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献章
春日春风江漾沙,官船不发对山家。山杯一举山翁醉,笑点青藜数岸花。
动星隐钓西南沙
一蓑归去钓秋江,泛酒春鸥白一双。若比桐江还胜概,任是神仙也括囊。
厓山看大忠祠竖柱阻风七日后发舟用旧韵
青青奇石草,上有牛羊躅。汹汹厓门水,远带汤瓶绿。
浮云散孤屿,初日明村曲。言归辄风涛,无乃疑张陆。
迟迟重迟迟,畏此波心木。
经鳄洲
夕舫淩大波,北风吹我席。冥冥鳄州烟,宛对君山碧。
来雁知天寒,归人看月色。超超尘外心,浩矣周八极。
怀张诩
南北东西一马尘,相思何处不伤神。竹边闭阁长无事,犹厌山云软素巾。
戏赠二谢生
婉转青囊传二谢,渊源来自马蹄洲。山人眼是庖丁手,解把屠牛破土牛。
界江八景 其二 驿馆槐阴
槐阴覆庭日早午,小吏夜出迎当路。长江阅尽往来人,淦水西边此槐树。
代简答吴抚州次定山韵
何许苍生望不休,翩翩皂盖拥诸侯。定山也未忘情在,更把黄州赠抚州。
正月菊 其一
春到东篱花亦知,红桃白李更当时。东风自领芳菲去,也为秋香作意吹。
经陈氏家庙
牡蛎墙高一庙深,缘冈松柏昼阴阴。我家俎豆茅茨下,只少黄金不少心。
怀胡大参希仁 其一
鲁连谢去都无事,范蠡归来未了心。三十馀年穷学道,而今方识古人深。
何宇新赴南京,来白沙告别云:此行且复见定山,时秋已尽矣,以诗 ...
浦口柴扉几日开,江门烟艇暮秋回。交情亦似长江水,南北年年送往来。
谢生得京酝以为美使致白沙开幕视之空樽而已乃因发一笑
十年美誉酒家闻,屋里茅柴且赏真。偶对泥樽开口笑,先生不是醉乡人。
扶南访黄岩尹邝载道适来顾白沙两不值赋三侧韵 其一
行舟石门浪,不识扶溪口。时时闻来往,日入丧水手。
昨暮黄岩马,来嘶白沙柳。惜哉两不遇,独坐空搔首。
得世卿子长近诗赏之 其三
诗到尧夫不论家,都随何柳傍何花。无住山僧今我是,夕阳庭树不闻鸦。
五月二十七夜
灯残四壁漏痕斜,老屋回风落细沙。乾坤更有晴明日,为报家人莫怨嗟。
答张内翰廷祥书括而成诗呈胡希仁提至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至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事,差失毫釐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社西村 其六
卜筑真何意,施为但自由。乡音还社阮,家业且陂头。
野老眠看客,山童坐饮牛。无生知乐否,更为问骷髅。
讳日有感
十二月逢哉生魄,江山为尔生愁色。黄昏庭树乌上啼,一声何处江楼笛。
林缉熙县博张廷实进士何孝子子完先后见访既而缉熙往平湖廷实归五 ...
长髯遗我一囊山,铁桥流水非人间。我今决策山中去,踏断铁桥无路还。
赛兰花开 其四
山花艳艳缀旒傍,君爱深红爱浅黄。楚客见之挥不去,向人说是赛兰香。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卧游罗浮 其一 登飞云
送刘程乡游玉台
次韵送林大参之任广西 其四
周文都伍伯饶马玄真诸友约钓河豚值雨弗果伯饶复遣人来约答之时玄 ...
邓督府欲得慈元记上石答之 其一
扶南访黄岩尹邝载道适来顾白沙两不值赋三侧韵 其三
种蓖麻 其三
赠黎秀才
赠陈秉常 其二
和答林方伯待用春日见寄 其一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读胡佥宪访缉熙榄山诗因为三绝句寄题山中书舍兼呈竹斋老丈 其二
寄黄仲昭
新年试笔
木犀 其一
挽林别驾汝和 其二
景易读书潮连赋此勖之
代疏答五羊诸友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 其三
赠梁景行赴春闱
藤蓑五首 其五
观物
次韵顾别驾留宿碧玉楼 其三
梅下杂诗 其一
赠李世卿六首 其四
宿云卧轩 其三
读近思录 其一
观时
偶阅岳季方题商山四皓图次韵 其四
德庆峡是年大水舟行不由故道
对菊 其十一
梦游衡山遇南极数老人来过却须先生作主与诸老对酌洪崖寿崖在旁歌 ...
铁汉楼
木犀四绝寄倪麟 其四
和答林方伯待用春日见寄 其二
谢东山惠广西酒
卧游罗浮 其二 度铁桥
示儿 其二
木犀 其六
杨敷别后有怀 其一
和答王佥宪乐用 其二
龙山吟走笔和陈冕 其五
山下别业
灌溉忽县尹送酒至
海北汪廷举新作怀沙亭修古书院冷香桥于海上遣使归图并求慕竹楼记 ...
次韵李宪副若虚白沙别后途中见寄 其一
慈母石歌
次韵胡提学访
春怀次韵陆放翁
次韵南山送蜜 其四
程节妇诗钟氏狂客之女
题民泽九日诗后
六月十夜枕上
和罗洗马韵
柳渡月下承苕溪翁约赏中秋月于潮连
江门钓濑与湛民泽收管 其一
湖西八景为罗修撰作 其七 飞舆横翠
寄李子长 其一
湖西八景为罗修撰作 其二 翠玄洞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