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观田家

观田家

唐代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观田家译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韦应物观田家注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韦应物观田家赏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 “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万虫惊动,来写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另外“俱”字将农夫忙碌无一人轻闲点出,“就理”又写出农夫虽忙,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平淡,极炼如不炼。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

韦应物观田家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诗人韦应物的古诗

送苏评事

唐代 韦应物

季弟仕谯都,元兄坐兰省。言访始忻忻,念离当耿耿。
嵯峨夏云起,迢递山川永。登高望去尘,纷思终难整。

寄释子良史酒

唐代 韦应物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沣上西斋寄诸友(七川中善福之西斋作)

唐代 韦应物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川爱佳夕,望山属清朝。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南园陪王卿游瞩

唐代 韦应物

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

唐代 韦应物

宿雨冒空山,空城响秋叶。沉沉暮色至,凄凄凉气入。
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夜雾著衣重,新苔侵履湿。
遇兹端忧日,赖与嘉宾接。

县斋

唐代 韦应物

仲春时景好,草木渐舒荣。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
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闲斋始延瞩,东作兴庶氓。
即事玩文墨,抱冲披道经。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送陆侍御还越

唐代 韦应物

居藩久不乐,遇子聊一欣。英声颇籍甚,交辟乃时珍。
绣衣过旧里,骢马辉四邻。敬恭尊郡守,笺简具州民。
谬忝诚所愧,思怀方见申。置榻宿清夜,加笾宴良辰。
遵途还盛府,行舫绕长津。自有贤方伯,得此文翰宾。

上方僧

唐代 韦应物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杂曲歌辞。突厥三台

唐代 韦应物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重九登滁城楼忆前岁九日归沣上赴崔都水及诸…凄然怀旧

唐代 韦应物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乐燕行

唐代 韦应物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艳雪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唐代 韦应物

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
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蒨峭。
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
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
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乘月过西郊渡

唐代 韦应物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
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
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
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唐代 韦应物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

效陶彭泽

唐代 韦应物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送王卿

唐代 韦应物

别酌春林啼鸟稀,双旌背日晚风吹。
却忆回来花已尽,东郊立马望城池。

赠李儋侍御

唐代 韦应物

风光山郡少,来看广陵春。残花犹待客,莫问意中人。

李五席送李主簿归西台

唐代 韦应物

请告严程尽,西归道路寒。欲陪鹰隼集,犹恋鶺鴒单。
洛邑人全少,嵩高雪尚残。满台谁不故,报我在微官。

西郊游瞩

唐代 韦应物

东风散馀冱,陂水淡已绿。烟芳何处寻,杳蔼春山曲。
新禽哢暄节,晴光泛嘉木。一与诸君游,华觞忻见属。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唐代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大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