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唐代 :赵彦昭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唐代 :阴行先
紫萸香慢·近重阳
宋代 :姚云文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元代 :薛昂夫
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清代 :序灯
望江南·幽州九日
宋代 :汪元量
西夏重阳
宋代 :安道
九日登花马池城
明代 :王琼
九日黄楼作
宋代 :苏轼
九日和韩魏公
宋代 :苏洵
九日置酒
宋代 :宋祁
满江红·喜遇重阳
宋代 :宋江
九日感赋
九日登清水营城
明代 :齐之鸾
大有·九日
宋代 :潘希白
九日酬诸子
清代 :妙信
采桑子·重阳
沉醉东风·重九
元代 :卢挚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唐代 :李泌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客久梦中代内作二绝 其二
赠陈百一山人
县令罗公初导新河邀与小泛因呈同游诸公寓规劝之意得诗八绝 其一
雪夜与鹏举弟过禅房 其二
次韵玉冈秋兴四首 其一
风雨归舟次韵 其一
贵阳与徐用先道长押韵联句别后作此寄意
乡居用八弟鹄举诗韵聊述 其二
送朱县丞
病中喜友人王继武远过不能出迓口号寄意
黔国别号玉冈用喜雨诗韵为赋此诗
次韵玉冈秋兴四首 其四
题刘大参函关图
题何大渊藏吕廷振画雁
除夕同张振卿押韵作数绝 其一
县令罗公初导新河邀与小泛因呈同游诸公寓规劝之意得诗八绝 其四 ...
钓台次韵建德舟中作
中秋次柴墟先生韵二绝 其二
县令罗公初导新河邀与小泛因呈同游诸公寓规劝之意得诗八绝 其七
邮亭次韵徐用先道长
使节荣行代储柴墟作赠焦宗伯分韵开字排律
常德院中值雪次壁间诗韵
赠黄北山
竹斋为刘尚絅题
咏牡丹用唐人韵 其二
朝见日漫题二首 其二
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 其五
天台桃源
挽潘主簿诗
界亭驿次壁间韵
客久梦中代内作二绝 其一
县令罗公初导新河邀与小泛因呈同游诸公寓规劝之意得诗八绝 其二 ...
喜张处士枉过次韵答意
龙里驿次王兰亭文济韵口号
桃川宫秦人洞
用韵答钱邑博孔易三首 其一
拜陵途中有感
中秋次柴墟先生韵二绝 其一
弃妾叹次前韵二首 其一
严州天宁寺留别贯上人
风雨归舟次韵 其二
次韵黄小江中秋是岁闰八月 其二
秋兴同商进士景贞押韵作 其二
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 其六
送黄主簿诗
叠韵
用韵答钱邑博孔易三首 其三
新岁唫
观伶舞次韵
赠某公归田
用韵答钱邑博孔易三首 其二
咏雪次洪克明邑博韵
天津施宪副席上观雅乐次韵二首 其二
乡居用八弟鹄举诗韵聊述 其一
朝见日漫题二首 其一
平越院中小憩用壁间韵二首 其一
秋兴同商进士景贞押韵作 其五
题壁间山水图与陈百一押韵作 其二
闻雁与陈百一作押韵
至普安察院合溪道长复留一诗见候次韵
题剑南诗稿
谒金门 人日喜晴
江城子 同李五岳、周长卿、焦不害、茂潜饮亭亭馆
塞上春感 其一
何满子 宫词
临江仙 其二 集曲名
糟丘歌寄东生弟
秦皇石
白华岩
内家娇 初夏
玲珑四犯 送廿子明还豫章
南乡子 其一 秋闺
球灯
挽王菜亭库使
满路花 晚春
渔家傲 本调
三台 咏南都
寄彦衡弟
满江红 东阿道中
临江仙 其一 元旦
小重山 别思
虞美人 其二 怀故
惜余春慢 老伎
忆秦娥 其一 梅
瑞鹧鸪 途次见桃花,有怀作
夜飞鹤 此调无换头 清明
木兰花 即前调 其一 忆旧游
御街行 秋日向张宾王、周长卿、何充符、衷君含、幼醇恭谒旧内
登嘉定郡楼望峨眉山
念奴娇 早春
鹧鸪天 其一 瓶梅
水调歌头 其一 为友人赠别
千秋岁引 咏杨花
鹧鸪天 其三 哂誓
虞美人 其四 回文
阮郎归 其三 咏茶
鹧鸪天 其十
鹧鸪天 其九
醉花阴 其二 冬夜偶拈
瑞鹤仙 天问
河渎神 本调
水龙吟 闻笛
菩萨蛮 其十 咏梅
行香子 其二 和朱少宗伯兰堣
忆秦娥 春思
沁园春 寿李伯英太君
江南春 和倪元镇
西江月 其一 警悟
菩萨蛮 其十一 寄答
诉衷情 温助教 其二 本调
阮郎归 其四 夜饮
菩萨蛮 其六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菩萨蛮 其八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菩萨蛮 其二 拟温飞卿体
画堂春 赠祝
醉落魄 音托 本调
一剪梅 其三
浪淘沙 晚秋病中述怀
浣溪沙 其八 集句
春光好 闺思
一剪梅 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依体口 ...
贺圣朝 留春
如梦令 其二 离别
添声杨柳枝 游仙
生查子 其四 拟孙光宪体
浣溪沙 其二 晚眺
浣溪沙 其三 拟古
生查子 其一 除夜守岁
浣溪沙 其九 访炼师
阮郎归 其二 冬日
调笑 其二 咏草
阮郎归 其一 雪
生查子 其三 拟孙光宪体
菩萨蛮 其十二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诉衷情 其一 燕京灯市
更漏子 其二 拟古
南柯子 清明
西江月 其三 戏效辛稼轩体
望江南 其一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渔父 其四 四时词
忆长安十首 其九
忆长安十首 其三
桃源忆故人 有约
潇湘神 其二 刘宾客体。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宜细辨之
摊破浣溪沙 咏料丝毬灯
菩萨蛮 其九 晏会
竹枝 其五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清平乐 良乡道中 天启壬戌
如梦令 其一 离别
忆长安十首 其八
长相思 其四 崇祯八年正月十八日,贼陷池河。是日枢部发援兵
忆长安十首 其七
竹枝 其三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长相思 其一 秋夜
丑奴儿 占赠
袭菊岩房清境堂即事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七 芙蓉径
菩萨蛮 其三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八 古木坡
生查子 其二 为友寄远
荷叶杯 其二 温助教廷筠体
竹枝 其十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忆长安十首 其六
渔父 其三 四时词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三 龙缝泉
送聂子静南还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余赋之虽不足言诗聊记 ...
竹枝 其八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二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斋中有怀
竹枝 其七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山观即事
潇湘神 其一 刘宾客体。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宜细辨之
解语花 咏牡丹
竹枝 其十二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四 濯缨亭
高阳台 咏水仙
竹枝 其十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留题石门
送陈静岩师入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