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陈忠平
香气侵灯晓,孤山梦一惊。曳枝春妒我,化雨孰怜卿。
风骨非关傲,乾坤只许清。且偕冰雪隐,那管蝶心情。
拟作
云何春睡足,人隔海天遥。齿臂痕应在,牵衣念早消。
梦如能够到,愁亦不须浇。慵起看双燕,相搀风雨桥。
霜降夜
海气凝成度鬓风,暗随冷雨到帘栊。心花一瓣无端湿,梦底销魂梦亦穷。
赋得『不许梅花寂寞开』二首 其一
一捧清光满夜台,风中云月共徘徊。可怜老树移寒影,自惜残躯罢酒杯。
人字有时难大写,天心到底未轻猜。撚些丝鬓搓成雪,不许梅花寂寞开。
绮萼
绮萼纷纷堕,飘零一霎烟。魂游将底处,序转正嘉年。
颓坐残枝下,冥搜大梦边。迩来风雨疾,舜日合相怜。
莫名兄将返美猫儿拟饯行杭州望湖楼有诗先寄予不克往次韵酬之
隔云遥向望湖楼,千里呼杯一醉休。恨不尽倾彭蠡水,为君洗却故园愁。
悼余正新先生两首 其二
青山迓词客,鹤翅共云垂。新作凄其句,疑难问与谁。
腊烟
腊烟沈岁杪,丝鬓引愁长。云欲度春讯,风偏作雨狂。
生涯多况味,一种是苍凉。何以销寒气,莫教撑在肠。
秋柳
乱絮不胜绾,纷披长短亭。千条风瑟缩,几点雨零星。
曲岸喷霜笛,苍波泛梗萍。剧怜烟月梦,都付去年青。
寻诗南山塘次韵江春兄初春游九江南湖公园
湖干颓草动微青,拟和新诗踏软晴。懒日漫烘山色煖,野凫试拨水烟清。
勾衣荆棘步无碍,藏涧人家喧有声。皱了春心风不管,拂开柳径一丝明。
黔中行吟 其十 拜访傅老仰斋宜春诗友留饮时剑川剑尘自丰城汝启 ...
奇岩踏遍访奇人,重整衣冠弹客尘。万壑沈酣枫点醒,一江舒啸韵流新。
丰仪乍识犹疑幻,热盏频飞始认真。八面风云同此会,既宜秋色料宜春。
春日偶感
回阳淑气旧田庐,青眼新开劫后馀。翠竹摇窗风作秀,香烟浮影梦成虚。
入时歌吹高难和,好古情怀奇可居。只是花繁春易老,满园瑞雨独愁予。
磬如兄以元夕诗见示次韵寄之
十里花灯欲闹春,烟光锦屑乱眸频。摧残梅影谁堪友,叩遍霜心竹可邻。
秦镜一开天广大,楚云乍霁夜清新。怜君高坐燕园里,犹念家山冷翠茵。
仲冬游小矶山三首 其二 答农友高君置筵依齿分得十一真
鸡鸣门启早,企伫认车尘。鲜橘佐香茗,清泉煮活鳞。
不胜杯酒醉,殊感古风淳。几度殷勤嘱,来年趁好春。
华胥
华胥国古久承平,频坼山河梦未崩。烈士轻身真有种,鲛人善泪亦幡能。
忍看幡为斯民落,浪说官凭此运腾。一事最堪沈一恸,每将浩劫话邦兴。
题枯树图应诗昆作业
不欲撑云破,落拓风霜里。天馀一点蓝,汝心或未死。
晓月
晓月转何处,海涯西更西。澄辉团有意,纷絮乱无题。
返影蓬山近,怜人燕翅低。远林雷虺虺,前浦复冥迷。
删稿
半生心血此中收,抚卷真难决去留。灯味深尝知世味,閒忧几误作殷忧。
有时好梦频催枕,无语清霜悄上头。稍喜墙隅不名草,盈盈未负一痕秋。
迎春杂诗十首 其四
和风轻吻柳芽初,换了人间旧市墟。好把柔情凝湛露,为侬一洗破烟锄。
寄秋
素心怀素志,逐我炎炎世。寒瘦外无情,酸咸内有味。
剪愁幽梦中,倚醉清芬里。最惜鬓边霜,深镌秋记忆。
迎春杂诗十首 其三
寂空啼破雁醒初,久冻春心点点苏。夜半楼台人独立,望云绵渺有书无。
陈忠平
陈钟祥(1809-?)字息凡,号趣园,贵州贵筑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历官沧州知府,赵州知府,著有《依隐斋诗抄》十二卷。► 423篇诗文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七
赋得『风物长宜放眼量』
遥贺红叶竹子弄璋之喜
拟绮怀应江右课外作业二首 其二
西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晨九江地震后口占
春湖月夜寄兴
寿矶山钓客花甲二首 其二
过乡居有所思二首 其一
豫章客中应江右诸子之邀郊游 其一 殊熠弟见招游梅岭跌水沟限沟 ...
黔中行吟 其三 叠韵三酬金水兄
闻皎月将调蕲春文化局诗以勉之
寄怀雪儿厦门
彊支腰疾加班转剧难寐听雨待旦爰成四绝句 其二
拟网怨
仲夏湘行之什 其四 赋答齐卿兄长沙祖饯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六 东林寺
丰城笔会四首 其二 奉和仰老邀茗诗
寄猫儿生辰
秋雁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五
秋夜不寐 其二
遥寄烛影摇红芳辰
过乡居有所思二首 其二
复过秋湖
醒醉
仰斋老寄示眉批拙作时已岁杪感动莫名长句谢之
寄红叶海拉尔客中
读山南流水集寄宗兄齐明先生
仙居 其七 景星岩
凭楼
霜意
雨如不惑有寄
错过荻娣生日补寄一首为谢
仙居 其九 神仙居
黔中行吟 其十一 仰老携吾等过道丰城殊熠亦自南昌至
新春试笔
江春兄垂钓有寄
桃红索句补记今春幽兰观桃不得事酬之
别秋
登弋阳龟峰
庚寅春望
儿将之西安就学诗以嘱
季秋环南山东湖游三次夏老尧夫韵 其一
除夜雨催诗寄贺新春
海风喜得千金四韵以贺
答江春兄清游之约兼致荣森学炳诸君子
眠书
次韵雨如丰城归来
云心演绎徐志摩诗偶然
重九后一日偕诸子再探陶家冲依齿分韵得五微
蕲春行吟 其三 黄梅五祖庙
寄怀向閒兄
有梦
鹊桥仙·七夕次淮海韵
辛卯仲夏蕲春之什 其四 题横岗山森林鸟瞰图
试笔应江右春社
江右诗社泰和年会之什 其一 奉答剧饮千杯江右诗社辛卯年会邀客 ...
苦旱得雨时近重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