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集李绝句十八首 其十三 过柳青村

集李绝句十八首 其十三 过柳青村

明代 程敏政

不知园圃是谁家,开尽无名草木花。今日倚阑添懊恼,人言落日是天涯。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集李绝句十八首 其十五

明代 程敏政

泪滴金杯不自知,天孙何约是来时。骑鲸别后无寻处,一步寒郊一惨眉。

送唐御医致仕还嘉兴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堂扁如心到处闻,铁厓词赋始丰文。还家开卷遥相忆,广巷高楼隔暮云。

挽谢太守士元母

明代 程敏政

白箬山隐隐,白箬水沄沄。一抔松下土,重是恭人坟。

恭人陈氏姬,长作谢家妇。厌彼时俗妆,佐此东山父。

谢庭本馀庆,兰玉生何蕃。中挺一枝秀,色映阶墀萱。

异产不凡材,国香动天子。鼎食来黄堂,恩纶下丹扆。

方期冰雪操,晚共慈竹长。那知显扬地,遽成草木场。

阃范多清风,人生一流电。名附有道碑,事可列女传。

不见白箬阡,为歌白箬篇。寒云起闽峤,游子应潸然。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万里沉沉水拍天,诗人犹记夜鸣舷。醉来直上金山寺,酌取中

四月五日微雨免朝与李太史世贤步出皇城门喜

明代 程敏政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宸。
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道留春。
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
独喜联镳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 其一 文崖

明代 程敏政

卓笔峰高半入云,秀钟人物迥超群。山川一日收灵气,留得扬雄死后文。

兖州东南望孔林居人谓之夫子冢云在九龙山下其山九峰故名

明代 程敏政

阙里何年到,匆匆一望间。人言夫子冢,正在九龙山。

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 其五 斋所用世贤 ...

明代 程敏政

斋居门对此山幽,且拂枯枰角两筹。百里风尘劳法从,四陵云气想宸游。

官奴识路行篝火,客子凌寒坐拥裯。不尽往来分榻意,遣情时藉管城侯。

上林清趣卷为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赋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绿树阴阴百鸟啼,上林遥在帝城西。一官向此开清署,赢得新篇取次题。

乙未十一月十六日长至有感

明代 程敏政

吟须再见一茎霜,愁思应随一线长。月色也从今夜减,酒怀争似少年狂。

海榴漫说偏多子,乔木谁怜隔异乡。好是浮名归未得,十年辛苦尚为郎。

暮雨夜泊

明代 程敏政

黑风摧山雨如注,未到下邳无泊处。暗中杂遝人语声,且逐淮南漕舟住。

淮南漕舟三百强,粉宇舵楼成堵墙。轮更转箭镇相续,似觉人人嫌夜长。

灭烛悠然倚床坐,远村曙鸡闻一个。前途早有役夫来,岸东相呼岸西和。

题柳文范舍人画右军观鹅便面

明代 程敏政

晋帖纷纷逐逝波,画中徒见右军鹅。家鸡亦有临池兴,未必元和愧永和。

题林良画

明代 程敏政

一鹭閒依翠藻行,一禽飞绕绛桃鸣。辕门昼静无矰弋,何限春风笔下情。

集古八绝 其一 汊口

明代 程敏政

二水中分白鹭洲,人家多住竹棚头。眼前有景道不得,长夏江村事事幽。

分得洁蔬供膳为黄岩谢良温孝子赋

明代 程敏政

采采园蔬翠堪把,粪不污茎水清洒。晨亲又过午亲来,长跪奉盘供膝下。

于乎奉亲易,说亲难。爱儿不脱儒生酸,藜藿到口皆成欢。

成化乙未元夕观灯应制

明代 程敏政

万岁山头春月圆,万岁山下霏祥烟。莲花漏水尽一刻,火树百枝光烛天。

条风东来送新暖,低飏星裘动黄伞。九重金阙倚岧峣,四面红云蔟箫管。

慈闱更欲亲承欢,綵棚十丈空中攒。随山移仗不知晓,应制还催供奉官。

五朝故事传来久,乐与民同上元酒。想像先皇得众心,尚有灯词播人口。

太平喜是百载过,边燧不惊天气和。古来张弛皆有道,实心一日非为多。

咏史十四首 其十四

明代 程敏政

宏范北元帅,世杰南将军。两人本兄弟,奉主各致身。

厓山

渡滹沱河

明代 程敏政

寒风挟霜起,冰浪从西来。下触断桥柱,碎此千琼舟。

流响甚清冽,惊波屡盘洄。官舟大如掌,疾棹过南隈。

古来济川人,感激多良材。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十

明代 程敏政

眼中珠玉未为多,奈此忧民遣兴何。愿得天瓢一倾泻,笔端风雨共霶

谷庵为吴医沈公美赋

明代 程敏政

沈翁隐侯裔,素医而好儒。有方不自秘,云是溯洄书。

绕庵播嘉种,岁岁勤菑畬。平生活人手,荏苒七十馀。

种谷如种药,心与造化俱。岂徒一身饱,固欲周乡闾。

时今生色者,一半回敷腴。永怀居药翁,慨彼肉食徒。

安得味斯语,仁寿跻寰区。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