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 其二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 其二

明代 程嘉燧

莫论肉响胜丝弦,含态含娇剩客怜。打嗓一声堪叫绝,须知妙处不关传。

诗人程嘉燧的古诗

过唐正叔郊居漫题索和

明代 程嘉燧

小塘潮落碧氤氲,画舫青丝系绿筠。
野老襟期同夜雨,故人诗态似春云。
忘形饮痛披衣惯,捉鼻歌轻拥被闻。
如此风流俱合写,不吟举白便浮君。

纟互云诗八首次韵

明代 程嘉燧

闲坊归处有莺声,白发伤春泪暗生。
无计和胶粘日驻,枉拚不睡泥天明。
千场绿酒双丸泻,一朵红妆百镒争。
不见等闲歌舞散,风前化作彩云行。

姑孰道中见梅花

明代 程嘉燧

燕南蓟北限春光,瞥见江梅剧断肠。
花被雪禁犹黯淡,影遭风横正郎当。
斜临官道窥邮骑,开傍旗亭扑酒香。
才是玉门关外客,莫凭羌苗诉昏黄。

题诘溪郁振公梅花草堂二首

明代 程嘉燧

何人曾送草堂赀,几首巡檐索笑诗。
东阁去逢春动候,西溪邀宿月明时。
山空翠袖禁寒薄,雪紧青灯放焰迟。
烟角霜钟断消息,窗前一夜为相思。

书去春画钟陵霁雪

明代 程嘉燧

帝城灯罢雪嵯峨,二月风光峭未和。
驰道残霙犹骇马,龙池新柳已如鹅。
蒋山出雾春罗薄,秦水含星晓镜多。
日暮歌钟何处发,五侯门馆夜经过。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

明代 程嘉燧

聚首何嗟两鬓蓬,开怀且付百壶中。
辞寒未要封条雪,占稔先宜花囤风。
守岁银花飞水白,朝玄笼烛殷山红。
去年今夕残缸里,百炼相思寄浙东。

感别半野堂叠前韵

明代 程嘉燧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
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
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
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书去年临别画疏林暮鸦与季康

明代 程嘉燧

荒林几点隔江山,犹是离心落照间。
从此邗沟自明月,寒鸦无数夜飞还。

送李茂修还山省母

明代 程嘉燧

男儿远图几年志未得,引领弯弧向属国。
秋风辞家今始归,颜状惨淡气抑塞。
忆昨荐士尚书郎,知尔善射闻四方。
中丞侧耳识名字,辕门长揖生辉光。
西秦猛士昨灵夏,长弓大刀仍善马。
令与较射丛万人,齐声共呼出君下。
来趋幕府何逡巡,报国无阶自致身。
里中轻薄休相笑,陶母厨间正苦辛。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吟君诗送春归日,我正颠狂欲湿衣。烛灭清歌高阁罢,酒醒疏雨镜船归。

慵拈雪镜愁边照,判遣风花醉里飞。预恐老添情转剧,明年春到兴先违。

水上倡楼

明代 程嘉燧

水树风帆隐伎楼,微明远岸浊河流。
也知一望堪肠断,暮雨无人在上头。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 其二

明代 程嘉燧

莫论肉响胜丝弦,含态含娇剩客怜。打嗓一声堪叫绝,须知妙处不关传。

阊门庑隐居题画

明代 程嘉燧

老去何辞嫌我真,疏帘元不隔红尘。
春山染出还如笑,莫为栖栖也笑人。

雨中宿受之馆惜别

明代 程嘉燧

别馆风花急,停舟问数移。
莫辞经夜宿,已值暮春时。
身远归难定,家贫出每迟。
消魂南浦上,不觉泪如丝。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

明代 程嘉燧

缓节安歌妙入神,玉盘铃走串珠匀。
小姬情事防人觉,挽着双蛾不肯颦。

朝云诗五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买断铅红为送春,殷勤料理白头人。蔷薇开遍东山下,芍药遗将南浦津。

香泽暗菲罗袂解,歌梁声揭翠眉颦。颠狂真被寻花恼,出饮空床动涉旬。

钱纯中挽诗

明代 程嘉燧

谁怜地下老明经,宿草坟头又化萤。
朽骨尚应思驾驭,朱颜终自惜娉婷。
一生辛苦为玄白,何处流传付杀青。
独有中郎铭不没,断虹斜日贯幽扃。

张卿子汤稚舍泛舟看荷花

明代 程嘉燧

主客琅玕烂熳同,快哉谁为乞天公。
低昂霞绮船头浪,狼藉玻璃碗面风。
蠲暑可忘吹大小,析酲聊复辨雌雄。
飞花度水来何处,折尽西陂劝酒筒。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程嘉燧

旧识园梅与径蓬,新泉照眼后堂中。松明涧道余寒雪,草色筵开上日风。

颜面过年梁月白,欢娱今夕烛花红。它时守岁招呼近,只在藤萝水石东。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其四

明代 程嘉燧

出户褰裳揽子裾,绝甘分少肯留余。未烦马汗曾充栋,不及牛腰毡借车。

包裹旧毡怀半砚,簏藏退笔挈中书。年来种豆南山下,草长苗稀计已疏。

程嘉燧

程嘉燧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1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