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袁氏知归卷 其二

题袁氏知归卷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阴厓水必到沧溟,石罅涓涓势已成。万古乾坤流不尽,望湖亭下更分明。

诗人陈献章的古诗

葵庵

明代 陈献章

葵花爱日臣爱君,臣与葵花共此真。试问春来桃李树,纷纷同者是何人。

次韵吴县博别后见寄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昨夜江门咏月归,今朝又领衡山诗。千仞冈头一振衣,乃见庐冈点化机。

慈母石歌

明代 陈献章

岩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为慈母石。慈母名来不可闻,巉岩兀嵂秋江碧。

我闻慈母名,起我父母思。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徒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逐日图生资。析薪与我代灯烛,鬻衣与我买诗书。

朝夕俾我苦勤学,戒我勿似庸常儿。况生我命苦多疾,父母提挈绵岁月。

一朝我病忽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父母衣我兮宁自寒,父母食我兮宁自饥。

我今身为一命仕,薄俸堪将备甘旨。二亲已去掩荒丘,薄俸还将饱妻子。

几回举箸食腥膻,默默不知双泪涟。收泪还将酒杯奠,杯奠不到音容前。

慈母石,世罕有,汝在江头天地久。我思父母不能养,恨恨当同尔齐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幸今赖有移忠孝。尚当竭力事吾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诗曰:谁化江边石,世传慈母名。神枯真可想,意得貌如生。

行路三回顾,题诗独见称。丹青在人目,千古共沾缨。

忆衡山呈世卿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今日山斋拥白绵,幽怀抱膝又经年。湘中忆我无归路,更住衡山几日船。

将如外海看山先寄道傍诸友

明代 陈献章

吾衰何所如,俯仰在一席。舍傍有小水,相望渺南北。

静久动乃宜,住多行亦得。朝往暮南还,路旁事旧识。

故人邀我饭,半饷吾未惜。东老对回公,神仙无恶客。

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 其三

明代 陈献章

天涯仙客病浑家,开过东风几样花。容易江山得重九,问君何地落乌纱。

梁文冠抄诗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口谩吟哦手谩抄,风坛疏竹昼相敲。不知今日沧溟上,天放何声此处高。

道经七星岩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百丈岩前石鼓鸣,山人今夜动山灵。同舟亦有知音者,共听乾坤第一声。

观时

明代 陈献章

山云将雨过桃溪,晚脱万红何处溪。年光也逐溪流转,已送啼莺过隔溪。

鹿洞盘耕

明代 陈献章

十亩林中半是塘,先生高枕自羲皇。有头伊尹方能任,月落芝田影渐长。

马文祥寄五气朝元垆至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隐者年来少在山,白云几片落人间。玉台小径蓬蒿底,吾对吾垆尽日閒。

梅下杂诗 其三

明代 陈献章

梅花信是菊花传,赏到梅花又一年。处士岂非诗俊杰,长官元是酒神仙。

次韵送藤枕

明代 陈献章

万事无心一片云,再来西华打眠人。紫藤一枕谁分付,尽日酣酣红树根。

送扇与万松庵

明代 陈献章

山中团扇织朱藤,小把还誇入手轻。见说高斋蚊嘴赤,夜深来扑老先生。

与杨敷投壶

明代 陈献章

矢战输赢更不疑,老年精力此壸知。君期大捷休疑手,我放微酡好避诗。

三舍避人心每下,一床对此意弥迟。乾坤妙用安排外,肯放丝毫到奕棋。

谢伯倚得孙送姜酒至

明代 陈献章

七十一年云水中,半江老隐旧知侬。一杯引满为君喜,伯倚今朝又作翁。

戏题张千户画松

明代 陈献章

张侯画松人不识,松不画横惟画直。上干青霄下盘石,倒卷苍龙二千尺。

神物安可留屋壁,变化虚空了无迹。不然恐遭雷斧辟,左手执弓右持戟。

取胜无过万人敌,侯莫画松费笔力。

宿云卧轩 其三

明代 陈献章

了无意绪向诸缘,到处茅椒可借眠。白日与人同在梦,不应疑我是神仙。

和陶 怀古田舍

明代 陈献章

君子固有忧,不在贱与贫。农事久不归,道路竟徒勤。

青阳动芳草,白日悲行人。沮溺去千载,相知恒若新。

出门转穷厄,得已聊一欣。甘雨濡夕畛,繁花幕春津。

独往亦何乐,耦耕多近邻。百年鼎鼎流,永从耕凿民。

赠化州守郑顺解官归

明代 陈献章

湖上鸱夷久买舟,清风明月几宜休。未知进退存亡事,只问归来郑化州。

陈献章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