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文斗山谒选北行舟过大通赋诗留别并出丹霞题咏见示用韵赠行 ...
曾留丽句在丹霞,词客登临羡作家。一去篮舆谁继轨,重来粉壁见笼纱。
程门剩有齐腰雪,潘县添栽满眼花。雪后花前相忆否,春风何处不桑麻。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曲折避榛芜,俛仰随朴樕。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下临放生池,出入饶水族。
菱芡自浮沉,海潮遂停畜。坐来风雨过,轻寒袭巾服。
静对溪云生,细数凫鹥浴。不觉远烟暝,山厨具蔬簌。
雕胡盈瓦盘,藜羹胜粱肉。茗苦井泉甘,何事醽与醁。
野人有真性,大道无可欲。灵蛇尝欲饥,偃鼠易知足。
但愿澹无营,枯肠称饘粥。洗钵临清流,黑甜眠曲录。
与世任平怀,无门亦无毒。提起竹篦子,何尝有背触。
多谢贤主人,兹恐游不数。安得半把茅,溪边深结筑。
当年折脚铛,誓愿追芳躅。
君不见日光西没月东出,大地晴阴是何物。良辰美景无二三,风雨晦明常六七。
白雪多从脑后生,青山半向尘中失。人生能得几多时,知己灯边频促膝。
我惯香山三十年,我住东林才半日。半日閒人半日忙,送往迎来非一一。
黄昏客散掩荆扉,水亭月上风萧瑟。周生缪生兴独高,出门畏与时流匹。
孤城吹角巷无人,自抱衾裯到蓬荜。相逢大笑腐儒禅,解道非心亦非佛。
殷勤留客话深宵,手拨寒灰煨榾柮。一更明月二更云,半夜雨声喧蟋蟀。
微云细雨眼前过,依旧孤光生白室。底事明明举似君,净似琉璃黑如漆。
坐到天明捲幔看,君不见月光西没日东出。
结交可一不可二,前有难兄后难弟。而兄于我知最深,彼此忘年仗声气。
相逢恰在闹场中,目送蜚鸿薄权贵。老人自号黄石公,孺子可教将无同。
稠中肝胆笑相许,高谈四座生酸风。一朝聚散如反手,旧游零落悲秋蓬。
郢人已死不足道,匠石运斤身已老。粉碎虚空不自知,前路生涯半枯槁。
后来见弟如见兄,不堪回首伤怀抱。羡君好善不好钱,羡君买书不买田。
三世遗编重检校,两朝文献推丹铅。枣梨价重长安纸,缣缃擎出归经筵。
膝下佳儿今叔度,执简趋庭穷典故。相将邺架绍箕裘,惆怅桑榆歌薤露。
手泽长留万古心,酸风摧折三珠树。玉楼命驾弟从兄,华萼追欢向九京。
穗帐银灯吊孤影,山阳铁笛呜呜鸣。茂陵他日求遗草,缑岭何年返晋笙。
我在东林林下住,白社先推贤地主。溪边无复过蓝舆,池上花开怅延伫。
因君念我意中人,碧血丹心半尘土。黄粱已熟人未醒,唤起二难相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