望出城霞。仙源不比函关路,老子来时坐一槎。
动星隐钓西南沙
一蓑归去钓秋江,泛酒春鸥白一双。若比桐江还胜概,任是神仙也括囊。
绝句二首寄缉熙贤友 其一
矢心欲解浮名缚,海上林光汝最真。四百峰峦分我半,清风明月两閒人。
周侍御文化将访白沙阻风江上连日以诗迓之 其一
长风不打画船回,更为山灵扫玉台。走马城中具茶果,青天白日绣衣来。
题一峰遗墨后
穆穆熙熙在眼中,君家卷里忽相逢。苍烟绿树湖西路,何处金牛吊一峰。
漫题二首 其一
日月逝不处,奄忽几华颠。华颠亦奚为,所希在寡愆。
韦编绝《周易》,锦囊韬虞弦。饥餐玉台霞,渴饮沧溟渊。
所以慰我情,无非畹与田。提携众雏上,啼笑高堂前。
此事如不乐,它尚何乐焉。东园集茅本,西岭烧松烟。
疾书澄心胸,散满天地间。聊以悦俄顷,焉知身后年。
弹子矶候默斋不至
军人打鼓泊官船,黑雾濛濛水下滩。隔岸相呼不相见,竹笼牵火上桅竿。
社西村 其二
结茅依里社,村以社西名。客至惟谈稼,年衰不入城。
邻鸡上树宿,水鹤傍人鸣。向晚寻牛去,前冈笛又轰。
读张地曹偶拈之作
拈一不拈二,乾坤一为主。一番拈动来,日出扶桑树。
寂然都不拈,江河自流注。濂洛千载传,图书乃宗祖。
昭昭圣学篇,授我自然度。
和世卿 其二
草树云霞亦假名,高斋何处不先生。解寻正路宫墙下,榜也如今是典刑。
得林宪副待用书奉寄
午枕起攀庭树株,见戴白笠送君书。开缄快读不见字,世间滚滚终何如。
倾盖一谈未可少,怅望万里徒区区。愿言保此无坏身,烈火不解燔空虚。
渊明爱菊
白衣刚到黄花下,醒长官为醉长官。社里新知僧酒主,门前高枕石蒲团。
次韵赠胡曹 其一
梅坞传觞是偶同,小桃催放数花红。人间爱见春风面,天上还看斗柄东。
观黎
羊裘不钓世间名,考迹桐江更考情。散发松根坐磐石,葫芦无酒对先生。
冬夜二首 其二
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得世卿诗 其二
东野功深偏洗削,退之意到每优柔。眼前一二聊拈掇,正好承箕对孔脩。
与民泽
漠漠黄云冈,珊珊铁桥水。宇宙几千年,洞天今有主。
借问子为谁,平生子湛子。
次韵送林大参之任广西 其二
东西岭表非无事,经济术中怕有心。何处老仙求救世,刀圭倒尽药囊深。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葵山小睡次韵谢天锡 其一
对菊 其八
宿云卧轩 其二
韦夫人挽
谢生得京酝以为美使致白沙开幕视之空樽而已乃因发一笑
邀丁县主赏菊
得沈大参时旸漳州发来书答之六岁能诵予春牛之句
崔潜送菊坡先生遗像至适乡人送紫菊一株遂以答之
梅下杂诗 其一
周镐送白菊乞诗 其二
送郑巡检休官还莆
得世卿诗 其一
除夕呈家兄
读西涯李学士撰赵员外沧江别墅记
新年 其二
赛兰
藤蓑五首 其五
木犀 其三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 其四
忆衡山呈世卿 其一
游圭峰同世卿作
渔歌子 钓鱼效张志和体
代简旧友克明梁先生
紫菊吟寄林时嘉
厓山杂诗 其二
赠罗梁还程乡 其二
冬至日示袁晖用前韵
和答王佥宪乐用 其四
五月二十七夜
题李子长画 其二
题徵仕郎张公孺人区氏墓志后
九日木犀未开 其二
游白云
和陶 九日閒居
木犀 其一
讳日有感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 其三
何宇新赴南京,来白沙告别云:此行且复见定山,时秋已尽矣,以诗 ...
卧游罗浮 其二 度铁桥
赠袁晖用林时嘉韵 其二
树穴兰 其一
送梁宗烈赴春试 其二
赠刘别驾肃庵解官归永丰 其二
与李世卿约游圭峰
梅月用庄定山韵 其二
题一峰传稿后
次韵李宪副若虚白沙别后途中见寄 其二
鹿洞盘耕
偶得示诸生 其二
得萧文明寄自作草书至 其一
示湛雨
赠李世卿六首 其五
寒江独钓
题伍氏双喜图
赠黎申兼呈克修梧州
葵山受诸持斋者拜戏作示之
龙江邓翘送晚菊
李评事题其弟世卿诗卷曰《采菊》,盖取予赠世卿古诗首句语名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