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王伯循佥事将上江东留别

次韵王伯循佥事将上江东留别

元代 大欣

江南江北白云秋,随分高情且宦游。醉著氍毹归月下,梦披葭苇钓槎头。

光生玉宇秋先见,气肃银河夜不收。明日绣衣终远别,看山不尽更登楼。

诗人大欣的古诗

次韵送寥天与

元代 大欣

楚江送客暮帆开,眼底何人识异材。后夜月明潮又满,青山空绕雨华台。

过淮河口

元代 大欣

水次千家市,蛮商聚百艘。扬徐元接壤,河泗此交流。

乘传陪天使,浮杯任海沤。夜凉瞻斗柄,想见上林秋。

送萨天锡照磨赴燕南宪幕

元代 大欣

萧寺留诗别,高怀不负公。江声元自急,山势古来雄。

下榻疏钟雨,登台落木风。重来无几日,除道避乘骢。

骏马图

元代 大欣

世无伯乐亦久矣,骏马何由千里至。披图犹似得权奇,岂伊画师知马意。

何人致此铁色骊,旋毛绕腹新凿蹄。帝闲远谪天驷下,驰来月窟浮云低。

古王有土数千里,八极周游宁用尔。方今万国效奔命,合遣龙媒献天子。

飙驰电没争辟易,万里所向无前敌。男儿马上定乾坤,腐儒诗书果何益。

几愁骨折青海烟,黄沙野雪穹庐前。幸逢好事写真传,似向长鸣谁与怜。

嗟我身如倦飞鸟,十年茧足愁山川。安得千金购神骏,揽辔欲尽东南天。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二 东窗看山

元代 大欣

微茫翠浪泻青瑶,木末斜分鸟道遥。云敛江亭初过雨,月明津树欲生潮。

崖根橘柚知谁种?涧曲茅茨许共樵。不羡东山携妓看,堆盘鲙玉映红绡。

送郭干卿学士赴奎章阁次赵鲁公韵二首 其一

元代 大欣

岁晏俄闻上国行,安车可是暮年情。早朝翠雾沾衣湿,夜直银河入坐清。

社稷忧勤霜鬓短,江湖归梦钓丝轻。相携不尽丁宁语,歌断骊驹白下城。

米元晖江山秋晚图

元代 大欣

红树宜秋晚,澄江媚落晖。扁舟如唤我,莫待白头归。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五 赏心亭

元代 大欣

碌碌从人愧抱关,赏心应共鹤飞还。孤舟野水东西渡,落日长淮远近山。

神鼓乍喧香雾合,宾筵初散绿阴间。相思咫尺长相隔,一似河流九曲湾。

次韵宁宣尉

元代 大欣

将门三叶贵,古剑削霜硎。雾卷乌蛮净,风生碧海清。

投壶惊甲帐,飞墨动云屏。未惬清游兴,松房听雨声。

虞伯生学士以五诗赠一上人蒙见及一公将归蜀谒赵鲁公次韵二首 其 ...

元代 大欣

鲁国数年书疏断,每思高会听云和。别时有约终相觅,绵竹江头雨一蓑。

次韵答石室元晦二首 其一

元代 大欣

不审往来相熟未,青衣迎棹惯看人。糗餈分饷家家似,薯蓣炊香顿顿新。

孤屿图为雁山德长老题

元代 大欣

澹烟疏树月朦胧,路隔寒潮断复通。添个茅庵分我住,明年飞锡海门东。

次韵马昂夫总管饮仙桥诗

元代 大欣

铁锁高悬隔杳冥,仙桥有路上瑶京。夜凉暗觉潜蛟动,晓色微看素练平。

坤极尚遗神禹力,山灵空识祖龙名。烂柯旧事凭谁问?石柱题诗薜荔生。

送何彦敬赴山东宪幕

元代 大欣

风物中州美,人材圣代优。恢恢光岳合,肃肃羽仪修。

省署千官盛,台纲众目收。诸公多汲黯,文掾独何休。

健笔回天险,精机洞鬼幽。霆奔群蛰奋,鳌负五山浮。

责己常存恕,知人庶寡尤。平生周礼乐,后世鲁春秋。

西极销锋镝,坤维得缀旒。元功推卫霍,首罪窜共兜。

陈宝无祠雉,桃林已放牛。九天行日月,一命重山丘。

幕府非閒散,山东且胜游。飙车驰羽檄,霜刃避吴钩。

白下诸侯酒,淮南使者舟。风清捎退鹢,月冷动潜虬。

历数无双士,谁为第一流?托交惭素昧,道术得相求。

尘土缁衣涴,山林白发羞。送君因有感,暮色起沧洲。

虞伯生学士以五诗赠一上人蒙见及一公将归蜀谒赵鲁公次韵二首 其 ...

元代 大欣

醉罢蒲萄金叵罗,散华方丈写伽陀。扁舟许我从公去,浩荡江沤万里波。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元代 大欣

江表风流辱宠临,青山无恙只如今。高陵云合遗金化,秋浦凉生书玉沈。

吏散图书斋阁静,公馀女乐后堂深。题诗石壁山灵护,莫遣春风薜荔侵。

杨执中幼与予同舍自予去乡里一别四十五年矣乍见俱不相识承惠诗二 ...

元代 大欣

勋业双蓬鬓,江湖万里心。扣舷山月近,攲枕夜涛深。

多士怀东观,何人赋《上林》?只将弦上趣,《白雪》写遗音。

高彦敬尚书墨竹

元代 大欣

西域高侯自爱山,此君冰雪故相看。苍梧帝子秋风泪,翠袖佳人日暮寒。

妙处宁论铁钩锁,深情莫报翠琅玕。诛茅何处阴厓底,静看梢头玉露漙。

次韵奉答吴可堂左丞致政寓九江见贻

元代 大欣

晚节陶元亮,平生贺季真。鸡豚栗里社,宾客午桥春。

风物三生梦,功名百岁身。种莲毋负约,金地不生尘。

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

元代 大欣

华压雕阑护玉墀,光涵珠网耀摩尼。室空谁问维摩病,才绝徒怜人恺痴。

尘土污人思自奋,云霄举翮欲何之。期君台阁鹓鸾集,濯濯清风慰所知。

大欣

大欣

(1284—1344)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陈,号笑隐。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54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