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图
题致政应文贞典宝山水
夜读定山与汪循贡士诗有感二绝 其一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九
题溪南吴景岑瞻翠卷 其一
绩溪许生永感卷和康亚卿李太守韵二绝 其二
三月廿一日约人游松萝
寄寿文炳族侄四小诗并谢医药 其二
寄方轸隐君
王天禄侍御为玲侄写山水便面
绩溪许生永感卷和康亚卿李太守韵二绝 其一
寄寿文炳族侄四小诗并谢医药 其三
许生孝感卷 其二 芋秀两岐
黄司训欲到荒园赏菊用韵奉期 其二
王介翁画梅为文远赋 其一
题范良璧赞画说剑馀情卷 其二
题红梅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十
王介翁画梅为文远赋 其四
八月五日与程思正醉步溪上有作 其二
与谢子期閒步至北山庄作
王介翁画梅为文远赋 其三
寄寿文炳族侄四小诗并谢医药 其一
八月九日醉书 其十六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八 半庄坂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四 渔村步
南山杂兴 其一
题溪南吴景岑瞻翠卷 其二
病后二首 其二
八月五日与程思正醉步溪上有作 其一
寄寿文炳族侄四小诗并谢医药 其四
题宗贵道纪族兄清忠世家卷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九 华果柴
南山十二咏集古 其五 陈公渴
己酉六月二日初至南山 其一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五
送周长嵩
太医院使钱君宗嗣挽歌 其六
太医院使钱君宗嗣挽歌 其四
亚父冢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二
梦吉字咏 其二
乘风夜过无锡寄致政秦廷韶方伯及诗社诸君子 其一
书法孝子传后 其一
上林清趣卷为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赋 其五
八月九日醉书 其十
题画牛二首 其二
有画士人与和尚道士醉戏者曲有思致殆宋本也漫赋一绝
八月九日醉书 其七
陵母墓 其二
航济川讲经约游西山不果
黄司训欲到荒园赏菊用韵奉期 其一
己酉六月二日初至南山 其二
八月九日醉书 其五
和李太守悯雨诗十绝 其一
南山杂兴 其二
上林清趣卷为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赋 其三
八月九日醉书 其十九
题马图
陵母墓 其一
偕施云舫许蕴伯游竹溪
张月楼军门督师剿番喜得捷报赋贺
壬辰
咏西螺柑 其一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一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四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五
台湾道体制甚崇有巡捕戈什标兵每逢开印封印兵队站围俨然海外封疆 ...
台郡水多咸余用泰西法招匠凿自来水井铁管下五十丈不得水
和邱仙根山长元韵 其二
余葺吕祖祠中有姚石甫先生莹禄位神碑行香后恭纪一截
西门外有桥将圮余筹款改建颜曰镜清桥刊有篆碑竖于桥侧
和邱仙根山长元韵
梦蝶园 其一
梦蝶园 其二
净翠园截句十二首姑录其三馀从删汰
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台南洋药充斥奸商漏私动与海关相龃龉判牍后慨然赋此
道署前一日火起余率属徒步驰救传令本标兵弁舁署置水龙灌扑幸得大 ...
光绪十八年1892三月初六日筱村中丞按试台南正 ...
癸巳1893夏台南郡久不雨时余随同镇道虔诚祈祷 ...
六月初七日夜获甘霖连日大雨滂沱赋此志喜
范继庭同年馈自鸣钟赋谢 其一
赋汉印
题宗室赵大年横卷
雪夜简鲍惟寅
答蔡子煎茶治平寺之约
送苏子升往万川 其一
送苏子升往万川 其二
治平寺西园新笋
忆梅花作
秋日迟文衡山先生不至
赠别全州四友
光福寺
鲁秋胡诗二首 其一
鲁秋胡诗二首 其二
出东门行
广武行
上新河观练水军歌
题沈石田效米元晖云山图
待衡山先生过园居
钱子孔周久卧沉疴不出奉简律句
季春同文内翰父子陆仪部昆仲彭子孔嘉卢子式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长安门西道苑墙雨后经眺作
泊徐州再宿对月作
越溪柳(二首)
城西游归乘月泛舟由胥江至西虹桥
金陵送客
怀汤张二子
元夕(二首)
山晓望大内作
浪淘沙(三首)
天马词
润州舟行作
寺门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途淖不一舆由土桥取山径往朝阳门作
三月晦日作
大云庵
文公房晚话
秋山月下作
晚酌汤以远侄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其一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其二
夏日寓感四首和陆子传作 其三
秋日同徵仲太史宗子伯昭游虎丘作
十日阴晦漫赋
重阳后二夜对月寄孔加式如
酬张员外永清
秋日虎丘
次韵签顾子荣
次韵答吴吏部纯叔早春见寄
呈吴子纯叔
庚子至日
竹堂寺同徵仲太史禄之吏部看梅
顾氏园赏罂粟花
五龙堂
文太史新成玉磬山房赋诗奉贺
题寄大云庵沧浪上人
汤君子叙致安吉学政归家喜赠
简袁五永之
山中散步
鸡鸣寺纳凉简山中同志
高座寺小憩
秋日临浴贤池
鸡鸣山塔
谷日
赠沈子润卿
留城怀张子房事
由玄武门出西华禁中作
奉和文太史怀吴下诸名蓝之作
承文丈赠行之作赋答此章留别
咏火垆二首 其一
咏火垆二首 其二
游四明留题丹山
迟友不至
自咏海天孤鹤
与友人乞素馨花
咏窗前白鸡
和行甫侄咏菜
自拟挽辞
赠友人远游吴楚歌
直钓吟
壮游叹
走笔题友人笑游海宇卷
代妓赠别歌
宿虞洞馆和戴黄门韵
伤旱
观盒中金鱼
答碧山陈翁夜谈口号
简答吴琼罗
答五羊梁存吾区白斋诗笺遂和原韵 其一
答五羊梁存吾区白斋诗笺遂和原韵 其二
答双溪兄简即步原韵
与知友看旧稿
病久与友人话旧
客中七夕
过兄处陪李三吴四诸人即和原韵
怀坡堂与僧半壁话步牛洲翁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