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大欣
佛国亲登七宝墀,见超无见总持尼。情尘空尽还同俗,结习都忘不断痴。
东岭云归招共宿,北山鹤怨任他之。吾徒未识毗耶老,衣染天华不自知。
次韵吴閒閒宗师赠茅山徐真人
当年野服谩朝天,不羡稽山贺老船。翠蜃夜蟠金井月,采鸾朝下玉炉烟。
俄闻劫烧嗟灰墨,还见宫城庆醴泉。莫道仙人无白发,步虚声里又年年。
舟至通州夜雨大作
明日京华拂面尘,穹庐如雪马如云。雨声未忍孤篷别,故遣萧萧枕上闻。
杨执中幼与予同舍自予去乡里一别四十五年矣乍见俱不相识承惠诗二 ...
青衿巷南北,鸡犬识比邻。骤面初疑梦,论交晚觉亲。
文章元有命,耕钓岂无人。老矣非吾愿,沧洲合问津。
述怀送观空海归临川七十韵
幼慕空门贵,高踪世可遗。功名轻阀阅,尘土岂磷
骏马图
世无伯乐亦久矣,骏马何由千里至。披图犹似得权奇,岂伊画师知马意。
何人致此铁色骊,旋毛绕腹新凿蹄。帝闲远谪天驷下,驰来月窟浮云低。
古王有土数千里,八极周游宁用尔。方今万国效奔命,合遣龙媒献天子。
飙驰电没争辟易,万里所向无前敌。男儿马上定乾坤,腐儒诗书果何益。
几愁骨折青海烟,黄沙野雪穹庐前。幸逢好事写真传,似向长鸣谁与怜。
嗟我身如倦飞鸟,十年茧足愁山川。安得千金购神骏,揽辔欲尽东南天。
米元晖江山秋晚图
红树宜秋晚,澄江媚落晖。扁舟如唤我,莫待白头归。
送张用鼎游燕南
天上知名久,由来汉客星。江湖歌《白雪》,风露满青冥。
巴蜀须传檄,燕山待勒铭。壮夫期远大,不独抱遗经。
佛智师归仰山
早发扶舆拜,灯明爱白头。故乡元自好,游子独淹留。
壮业真何用,孤怀未忍休。始终存众望,不敢畏离忧。
梁楷田乐图
作劳田中归,酒味薄可漉。人生一醉饱,良不负吾腹。
牵携影参差,歌吹非有曲。流风一胥靡,此乐不可复。
吾人孰非古,亦有心与目。封伦恨不留,重睹贞观俗。
昔在风虞世,苗民有不服。地硗知良农,畜瘠求善牧。
愿持画史心,献君比和玉。朝来愧斯图,恻怆意未足。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二 东窗看山
微茫翠浪泻青瑶,木末斜分鸟道遥。云敛江亭初过雨,月明津树欲生潮。
崖根橘柚知谁种?涧曲茅茨许共樵。不羡东山携妓看,堆盘鲙玉映红绡。
次韵奉答吴可堂左丞致政寓九江见贻
晚节陶元亮,平生贺季真。鸡豚栗里社,宾客午桥春。
风物三生梦,功名百岁身。种莲毋负约,金地不生尘。
古庙折碑图
古庙残碑野水村,行人回首暗消魂。遥天何许孤云没,不尽青山万马奔。
曹娥江读碑图
海门五月潮如山,龙伯奰屃苍蛟顽。越俗轻生好巫鬼,婆娑踏舞洪涛间。
群巫姣服盱独好,歌声忽绝红旗倒。孝娥死抱父尸出,天地无情日杲杲。
雄词不愧邯郸儿,万金莫购中郎题。碑阴八字非隐语,德祖有智如滑稽。
岂是阿瞒不解此,感愧上马归路迷。女德犹能奋其节,壮夫气吐万丈霓。
奸雄复欲欺后世,白头犹爱汉征西。丹青似是董狐笔,千年要与竹帛齐。
娥江新庙照江水,可怜铜爵草萋萋。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五 赏心亭
碌碌从人愧抱关,赏心应共鹤飞还。孤舟野水东西渡,落日长淮远近山。
神鼓乍喧香雾合,宾筵初散绿阴间。相思咫尺长相隔,一似河流九曲湾。
次韵宁宣尉
将门三叶贵,古剑削霜硎。雾卷乌蛮净,风生碧海清。
投壶惊甲帐,飞墨动云屏。未惬清游兴,松房听雨声。
次韵答石室元晦二首 其一
不审往来相熟未,青衣迎棹惯看人。糗餈分饷家家似,薯蓣炊香顿顿新。
会曹伯圭
故人乍见如生面,良久熟视仍惊呼。六年怪我忧患馀,不应丰美如瓠壶。
煖汤濯足敷座坐,呼童爨玉羹土酥。携过双林谒大士,天华吹堕红氍毹。
断穗清霜农圃净,寒鸦落木渔村孤。从游复恨冬日短,张灯待月松堂虚。
渊明不入惠远社,杜子颇是赞公徒。彼皆艰难困生理,好事岂有此乐且。
曹君曹君慎勿疏,他年念我专壑居。夜来奇梦果有徵,乘风万里云龙趋。
次韵萨天锡台郎赋三益堂芙蓉
华开未觉早霜残,留伴仙人酒半阑。翡翠巢空秋浦净,落霞飞尽暮江月。
玉真对月啼双颊,楚袖迎风舞《七盘》。持向毗耶听说法,病翁元作色空看。
送张清夫
袁子平生妙斲轮,未必俱化随埃尘。十年读诗不相识,斯文义与骨肉亲。
遍搜遗稿走江城,吴人往往未知名。钱唐晚值张公子,为我开箧金石鸣。
昌歜尚须论所好,惜哉已往空恋嫪。况有张公德业崇,欣也敢不摅怀抱。
去年湖阴三日雨,饥吟待旦听五鼓。风水愁催画鹢飞,松杉喜作龙虬舞。
别后寄书能几回,搴裳有约今雨来。高歌击节孰不乐,空山井塌生秋苔。
王门曳裾三十载,只今鬓影霜皑皑。风流何止一丘壑,置之烨烨黄金台。
初发金陵夜泊龙湾寄茅山道士李方外
人生不必行万里,亦不愿读万卷书。愿为茅山十日客,山僧坐列群仙图。
大风扬旗出天阙,小峰万马争奔趋。俄顷波涛忽破碎,木末飞上金毕逋。
青书昼驰坛室静,玉鞭夜击闻传呼。去年独宿丹井下,天风拂地迎麻姑。
今年许入玉柱洞,谁遣旅食随樯乌。怀人吊古夜寂寞,寒江落月号猩鼯。
祖龙埋金王气歇,梁宫晋苑沈烟芜。想见云龙映朝日,山中宰相良非迂。
大欣
(1284—1344)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陈,号笑隐。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54篇诗文
送郭干卿学士赴奎章阁次赵鲁公韵二首 其一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期石室不至
过淮河口
虞伯生学士以五诗赠一上人蒙见及一公将归蜀谒赵鲁公次韵二首 其 ...
秋夜同太原张翥仲举永嘉李孝光季和龙翔寺联句
送郭干卿学士赴奎章阁次赵鲁公韵二首 其二
次韵答石室元晦二首 其二
谢郭道渊以诗庆住新寺
太白观瀑布图
次韵王伯循佥事将上江东留别
黄河阻风
索士岩都事赴浙东佥宪以疾不能送作诗寄别
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
送萨天锡照磨赴燕南宪幕
画牛
次韵答熊以善秀才
次韵送寥天与
送何彦敬赴山东宪幕
庚午秋过淮安
高彦敬尚书墨竹
仲实复和见贻勉答
送晖东阳往江西省佛智师
颜晖猿
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
送赵公子去疾侍平章鲁公归蜀
月支王头饮器歌
孤屿图为雁山德长老题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三 忠勤楼
曹伯圭筑室曰桂斋戏作俳偕体
次韵王继学侍御金陵杂咏十首 其六 潜宫
次韵马昂夫总管饮仙桥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