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欧阳修的政绩观

欧阳修的政绩观


  欧阳修到夷陵当县令,读陈年公案,出一身冷汗,他看到什么、悟到什么——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语出《韩非子·显学篇》,强调基层历练对于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个宰相没有过实实在在的基层工作经验,终归还是要差很多的。

  北宋名臣之中,欧阳修的体会一定是极深的。在那个以锦绣文章博取进士科名,以进士科名决定官场前途的时代,欧阳修实在是太出类拔萃了。所以,他很年轻就进入中央成为皇帝的文馆侍从,本来是不可能再有基层县政经历了。然而由于政治迫害,30岁时,欧阳修出任峡州夷陵县(今湖北宜昌)令。这段县令经历,后来被欧阳修终生视若珍宝。

image

  欧阳修初到夷陵,想要找一本《史记》或者《汉书》来打发时间,可是搜遍了夷陵县衙和私人书橱,竟然一无所获。《史记》和《汉书》是当时最常见的历史书,夷陵之偏僻落后,由此可见。联想到京城开封的繁华舒适,欧阳修倍感凄凉。

  找不到书,欧阳修就只好拿了“陈年公案”反复阅读,结果却读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冷汗。但见其中冤假错案不可胜数,“无中生有的,颠倒黑白的,徇私枉法的,灭亲害义的,无所不有。”欧阳修惊呆了,夷陵这样一个荒凉偏远的小县竟然如此,那么,整个宋朝又当如何,是可以想象的。他放下卷宗,对天发誓:从此之后,对待任何事情都绝不敢马虎!就在那一刻,欧阳修完成了从读书人到政治家的伟大跨越。

  欧阳修后来官至副宰相。他晚年回顾夷陵经历时,曾说,到今天三十多年了,我遍历中央和地方,甚至做到了三公,都是拿“不敢马虎”这句话来自励的。今天别人看我,都以为我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才有这地位;我自己看我自己,谅必是当时在夷陵那一句誓言的回报啊!

  欧阳修做过开封知府,他的前任是著名的包青天包拯。包拯的作风是“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的确是“黑脸”的。欧阳修的作风却是“简单平易,一切按道理来,不追求赫赫之名。”有人劝他向包拯学习,欧阳修回答说:“每个人才能脾气不同,不能强求一律。”这是个很谦虚的说法。事实上,欧阳修对于地方官的“治民”施政,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治民就像是医生治病。有的医生派头极大,说得天花乱坠,可是药到病不除,远不如衣着简朴、言语木讷而药到病除的。治民,不管他的才干是否出众、政策措施是否漂亮,但民称便,即是良吏。

  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是良吏好官的唯一标准,是老百姓是否觉得方便,这就是欧阳修的政绩观。这种政绩观的结果就是不求政绩。欧阳修当过好几个州的长官,从来没有像样的政绩,也不求声誉,治理风格宽松简单,不扰民。曾经有人向他请教“为政宽简而不荒废事务”的秘诀,欧阳修回答说,我所说的宽,是不苛刻急切地去满足上司的要求,我所说的简,是不要繁琐细碎什么都管。那么,欧阳修宽简治民的效果如何呢?“所至民便,既去民思”,在任时老百姓觉得方便,离任后老百姓怀念。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很多晚辈后生慕名求见,欧阳修也乐于接见,然而,他从不谈文章怎么写,却喜欢讲做官的道理。为什么呢?用欧阳修自己的话说,“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润身”指增强个人修养,“文章”的作用其实也止于“润身”——当然,作为文章大家,欧阳修完全有资格这么说,那是他的谦虚,也是他的骄傲。所谓“政事可以及物”,是说政府的决策、官员的行为会影响到治下每一个老百姓的福祉,所以,拥有行政权力的人必须审慎,“对待任何事情都绝不敢马虎”——这是欧阳修践行终身的誓言。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听平戎操

宋代 欧阳修

西戎负固稽天诛,勇夫战死智士谟。
上人知白何为者,年少力壮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进为我娱。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尔知平戎竞何事,自古无不由吾儒。
周宣六月伐猃狁,汉武五道征匈奴。
方叔召虎乃真将,卫青去病诚区区。
建功立业当盛日,後世称咏於诗书。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当衢理检四面启,有策不献空踟蹰。
◇君为我奏此曲,听之空使壮士吁。
推琴置酒恍若失,谁谓子琴能起予。

嵩山十二首·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宋代 欧阳修

系马青松阴,蹑屣苍崖路。
惊鸟动林花,空山答人语。
云霞不可揽,直入冥冥雾。

谢公挽词三首

宋代 欧阳修

乐事与良辰,平生爱洛滨。
泉台一闭夜,蒿里不知春。
翰墨犹新泽,图书已素尘。
堪怜寝门哭,犹有旧时宾。

送韩子华

宋代 欧阳修

嗟我久不见韩子,如读古书思古人。
如然相逢又数日,笑语反不共一樽。
谏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子华笔力天马足,驽骀千百谁可群。
嗟予老钝不自笑,尚欲疾走追其尘。
子华有时高谈骇我听,荣枯万物移秋春。
所以不见令我思,见之如饮玉醴醇。
叩门下马如来别,高帆得风披飞云。
离怀有酒不及写,别後慰我寓於文。

清明赐新火

宋代 欧阳修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虾蟇碚

宋代 欧阳修

石溜吐阴崖,泉声满空谷。
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
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
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诗人欧阳修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