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柳渡月下承苕溪翁约赏中秋月于潮连

柳渡月下承苕溪翁约赏中秋月于潮连

明代 陈献章

年颜欲比苕溪老,酒盏同挥夜月圆。来共主人秋半醉,更回杨柳渡头船。

诗人陈献章的古诗

谢生得京酝以为美使致白沙开幕视之空樽而已乃因发一笑

明代 陈献章

十年美誉酒家闻,屋里茅柴且赏真。偶对泥樽开口笑,先生不是醉乡人。

赠夏进士升

明代 陈献章

春日春风江漾沙,官船不发对山家。山杯一举山翁醉,笑点青藜数岸花。

蓬岛烟霞图赠罗定直

明代 陈献章

丹青谁弄烟霞笔,题赠湖西公子行。携过罗浮莫开看,罗浮怕有异人争。

得萧文明寄自作草书至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魏晋名家是一关,前驱黄米未知还。却疑醉点风花句,四海于今几定山。

喜黄在登科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半醒半醉一儒巾,黄卷青灯二十春。晚醉鹿鸣君莫讶,龙头还属老成人。

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春到江门好放舟,放舟处处是天游。能将公事此中了,何啻于今第一流。

代疏答五羊诸友

明代 陈献章

白头哭子岂堪闻,信有玄穹怨不仁。精爽已归千佛国,玄纁未赠九原身。

求之梦后心如失,病是愁中药不神。鬓脚又添今日白,庭花何异昔年春。

东君此意谁分付,又遣黄鹂唤向人。

答张内翰廷祥书括而成诗呈胡希仁提至

明代 陈献章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至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再韵呈吴献臣

明代 陈献章

双凫海上果谁仙,伫看飞腾上九天。为问南迁邹吏目,几时归去玉皇前。

挽林别驾汝和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昔岁逢君在郁台,扬眉抚剑泰山摧。纷纷白眼轻豪俊,只有余公解爱才。

送梁国镇

明代 陈献章

盖有藏器人,我病元非果。徘徊思远道,欲往悲定跛。

梁生千里驹,东西无不可。飞辔入长安,垂杨春婀娜。

蒋韶州书至代简答之

明代 陈献章

相别何悠悠,梅花十寒整。音尘中断绝,窅若堕深井。

忽枉尺素书,开读喜不定。庾岭秋正高,扬旌下松径。

君才足理郡,韶民日延颈。古来水火喻,子产功在郑。

岁计谅有馀,愿闻下车令。

读近思录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杨墨偏高子莫疑,孟轲精一古心期。日长对卷无人到,风雨巡檐一咏诗。

阅周溪图作赠刘景林归呈尊甫翁肃庵程乡令 其三

明代 陈献章

两仙何处舞霓裳,天上人间思渺茫。脚底飞云三万丈,随君不得到程乡。

有怀世卿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仙鹤去不归,黄鹂向人语。空馆忽相思,云山杳何许。

出门东望海,默默空延伫。月出潮复来,鸣桡下沧渚。

过东涌

明代 陈献章

乡曲论交大父馀,耳根狼籍病翁书。小儿莫道无灵性,也傍寒塘望笋舆。

赠林汝和通判

明代 陈献章

在昔黄金台,与子初周旋。萍逢忽相失,不见垂十年。

昔为礼曹官,今摇庆阳鞭。常闻太华峰,峻绝峙中天。

雅志在登陟,矫如孤鹄鶱。适来南海旁,问讯沧洲廛。

语旧未终日,栖栖有所牵。丈夫重出处,富贵如浮烟。

行则为在田,止则为在渊。劳劳夫何为,赠子千金言。

种蓖麻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山渠面面拥蓖麻,锁尽东风一院花。江上行人迷指顾,老夫于此炼丹砂。

慈母石歌

明代 陈献章

岩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为慈母石。慈母名来不可闻,巉岩兀嵂秋江碧。

我闻慈母名,起我父母思。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徒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逐日图生资。析薪与我代灯烛,鬻衣与我买诗书。

朝夕俾我苦勤学,戒我勿似庸常儿。况生我命苦多疾,父母提挈绵岁月。

一朝我病忽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父母衣我兮宁自寒,父母食我兮宁自饥。

我今身为一命仕,薄俸堪将备甘旨。二亲已去掩荒丘,薄俸还将饱妻子。

几回举箸食腥膻,默默不知双泪涟。收泪还将酒杯奠,杯奠不到音容前。

慈母石,世罕有,汝在江头天地久。我思父母不能养,恨恨当同尔齐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幸今赖有移忠孝。尚当竭力事吾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诗曰:谁化江边石,世传慈母名。神枯真可想,意得貌如生。

行路三回顾,题诗独见称。丹青在人目,千古共沾缨。

湖西八景为罗修撰作

明代 陈献章

天城列两仪,其中位太极。不悟名象生,焉知画前易。

伏羲古已亡,图书久晦蚀。寄语山中人,妙契在端默。

陈献章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