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绿鬓朱颜太师子,清晓彤庭拜恩旨。一日诏领千人军,总道太师今不死。
太师勋德天下闻,遗编满架留香芸。诗书韬略付两子,池上凤雏原不群。
伯氏才华重司玺,君也奇功著边鄙。由来难弟复难兄,世家谁及南阳李。
居然隽爽薄贵游,凛如雕鹗横高秋。观君骨相岂凡种,积善自古生公侯。
几许青年美声价,广坐稠谈不相下。金门夜直分虎符,玉陛晨趋候龙驾。
白马锦衣光射人,东风满路飞香尘。天家雨露今更渥,勉图莫负嫖姚身。
老生旧是门墙士,半世归耕本无似。酒酣击节成短歌,万里云霄壮君志。
我有浩然气,充之塞乾坤。一蹴苟失养,此志日已昏。
汪君婺之彦,烈烈前王孙。穷年事探讨,成性将存存。
昭示揭华篇,如在孟氏门。岂无媚学子,日夕攻讨论。
所思在葩藻,谁解植本根。若人乃超然,德性行以尊。
永言勿自馁,坐使民风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