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九龙山,下有鸣玉声。苍藓络深罅,溅溅流石泓。
逝人一回首,倒影下空明。峰头陆羽祠,俯瞰若有情。
峰麓听松庵,织竹存遗铛。我昔停征车,凭阑濯尘缨。
一�头毛发爽,再饮肌骨清。中
我有浩然气,充之塞乾坤。一蹴苟失养,此志日已昏。
汪君婺之彦,烈烈前王孙。穷年事探讨,成性将存存。
昭示揭华篇,如在孟氏门。岂无媚学子,日夕攻讨论。
所思在葩藻,谁解植本根。若人乃超然,德性行以尊。
永言勿自馁,坐使民风敦。
赤日行天中,歘若飞火轮。炎光一回薄,勃勃来蒸人。
山云惨不兴,池水枯无津。花枝半怃悴,物色多酸辛。
羁怀苦不释,奈此朱明辰。虚堂敞前楹,夐寂无四邻。
古槐荫庭除,扫地铺藤茵。冷然生细爽,拂拂清我神。
丝桐一挥手,岸此华阳巾。玄蝉起长号,微风动青蘋。
世鞅少息肩,忽忆江之滨。园池既潇洒,竹树清无尘。
念我群从友,欣然奉双亲。整冠自叹息,悲哉游子身。
枫桥岸侧鸡乱鸣,枫桥水边舟欲行。老稚欢呼吏人拥,云是刘侯朝帝京。
刘侯爱民如赤子,三岁大朝今岁始。循良定作好诸侯,清白曾夸真御史。
枫桥之水来吴江,刘侯惠泽如水长。王程有期不可挽,起舞再进黄金觞。
明年二月春满野,一路垂杨翠堪把。焚香结綵预相期,还向枫桥候车马。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