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用令德韵题严陵祠

用令德韵题严陵祠

宋代 陈渊

价微良易酬,器博无近用。骐骥非良乐,万里谁能控。

萧王汉中兴,四海倚为重。谁为渊驱鱼,一呼百万众。

妙算环无端,奇功射必中。忘机谅未能,岂数汉阴瓮。

谁人钩尚直,倦作仪韶凤。应无万牛力,负此丘山栋。

羊裘又独往,苦语馀嘲弄。至今卖菜言,空记当时梦。

诗人陈渊的古诗

次韵李伯纪舍人招饮

宋代 陈渊

胸中造物可与友,笔下骚人真是奴。共传排佛似迁愈,独喜赋梅追未逋。

盘空未念鸱腐鼠,在野宁无驹束刍。时时造席闻妙语,谬辱知己非夷吾。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十一

宋代 陈渊

王通礼法士,谈道则未然。虽闻一字中,尚倚诸子偏。

区区尊孔子,未悟失其传。自圣犹不疑,续经何足愆。

香严寺洗足

宋代 陈渊

肩舆苦顿撼,步入山间路。崎岖历荆榛,砂砾窘芒屦。

披云造萧寺,弛担日已暮。僧房急解袜,一洗尘泥污。

瓦盘深及膝,汤暖得频注。须臾和气达,凛凛毛发竖。

翛然入无何,醉梦宁知处。此生事奔走,早晏失期度。

念兹顷刻闲,百日不一遇。啖蔗入佳境,钟响忽予寤。

蒲团赴微火,默坐聊箕踞。明朝尘沙黄,莫忆少陵句。

自浦城放船下建安寄庞几先 其一

宋代 陈渊

扁舟西下趁残阳,目断云边归雁行。短棹莫辞风浪恶,人间平地有羊肠。

谒罗养蒙辱示长篇次韵

宋代 陈渊

它时对语闻莺迁,青秧离离初插田。重来刈稻歌有年,浪过日月将谁怜。

故人落笔生云烟,胸中端有万斛泉。从来经笥谩便便,诗书何如一囊钱。

有时玉树落风前,仰视落日窥层巅。已知万古然不然,得处往往多忘筌。

正须青绫护醉眠,坐使士类归埴埏。不应直为莼鲈还,夜听秋雨穷遗编。

我今已办访戴船,日欲倚棹寒潭边。要当学海如百川,未信轲死今无传。

书室独坐

宋代 陈渊

春入庭柯寸寸蓝,风檐孤坐怯轻衫。青天白日从来好,柏树桃花子细参。

舟中初晴

宋代 陈渊

碧玉空江漾晓晖,水光浮簟影交飞。酒昏头重慵扶起,卧看蛟龙上客衣。

次韵杨丈夜寒直舍 其二

宋代 陈渊

銮辂盐车等是劳,便逢良乐肯鸣号。秪应末路歌牛角,不及寒窗秃分毫。

世事分明如昨梦,人情端的胜春醪。终当短艇从公去,俯仰江湖戏怒涛。

山寺早梅三首 其三

宋代 陈渊

丹萼犹含绰约肌,水边篱落雪晴时。此间妙得无言意,只有西湖处士诗。

奉和司录道中二首 其一 山行

宋代 陈渊

浪蕊浮花逐去程,流红应恨水无情。檐间颇厌催归语,木杪空怜唤友声。

念远却回鸿阵急,忘贫重到燕巢成。待凭物理追风御,怀抱如今喜尽倾。

容斋书事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南国馀梅润,东墙更竹阴。门庭迂市井,草树似山林。

客寄吾家是,斋居古意深。微风过枕簟,何有万黄金。

二月五日入都厅久坐候山甫不至厅前桃花一夜风雨落尽感事写怀

宋代 陈渊

簿书堆里只匆匆,过眼繁红夜雨中。可念青春看又老,一杯无计略从容。

邓端友临要阁五首 其五

宋代 陈渊

甘苦元从舌上知,竹间风味与谁期。万竿可斩从人说,一榻乘凉要自嬉。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三

宋代 陈渊

浊者为贤圣是清,古人无复论甘辛。因观表里如冰玉,始信荀杨未尽醇。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十

宋代 陈渊

扬雄窥圣域,何啻越距楚。断然著成书,准易与论语。

古来文字学,似此奚足数。谁谓千秋人,斯言果轻许。

与杨如愚四首 其三

宋代 陈渊

十年相见不予疏,亦记平生戏笑无。纵有伯禽堪寓意,可能终不记狂奴。

自梅花村回道中书壁四首 其四

宋代 陈渊

城郭初看委地红,川原今见绿蒙茸。惊人节物催华发,留滞穷山醉梦中。

戏题延平阁上 其二

宋代 陈渊

西风吹露湿峨冠,迥立三山二水间。后夜江楼应殢酒,一钩残月与谁看。

送张巨山著作使闽分韵得我字

宋代 陈渊

道山仙者居,是中乃置我。白前英俊前,糠秕出扬簸。

同寮事阔略,未忍弃衰惰。日闻所不闻,更欲学其可。

张侯廊庙器,文字粲藻火。一班见馀论,已足践青琐。

欣然取使节,去我何其果。无乃万斛舟,未授济川柁。

相携湖上别,酒尽重城锁。分离情已重,去住计谁左。

从来洞庭野,乘雁不加夥。何日西江潮,送我东归舸。

次韵李耸卿

宋代 陈渊

前辈风流晓露零,忽逢豪士壮心惊。雷霆落笔千人扫,珠玉成诗万户轻。

应许翰林追敏捷,肯容开府斗新清。向来乞米无佳传,端欲投瓜趣报琼。

陈渊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2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