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二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经年不复到庭除,又见秋风柳欲疏。看罢巧楼归小阁,床头重捡近来书。

诗人陈渊的古诗

郑漕生辰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钟间气,异禀刚且劲。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

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

桂花弄小春,晚香适再盛。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馀庆。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

和人独酌二绝 其二

宋代 陈渊

休论身外千端事,且醉花前一榻风。举盏但能邀皓月,隔篱何必唤邻翁。

次韵李伯纪舍人食了斋所寄石芝有感

宋代 陈渊

石芝附石元无根,有名不载农黄文。绛囊远致自东海,谪仙为向诗中论。

谈馀得味仍遭苦,未辨终甘莫轻吐。此言要自显真心,不比繁辞较钟乳。

太丘晚交谁独深,梁溪心如百鍊金。只应异代友元礼,许国有盟今更寻。

双鱼万里将芹子,妙意难名聊寄耳。馀甘橄榄正须渠,它日忠信今悟矣。

十五日过许夜雨暴作明日行四十里宿于颍桥又明日晴书时

宋代 陈渊

狂风撼平野,沙砾眯两目。笋舆我与君,道远疲徵逐。

惊雷一夜发,暴雨溢川谷。平明泥没趾,寸步不容续。

我生赋穷蹇,触处背天福。风雨岂不好,行路非所欲。

中途聊息肩,村驿便可宿。我劳固其分,端恐僵僮仆。

燎炉燃湿薪,傍舍酒初熟。安能浣愁肠,但取充饥腹。

中宵耿不眠,明月忽挂屋。揽衣起视夜,秣马亦膏毂。

人情易喜愠,天道有翻覆。阴霁那可知,去去无欲速。

和参谋参议寻春

宋代 陈渊

二老俱传正始音,春来诗思转精神。风前未展垂天翼,笔下空闻掷地金。

晓日若将开霁色,宿云先已弄轻阴。落花流水年年事,只恐桃源不可寻。

金銮两绝 其一

宋代 陈渊

雨过窗明夏簟虚,纷纷鸟雀静庭除。维摩丈室无人问,一枕薰风听粥鱼。

赠别杨至游三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和平简易是吾师,自有家风更问谁。不是妙年狂气歇,可能从我独无疑。

次韵茂通喜雨

宋代 陈渊

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和气自应回岁旱,丰年当复验秋高。

横流是处通飞鹢,归佩何时脱孟劳。要广江南千里润,须令天下入甄陶。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十一

宋代 陈渊

王通礼法士,谈道则未然。虽闻一字中,尚倚诸子偏。

区区尊孔子,未悟失其传。自圣犹不疑,续经何足愆。

过崇仁莫宿山寺书事

宋代 陈渊

驿路涂泥一尺深,竹舆高下历千岑。愁霖洗尽梅梢雪,把酒无人慰此心。

又用元韵呈时可

宋代 陈渊

古来兵出仅三旬,便欲修文格远人。图蔓可堪师已老,涤瑕当与俗更新。

舞干止杀知何日,卖剑归耕要及春。但得锄耰遍原野,饭藜何惜一身贫。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五

宋代 陈渊

访道寻幽历万山,神仙元不在山间。须知对面长相失,莫叹乔松去不还。

次韵从道夜宿推院

宋代 陈渊

谁遣参军阨所长,夜听铃鼓度修廊。风流偶未逢狂客,歌颂空惊逼骅郎。

莫恨骅骝縻皂枥,要令松柏饱冰霜。如闻委吏真劳扰,不许归田是孔方。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 其二

宋代 陈渊

少时自树立,劲气干云霄。一枕梦初觉,万古心何寥。

年来畏祸机,自悟空峣峣。小穷不必送,真隐谁能招。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男儿出处欲如神,莫谩将身过许人。今日万人看中鹄,挟弓持矢且逡巡。

次韵酬邓天启

宋代 陈渊

少年翰墨场,自姹穿杨箭。谁论第一功,不数曹参战。

圣门窥管豹,一斑时许见。弃捐忧患中,更欲资陶鍊。

两邓富文采,端可同席砚。投璧或未知,贾石谁敢衒。

小栟诗益奇,出语人所羡。过门遗新篇,无乃思与狷。

我怀古作者,临文频抚卷。孰能扫千人,期君当八面。

送遵道

宋代 陈渊

秋月隔疏帘,光体终隐微。捲帘试寓目,万里馀清辉。

人生异肝胆,同一造化机。君心乃余心,南北非相违。

三年迟君来,一见悟前非。况乃度寒暑,葭玉容相依。

与君忘年交,没齿其庶几。月色亦良好,君胡捐我归。

凝翠东峰

宋代 陈渊

东山欣仰止,岚光翠欲滴。驾言山中游,蓝衣照春色。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三

宋代 陈渊

弄云微月淡回廊,十室连甍占上方。谁道各无容足地,夜谈犹欲致时康。

木香花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翠袖青裙衬雪肤,雨馀终日醉相扶。祗应不使朱铅污,独抱幽香与世疏。

陈渊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2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