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唐代 白居易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
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
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
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
[除苏州制云:藏于己为道义,施于物为政能。在
公形骨鲠之志,阖境有裤襦之乐。]
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
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
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
敢辞称俗吏,且愿活疲民。
常[常州]未徵黄霸,湖[湖州]犹借寇恂。
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怜。
[河北三郡相邻,皆有善政,时为铛脚刺史。见唐
书。]
制诏夸黄绢,诗篇占白苹。
[美贾常州也。美崔吴兴也。]
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自谓也。]
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
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
色变云迎夏,声残鸟过春。
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
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
[武丘寺也。郡内东南楼名也。]
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
暑遣烧神酎,晴教煞舞茵。
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诗人白居易的古诗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唐代 白居易

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
旱日干密云,炎烟焦茂草。
少壮犹困苦,况予病且老。
既无白栴檀,何以除热恼?
[华严经云:以栴檀涂身能除一切热恼而得清凉也。]
汗巾束头鬓,膻食熏襟抱。
始觉韦山人,休粮散发好。

赠昙禅师

唐代 白居易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长安正月十五日

唐代 白居易

諠諠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唐代 白居易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
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
花鬘斗薮龙蛇动。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须臾百辟诣阁门,
俯伏拜表贺至尊。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闻君政化甚圣明,
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体生疾苦心憯凄,
民得和平君恺悌。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骠乐骠乐徒喧喧,
不如闻此刍荛言。

井底引银瓶

唐代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
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
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
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
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
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
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
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
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
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
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
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
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
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

答客问杭州

唐代 白居易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
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唐代 白居易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柘枝妓

唐代 白居易

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红蜡烛移桃叶起,
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

唐代 白居易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通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
[慕巢及杨九、杨十前年来,兄弟三人,各在一处。]
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
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
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阴雨

唐代 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

唐代 白居易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
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不如来饮酒,酒伴醉悠悠。
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谙。雪霜行塞北,风水宿江南。
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不如来饮酒,仰面醉酣酣。
莫事长征去,辛勤难具论。何曾画麟阁,只是老辕门。
虮虱衣中物,刀枪面上痕。不如来饮酒,合眼醉昏昏。
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矻矻皆烧药,累累尽作坟。不如来饮酒,闲坐醉醺醺。
莫上青云去,青云足爱憎。自贤夸智慧,相纠斗功能。
鱼烂缘吞饵,蛾焦为扑灯。不如来饮酒,任性醉腾腾。
莫入红尘去,令人心力劳。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不如来饮酒,稳卧醉陶陶。

病中数会张道士见讥,以此答之

唐代 白居易

亦知数出妨将息,不可端居守寂寥。病即药窗眠尽日,
兴来酒席坐通宵。贤人易狎须勤饮,姹女难禁莫慢烧。
张道士输白道士,一杯沆瀣便逍遥。

少年问

唐代 白居易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
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戏礼经老僧

唐代 白居易

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何年饮著声闻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唐代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 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首也

唐代 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首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
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
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
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首,王首艰难示子孙。

宫词

唐代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代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唐代 白居易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杀。说着暂分飞,蹙损一双眉黛。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