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因与于文远郑时清同步东城上晚归得诗六绝 其四 斗子山问高庙驻兵处

因与于文远郑时清同步东城上晚归得诗六绝 其四 斗子山问高庙驻兵处

明代 程敏政

石址犹存旧将台,青山如斗画中开。至今草木增颜色,知是先皇驻跸来。

诗人程敏政的古诗

书仁里族侄佐时家庆卷后八绝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古来耕读两相循,立志谁堪慕有莘。闻说一犁春雨后,绿阴长作带经人。

黄茅冈

明代 程敏政

舣棹来登乱石冈,几间茅屋水天长。桑原麦垄人行处,曾是苏公旧猎场。

隐士五首 其二 沮溺

明代 程敏政

辨士朝入境,莫享禄万钟。胡为两遗老,垦此荒田中。

行行问津者,日晚悲途穷。邯郸杀鸣犊,颈血流殷红。

临河返车辔,太息尼山翁。

请杨贮春太医为栽盆莲

明代 程敏政

老手栽莲不众同,绕阑栽药未论功。凭君为致西湖种,添我山棚十丈红。

题傅曰川谕德蜻蜓便面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五月京华吹旱尘,江乡风物系情频。满陂绿水连堤草,雨后蜻蜓不避人。

留别沧州守禦赵将军诗三首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骨肉相违岁几更,偶然离合更关情。家传只有龙韬在,一卷殷勤付馆甥。

桃源行为扬州王彦平太守题画

明代 程敏政

前村鸡鸣后村应,四山如城石无磴。男耕女织自春秋,不许世尘通一径。

绕溪种桃无杂花,十里五里明朝霞。穿花作路记来往,秦虐不到山人家。

捕鱼深入者谁桃,鸣榔忽过青山趾。溪亭老翁疑且惊,失路何人误来此。

小问市朝经几主,客云有晋今太康。邀归恋恋作鸡黍,屈指悠悠悲海桑。

异事流传宁复再,神仙已远丹青在。昌黎有作诚得之,馀桃虽工亦何逮。

我尝三复柴桑吟,桃源楚地幽且深。楚人雠秦不相屈,忠义谁明千载心。

竹鹤老人年九十,点染生绡墨犹湿。楚江山水晋风神,却似身曾到原隰。

维扬太守开别筵,披图细玩春风前。兴酣一订武陵史,为君改赋逃秦篇。

饮王氏园亭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鸡犬深深曲径通,意行何必问西东。井亭杨柳交加处,木槿花开一树红。

蒲窗清隐为蔡德馨赋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叶叶都含淡墨痕,窗前生意蔼然存。摩挲九节如堪斸,误遣山童为洗根。

送周长嵩

明代 程敏政

书院当时借榻眠,壮游曾赋宛陵篇。因君忽记乘轺日,来往悠悠十四年。

大坂行一首奉挽汪隐君夫妇并赠其子佥宪希颜

明代 程敏政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

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

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

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

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

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

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秋日杂兴二十首 其一

明代 程敏政

溪堂客散后,败叶鸣秋雨。幽人读易罢,孤坐妙无语。

纷纷雀争丛,噭噭雁投渚。羲驭何停机,新凉忽如许。

掩关一欣然,惊心向来暑。

诗例奉送倪学士舜咨清明谒陵之行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青山见客无生熟,白马随春共疾徐。谏议庙前来去路,感时应复到吟馀。

八月九日醉书 其五

明代 程敏政

纳禄归来荷主恩,看书终日掩柴门。却惭相爱惟明府,能尽山家酒一尊。

集古八绝 其六 谒忠壮行祠

明代 程敏政

松花风煖庙门开,百亩庭中半是苔。怅望千秋一洒泪,安危须仗出群材。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 其八 美联芳

明代 程敏政

羡君好昆玉,次第起黄甲。平生春秋学,衮钺共书法。

宛如双凤雏,瑞此文教矗。矗矗青云间,高举力不乏。

诗梦恊春草,词源倒秋峡。持之问苏公,才名可相压。

过分水庙戏成棹歌六章 其六

明代 程敏政

老郎荷锸开浅洲,小儿曳缆送官舟。朝朝去见垂杨柳,不管流离苦到头。

题画赠刘挥使还新安 其二

明代 程敏政

苍山老木涧声长,入眼分明似故乡。把酒赠君东郭路,不堪心逐雁南翔。

分得湖水挼蓝为戚里孙雪亭锦衣赋

明代 程敏政

鹫岭东来百亩蓝,涧毛溪发共䰐鬖。镜光冷浸幽堂外,黛色浓拖隧道南。

远脉已培先业厚,涓流宁比圣恩覃。寻源记取山中路,蔽野犹存古石楠。

船窗新糊喜晴偶得一绝柬郑万里

明代 程敏政

新纸船窗似雪篷,晚晴初上夕阳红。披图为客题诗句,稍类南山竹院中。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6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