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梅坦二首
题扇画东坡抱琴
吾党与佛会
外孙黄相儿求诗
同黄东发提举游杖锡山
挽孙处士
送洵之越
送董伯和西归
送道士十二侄归金观
题宁国府泾县琴高堂
似法椿长老还住净慈
送东平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送儿沆再之台学并似许梧山张在轩
送胡检阅
送李仲实官郡学任满归余姚
似告成寺主僧蟾秋海
似史和甫传清
送君范到上溪头
示都儿学书
石藏玉赞
寿王修斋枢密·石林松
剡县次韵张兼夜月联句
深瀹既聚用前韵示之并示侄溥
寿炳同长老
赏转官球是酒边分韵得剪字
上乘展墓示子侄
收芋偶成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药侍郎三花盛开醉吕成三
前人载酒光风霁月□醉中
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见去岁与龄叟诗因次韵
梅初破蕊
留范景山
偶成寄吴竹修
留前人处有感
林乐閒真赞
六月五日大风雨水弟观有诗道其事因和之
七十见梅南感
晴行
龄叟醉我以鼓笛之筵八句见意
灵济庵主僧泉蒙山招饮偶成
卢竹溪得处士号邑尹有诗卢以其唱及其自和来
老兴行慈云醉中
梅山醉归
临行别单景山
筠溪八景诗·金鸡报曙
筠溪八景诗·玉鹭迎晖
贾养晦以其父叔厚所赋临清亭诗求和因用韵寄
季秋入城郡入迎鲍王有感
看花吟
怜猫示内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牧
筠溪八景诗·烟架文峰
酒边
筠溪八景诗·桃崖暄日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农
寄唐子方殿院
靖安寺
书御史台壁
吴耿先生还北山旧居
游云际山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 其三 竹里横琴
送人之京
挽方山阐维那 其三
玉融潘源润师事黄山陈平叔师殁哀甚以讣音来告余答诗且寓伤悼之意 ...
题画赠逸人
墨兰 其二
渊明
采莲曲二首 其一
野航风雨图
闰九日赋
书林景时效米老
书陈平叔山水扇头
题王献之书展卷
采莲曲二首 其二
挽僧
海上送别林崇高先辈二首 其二
匈奴牧马图
题董教沔阳王以义水墨扇头
书黄桂家画鸽鹑
题方壶道人山房二首 其二
寒塘曲
书墨菊
为灵武王孟扬题水墨扇头
书海棠禽
使客
沧洲十咏 其九 瓜圃
沧洲十咏 其十 秋香亭
陈沧洲游方广岩不果行
酒旗
梅花城闻角
送人回京口军
书梅花双雀
春原牧马图
书墨竹二首 其一
送刘逸人还山中
寄山中友
送老兵还乡
野塘翡翠
题方壶道人山房二首 其一
拟游君山寺
访邓山人
闻渔笛
夏夜山中
题东篱晚香图
度白鹤岭
寄宁德林训迪
秋猎
秋过紫云洞
送刘炷归菊潭
留别方丈友
题吴汉津远游卷
游广陵
沧洲十咏 其四 古柳堤
柳塘鹭鸾
郑山人幽居
沧洲十咏 其八 竹里轩
沧洲十咏 其五 白沙冈
沧洲十咏 其六 钓矶
沧洲十咏 其二 渔艇
草色
寄博罗林董教
拟唐韩君平送长沙李少府入蜀
喜潘元润至
僧房宴别故人还山中
夏初登西石兰若怀洽公
沧洲十咏 其七 桃花蹊
春城送客
题沧洲野堂卷 其二
题沧洲野堂卷 其一
送邑造士李良岁贡之京
游东观
春过岩泉寺
夏日过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
斋居喜故人陈希召见过仍别去
赠刘友
春初忆故人
晚晴登沙阜望海屿偶赋
游鼓山天风海涛亭
三山送客归钱塘
次塘行人擢浙江宪副
文笔山房为延平郡造士朱员赋
路傍柳
送邑造士萧戴贡胄监兼似国子博士林志仁
梅江旅夕
书番阳戴氏侍萱堂卷
行次淮安甘蔗因悼同门友被谴没于京
客中歌越调
三山林文质索咏鹤骨笛
西林感旧
谢得圭东岚秋思图
寄刘三知己
夏日过琳宫
赠判官秩满赴天官
别林十一恭并冯生二女儿
宿陈八家楼
送人之温陵牧
送林大归
和詹时雨哭永宁许将军
寄陈仲全编修兼左春坊
送人代兵后还乡
书怀简刘大 其二
挽梅江陈以仁先辈
用韵答林大
偕陈叔韬宿崇山兰若期少尹陈思孝不至赋得近体一首遂书于壁
赠张明府入奏
拟唐刘文房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诗寄梁浮丞陈思孝工篆入翰林
寄清江隐人
送林思隐之金陵
次韵答王介轩 其一
挽陈方山先辈
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二
送陈履中侍大父入京
秋半山中
送郁判官秩满之天官
挽林隐逸
为林中洲题马图
邢逸人寒夜见过
留别黄山周氏兄弟
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