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其一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山中还往亦无期,行乐何缘不暂随。顾曲那禁穷相眼,狂言容迕破颜时。

一群娇鸟花相逐,四壁寒蝇冻似痴。少小也谙曹植舞,灯前长袖自倭迟。

诗人程嘉燧的古诗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 其二

明代 程嘉燧

莫论肉响胜丝弦,含态含娇剩客怜。打嗓一声堪叫绝,须知妙处不关传。

张鲁生遣马迎过郊居话别

明代 程嘉燧

昨夜南桥有报书,侵晨骑马过郊居。
江村月出风阴后,花木凉生宿雨余。
新句意多难较稳,故人情在亦从疏。
清秋不浅茅斋兴,摇荡浮云信所如。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其五

明代 程嘉燧

乌皮几在十年闲,虚阁松声锁旧山。南巷岂须推大宅,东头只合借三间。

未甘洒扫专除室,不作侏儒笑抱关。却愧此身同社燕,衔泥来往傍人寰。

䨑云诗八首次韵 其五

明代 程嘉燧

十夕闲窗歌笑声,绿苔行迹见尘生。乱飞花片浑无赖,微露清光犹为明。

艳曲传来还共和,新图看去不多争。遥知一水盈盈际,独怨春风隔送行。

甲戌元日闻鸡警悟一首

明代 程嘉燧

风雨山楼鸡喔然,一声中夜感流年。
春生柏子心枯后,香到梅花鬓雪边。
赴壑蛇难遮尾驻,脱池鱼好救头燃。
心空唯有庞居士,解得饥飧与困眠。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明代 程嘉燧

万金一曲艺偏殊,谁效工颦学步趋。
水上盈盈逢洛女,桑间冉冉见罗敷。
腰肢结束元难有,杨柳风流得似无。
瞥眼繁华易惆怅,何如丈室对疏芜。

和韵酬黄蕴生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柴荆宴起客来初,偏慰衰容久索居。尽日长吟才子句,多时胜读古人书。

墙头新竹延高柳,门外清流映污渠。更约相从见披豁,祇应扶曳扫庭除。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旧识园梅与径蓬,新泉照眼后堂中。松明涧道余寒雪,草色筵开上日风。

颜面过年梁月白,欢娱今夕烛花红。它时守岁招呼近,只在藤萝水石东。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其三

明代 程嘉燧

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次牧翁泛舟韵

明代 程嘉燧

蚤闻南国翠蛾愁,曾见书飞故国楼。远客寒天须秉烛,美人清夜恰同舟。

玉台传得诗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

过唐正叔郊居漫题索和

明代 程嘉燧

小塘潮落碧氤氲,画舫青丝系绿筠。
野老襟期同夜雨,故人诗态似春云。
忘形饮痛披衣惯,捉鼻歌轻拥被闻。
如此风流俱合写,不吟举白便浮君。

画枯木怪石次比玉除夕诗韵

明代 程嘉燧

当年饯腊有秋茶,添却庭梅点岁华。
争喜小儿仍爱客,只嫌老子不归家。
池塘无梦伤春草,门巷多时厌雪花。
贫病亦知难慰意,漫图枯木向君夸。

庚午除夕

明代 程嘉燧

湖山斯夕与斯晨,不觉园梅又放春。
蜂似解衣延画史,泉来穿户岁茶神。
宁须守岁过咸舍,何用辞年恼比邻。
深愧皇天私老眼,东家贳我作闲人。

过长蘅画柳叹别

明代 程嘉燧

当时相送向京华,同见秋杨起叹嗟。
君自客回侬又客,漫天春恨似杨花。

正月十八夜宿长蘅家感旧和前次醉阁诗韵

明代 程嘉燧

山楼梅萼垂垂夜,把烛低回小倚栊。
坐久心情元约略,酒阑头鬓太冬烘。
流年灯罢残更月,旧事庭前半树风。
却喜故人今未贵,依然萧寂类禅公。

西湖逢曹莘野二首(丁卯在金陵汪景纯旧馆,

明代 程嘉燧

废苑荒台杨柳生,曾将艳曲教倾城。
画衫钿扇今谁在,无限西园坐客情。

䨑云诗八首次韵 其七

明代 程嘉燧

夜半空阶细雨声,晓寒池面绿萍生。悠悠春思长如梦,耿耿闲愁欲到明。

三月天涯芳草歇,一番风信落花争。茫茫麦秀西郊道,不见香车陌上行。

仲冬同周虞卿葛震甫郭圣胎恒光牧隐二上人石

明代 程嘉燧

都门残腊忽经三,集别围炉话小庵。
六载归程犹泽潞,几人乡国并东南。
天涯涕泪遥难忍,塞外风沙老讵堪。
即日遂良须尽白,还家弥勒与同龛。

伍相废祠(百花洲上有元人郑元祐碑,偶同不

明代 程嘉燧

吴宫旧事满陈荄,伍相残碑剔藓苔。
碧血未随荒沼没,素车空驾怒潮来。
但闻楚水犹金濑,莫问秦庭已炬灰。
落日寒鸦倍惆怅,百花原上一僧回。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城坳水转见山穷,一壑平分置此翁。粉堞丹崖排闼上,朱阑绿浪到门中。

言公巷北春泉黑,老子祠西夕气红。认取主人巢屋去,不知城市与新丰。

程嘉燧

程嘉燧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1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