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后戏柬吴中亲知二首 其一

秋后戏柬吴中亲知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莫论楚客易悲哀,况值经秋信始回。抱影不知江上住,连宵微觉浪声来。

镜中白发千梳雪,屋里乌皮一寸埃。若问身心调伏否,相将都是不燃灰。

诗人程嘉燧的古诗

西湖逢曹莘野二首(丁卯在金陵汪景纯旧馆,

明代 程嘉燧

废苑荒台杨柳生,曾将艳曲教倾城。
画衫钿扇今谁在,无限西园坐客情。

庚午除夕

明代 程嘉燧

湖山斯夕与斯晨,不觉园梅又放春。
蜂似解衣延画史,泉来穿户岁茶神。
宁须守岁过咸舍,何用辞年恼比邻。
深愧皇天私老眼,东家贳我作闲人。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其二

明代 程嘉燧

旧馆森然松栝宫,耦耕今在墓田东。莺迁北郭求时鸟,鲲徙南溟语夏虫。

鸟鹊不劳三匝绕,鹪鹩仍占一枝同。君家突兀千间厦,大庇欢颜在此中。

同方季康栖虎丘铁佛房即事

明代 程嘉燧

山中客到栖山寺,时有兰舟载酒迎。
丰草卧来元似鹿,春花飞尽只啼莺。
水边人簇新图见,月出歌残旧恨生。
闲夜泬寥清磬后,荒萤野沼自纵横。

题诘溪郁振公梅花草堂二首

明代 程嘉燧

何人曾送草堂赀,几首巡檐索笑诗。
东阁去逢春动候,西溪邀宿月明时。
山空翠袖禁寒薄,雪紧青灯放焰迟。
烟角霜钟断消息,窗前一夜为相思。

送侯豫瞻谒选

明代 程嘉燧

十见家园春草芳,才看通籍谒明光。
骅骝道路争年少,乌鸟庭帏劳日长。
衣上不劳慈母线,禁中犹惮直臣章。
欲知世美承颜在,图史从来许范滂。

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

明代 程嘉燧

相看转觉此生浮,风月佳时不敢愁。
鸟鹊星河千里夜,暗蛩凉宇一年秋。
书回故国无黄耳,家远清宵总白头。
还忆阑干秋水阔,谢公无客自登楼。

八月十二夜次牧斋韵(秋水阁初成,共凭阑作

明代 程嘉燧

湖山风月属新收,一片高寒百尺头。
试手步檐曾不夜,振衣风磴魄知秋。
平疑素魄来窥发,直上青天可溯流。
何处鹊飞还绕树,八年看我走三州。

石冈园杂诗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出郭不知远,沿林新笋成。柳桥尘乍染,枳径雪初明。

客到山云起,鱼跳春水生。岩扉对轩敞,遥识读书声。

阊门访旧作

明代 程嘉燧

怅望吴阊百里余,故园兄弟日应疏。
多年华鬓丝相似,三月春愁水不如。
歌扇旧分桃叶渡,钓船今傍藕花居。
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较书。

题画(题帕二绝)

明代 程嘉燧

客路无媒类转逢,人间薄命是丹枫。
胭脂纵似桃花色,难挽春光二月红。

金阊曲

明代 程嘉燧

金阊潭水写金波,画烛红楼歌吹多。
长夜牵愁无远近,山塘一望似秋河。

雨后东皋宴集

明代 程嘉燧

花溪雨过有樵风,出郭琴尊会瀼东。
万柳晴熏黄曲动,半篙云破绿醅融。
醉吟正好追池上,啸傲何嫌入竹中。
此地春游多乐事,新知难值故交同。

正月四日张次公先生过遇琴馆留宿对雪即事

明代 程嘉燧

野翁犹自爱贫家,一笑柴门起暮鸦。
柏叶细倾元日榼,松萝频泼小春茶。
沉沉带雨檐花落,淅淅无风径竹斜。
破榻尚堪留十日,墙头浊酒未须赊。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吟君诗送春归日,我正颠狂欲湿衣。烛灭清歌高阁罢,酒醒疏雨镜船归。

慵拈雪镜愁边照,判遣风花醉里飞。预恐老添情转剧,明年春到兴先违。

七夕同受之坐雨偶吮墨作中峰夜雨因忆拂水山

明代 程嘉燧

山郭拏舟夜别师,竹房松阁总幽期。
影堂月落泉呜咽,无复疏帘看弈戺。

雨中同茂初闲孟过子薪村居即事

明代 程嘉燧

朝寒霢霢荡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客到杯香怜閤小,兴移墨漫爱窗明。

檐前树缺春山出,桥外天低野寺平。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风雨断柴荆。

答朱子暇见访同牧斋次韵三首

明代 程嘉燧

幽栖元不厌山深,把臂何人共入林。树下凉风中散客,窗间白日上皇心。

青苔果落空庭得,流水花香别涧寻。但恐鹤书知处所,不容高卧只如今。

答朱子暇见访同牧斋次韵三首(庚午春)

明代 程嘉燧

乘兴停舟草岸时,落帆高树鸟先知。
茶神句里看云过,草圣行间香露垂。
洗砚池香萦墨细,解巾松月逗眠迟。
夫君不浅中林意,流水空山待子期。

钱纯中挽诗

明代 程嘉燧

谁怜地下老明经,宿草坟头又化萤。
朽骨尚应思驾驭,朱颜终自惜娉婷。
一生辛苦为玄白,何处流传付杀青。
独有中郎铭不没,断虹斜日贯幽扃。
程嘉燧

程嘉燧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1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