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僧玘长老

赠僧玘长老

宋代 陈郁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功月舡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诗人陈郁的古诗

观铸剑

宋代 陈郁

良铁曾收汉益州,规模因塑古吴钩。
炉安吉位分龙虎,火逸神光身斗牛。
入水淬锋疑电闪,临崖发刃有星池。
知君斩却楼兰了,戏袖青蛇住十洲。

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

宋代 陈郁

天锡吟笺慰老怀,笔花文藻卷中开。
二分者有如此,一世之雄安在哉。
疁邑坟荒惟宿草,玉堂人去几秋槐。
诗仙应赴诗家供,一殿寒斋定一来。

寿史相

宋代 陈郁

松高当日庆生申,先占韶光恰一旬。
勋业已追□伊佐,文章独造孟轲醇。
千龄

赠勉周济川

宋代 陈郁

坐窗长记别时愁,欲讯平安尚未由。
客袂重来惊日久,义怀高甚薄云浮。
论心句好能令喜,到骨贫深不足忧。
更向吟边策勋业,江湖近日欠清流。

赠谈命

宋代 陈郁

术不与今同,肖名亦可宗。
学虽精象数,妙亦发鸿蒙。
政自愁傍午,胡为说并冲。
一来忘利禄,祗合问诗穷。

听杨君弹古操

宋代 陈郁

年来雅道类聋瘖,到处笙歌只劝淫。
肯抱焦桐闲访隐,应思尘世少别音。
离鸾别鹄皆风月,二典三盘不古今。
闻子细弹千载事,吟夫已见圣人心。

送诗友归西湖

宋代 陈郁

诗到西湖渐逼真,便当於此老吟身。
举头莫看王侯面,失脚恐为各钊人。
千载留芳惟好句,百年得意总微尘。
镵君姓字中兴集,留伴梅花岁岁春。

友人官满

宋代 陈郁

三年官满冰霜洁,一日春回宇宙宽。
曾向厅前种杨格,绿阴留与后人看。

得琴砚古雅堂

宋代 陈郁

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雕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
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
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
乃知旧物是答蹄,薰染皇坟归蚕纸。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贲文美承恩光。
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迩来相传贵不玉,或侈金屏夸绣缛。
心游目视溺豪结,继发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与君分。

为朱柳州赋足庵

宋代 陈郁

名庵以足关天理,须向庵中静处参。
底事此心无所欠,祗缘与世不生贪。
书淫过似专房乐,蔬食多於列鼎甘。
却怪紫芝曾漏泄,从来坤势阙东南。

上林归鸦

宋代 陈郁

夕阳鸦背斂残红,万点飞归傍帝宫。
应是上林棲宿隐,可曾惊散月明中。

毛梧竹惠诗真韵答赠

宋代 陈郁

三衢不住住王城,因向江湖得令名。
朝士有书常倦答,骚坛分韵每口成。
事临口画无遗策,交以心期肯待盟。
贻我高吟粘屋壁,琅篇珠字照山楹。

城东看柳

宋代 陈郁

翻暖为寒一信风,画桥南北岩西东。
春归杨柳无私意,深浅青黄自不同。

以七字律羽扇赠行

宋代 陈郁

匹马东淮两月寄,归衔俄尔带新资。
吟高已中唐人律,名重宜魁浙香闱。
彩舫香冲荷叶去,捷旗荣与菊花期。
赠君羽扇还知否,文阵千军可一挥。

苏堤晓望

宋代 陈郁

荷边清露袭人衣,
风里明蟾浴晓池。
凉影润香吟不得,
手扳堤柳立多时。

赋翁仲

宋代 陈郁

铜仙擎露秋风表,珍重刘郎千万寿。
老瞒鼎贻孙老谋,因逼此仙俱受垢。
仙宁折骨拒非招,耻为奸雄效奔走。
污名翁仲俾司门,口不能言自否。
洛阳宫殿一灰飞,天上此标独长久。
君不见堂隐霸城,万古六丁驱鬼守。

赠竹林翁

宋代 陈郁

为竹为花号不同,一般骚雅一般翁。
东风红紫飘零后,须持琅玕立雪中。

赠僧玘长老

宋代 陈郁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功月舡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淮西何总卿

宋代 陈郁

频年增灶起边兵,给饷谁先足万营。
凡有求焉皆越从,不言功者尚为卿。
朝家岂是无公谇,叔府如何不动情。
我为栈天天已许,且将勋业换长生。

声声慢(应制赋芙蓉、木樨)

宋代 陈郁

澄空初霁,暑退银塘,冰壶雁程寥寞。天阙清芬,何事早飘岩壑。花神更裁丽质,涨红波、一奁梳掠。京影里,算素娥仙队,似曾相约,闲把两花商略。开时候、羞趁观桃阶药。绿幕黄帘,好顿胆瓶儿著。年年粟金万斛,拒严霜、锦丝围幄。秋富贵,又何妨、与民同乐。
陈郁

陈郁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卒于德佑元年,年九十二。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工诗词。他的词婉转隐喻,但情调高亢,宣扬爱国思想,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著有《藏一话腴》4卷,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全宋词》辑其词四首。事见清同治《崇仁县志》卷八。

► 8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